快好知 kuaihz

徐梵澄:老子臆解·道经三十七

   道恒、无名。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辱。不辱以静,天地将自正。

  

   通行本此作第三十七章。

   乙本于卷末书:“道。二千四百廿六。”

   真本、古本,于末皆书“篇上,终”。

   “道恒无名”名,通行本作“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两本皆作“王侯”。

   “夫将不辱”,通行本作“夫亦将无欲”。

   “不辱以静”,亦作“无欲以静”。按:辱,失也。此帛书本胜处。说文:“失耕时、于封*上戮之也。”

   末句“天地”,通行本作“天下”。

   臆解:

   道,恒道也。无名,不可以名范围之也。是之谓朴。守道,则万物将同此自然之化。其有不顺不同此自然之化者,必作。作者,变也。变者则以此道镇之,则静,静则自然而正。夫将不辱,不失也。

   镇静,难言也。自来以镇静而免大祸,挽大难,成大功者多矣。易艮曰:“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此陆子静所谓“无我、无人”之境也。必常时守静而泊然于生死祸福之外者,乃能处非常之变而不失其常,知当变之变而不失其正。此纯依乎人之存持操守,非语言文字之能为役者也。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徐梵澄:老子臆解·道经三十七  道经  道经词条  老子  老子词条  
中国哲学

 殷海光:我对中国哲学的看法

    从广大的意义上来瞻望哲学的发展,我心中有一个远景——我憧憬着未来将会有一种世界性的哲学在人类中出现,这种世界性的哲学是把西方哲学、印度哲学和中国哲学往古...(展开)

中国哲学

 邓晓芒:中国道德的底线

    摘要:中国人的道德底线直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传统的血缘亲情原则和家族等级原则,它在当代的陌生人社会中已经暴露出了极端的不适应,成为官员腐败、环境污染、毒食品...(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