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柏格森:哲学思想、主要观点、成长经历、成就故事

柏格森(1859-1941),法国哲学家,直觉主义和生命哲学的代表人。1889年获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文学博士学位,1928年获诺贝尔奖。其哲学宗旨是建立一种以哲学为基础的新的“形而上学”,以摆脱近代科学所采用的抽象的、分析的理智方法,并借助于直觉把握真正的实在,故称为“直觉哲学”。柏格森的哲学显然与唯心论和唯物论都不一样,他一方面对法国的传统,如笛卡尔的心物二元论,保持欣赏的态度;另一方面,他以实证科学研究自然界时,也肯定精神上开展的可能性。所以,他思索的是:到底人的生命意义在什么地方?人的生命意义如何界定?

哲学家大道”与午夜阳光

四岁那年,柏格森一家来到瑞士的日内瓦,这个依山傍水、风景如画的世界名城,深深吸引着柏格森。高耸的勃朗峰的雪顶倒映在波光粼粼的莱蒙湖上,湖光山色,浑然一体……然而在日内瓦,对这个未来哲学家一生影响最大的并不是这些湖光山色,而是城内的一条大街——哲学家大道。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或许是由于这儿离柏格森父亲任教的日内瓦公立艺术学校比较近,或许是上帝的有意安排,柏格森一家正好住在哲学家大道。虽然当时幼小的柏格森显露出了某种哲学家的气质,但是,谁也没有想到这预示着柏格森今后一生的道路。

柏格森六岁那年,他和父母旅居在北欧的一个国家。一天,已经是午夜时分了,然而铺满大地的不是重重的黑暗,而是耀眼夺目的阳光。柏格森面对这一自然界的奇景,木然不动,似乎在一刹那间化为一具蜡像。他感到吃惊,内心充满了好奇。他沉浸在神话的幻想里,是不是太阳神阿波罗想让他的孪生姐姐月神阿尔忒弥斯多休息一会儿?神话是哲学的母体,也许这午夜的阳光正哺育着未来的大哲学家的头脑。他久久地观察着这白昼的绵延,这午夜的阳光是地球北极圈以北地区特有的“白夜”现象,对于这样的奇特现象,柏格森怎能不入神呢?他神情专注而严肃,仿佛忘记了母亲就在他身边。母亲慈爱地望着儿子,没有催促他上床去睡觉,也没有用话语去打扰他,她知道,这午夜的阳光正撞击着小柏格森的心灵。

童年的柏格森,像其他男孩子一样顽皮和淘气。在他六七岁的时候,他就有一口的坏牙了,但他害怕去看牙医,因为牙医对于坏牙没有一点仁慈心,总是残酷无情地把它们一个个拔掉。于是,他一旦坐上牙医的椅子,就故意拼命叫喊。后来,牙医为了让小柏格森安静下来,总是往他的口袋里塞半个法郎,这样他才勉强漱一下口。他知道半个法郎可以买到十条大麦糖,他还能猜出,这是他父母和牙医之间商量出来以使自己安静的办法。所以,他依然我行我素,仍旧采取对抗牙医的态度,结果他父母让步了,没有让牙医把柏格森的坏牙全拔光。小柏格森的顽皮和淘气,从中可见一斑。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柏格  柏格词条  哲学思想  哲学思想词条  成就  成就词条  观点  观点词条  经历  经历词条  
学堂

 关于如何认识懒惰的思维导图

关于如何认识懒惰的思维导图健康谚语说“刀越磨越光亮,人越锻炼越健康”,又说“刀闲易生锈,人闲易生病”,说明人只有运动才能保持健康,事实也是这样。“用进废退”学说...(展开)

学堂悖论

 说谎者悖论与罗素

说谎者悖论与罗素“我正在说的这句话是谎话。”这也许是最简单的一个悖论,但却仍然是无解的悖论。公元前4世纪的希腊哲学家欧几里得提出的这个悖论,至今还在继续困扰着哲...(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