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诡辩的特征之一:似是而非的例子

诡辩的特征之一:似是而非的例子

古时候有一个无赖,借了人家的钱硬是不还。没办法,借钱给他的人只好告官。

这一日,县官开庭审理此案。县老爷开门见山问无赖:

“你借人家的钱为什么不还?”

无赖答道:

“老爷,你有所不知,现在的我已不是当初借钱的我,还钱的应该是借钱的我,而不应该是现在的我。”

县官是个糊涂虫,听无赖这么一说,觉得似乎有理,于是宣布无赖无罪,了结此案。

借钱给无赖的人越想越憋气,一气之下把无赖打得鼻青眼肿,头破血流。

时过几日,无赖的伤有点好了,便也到县老爷那告状。县官传来了那位借钱人,问:

“你在光天化日之下为什么动手打人?”

借钱人答道:“老爷,你有所不知,现在的我已不是打人的我,治罪的应该是过去打人的我,而不应该是现在的我。”

糊涂县官一想,“对呀!”于是宣布无罪释放。

这个故事,对似是而非的诡辩做了淋漓尽致的揭露。

古希腊思想家赫拉克利特有句名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有个学生叫克拉底鲁,是古希腊最早的诡辩派代表人物。克拉底鲁将老师的上述观点推向诡辩,说不仅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而且“连一次也不能”。如果我们问他:“这是长江吗?”他一定回答:“不,我无法说它是什么,因为当我说的时候它就变了。”

克拉底鲁的论点道出了诡辩的另一主要特征:似是而非,不确定。诡辩不确定的观点实际上是一种相对性观点,它突破了以往的绝对性观点,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它的相对性排斥任何绝对性,泛滥成了相对主义。列宁曾经尖锐地指出过,从赤裸裸的相对主义的观点出发,可以证明任何诡辩都是正确的,可以认为拿破仑是否死于1821年5月5日这件事是“有条件的”,可以纯粹为了人或人类的“方便”,在承认科学思想体系(它在一方面是“方便”的)的同时,又承认宗教思想体系(它在另一方面也是很“方便”的),等等。

列宁一针见血地概括了诡辩的相对主义思想根源。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真理都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是两者的统一。从绝对性来说,任何真理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任何人的客观内容,都不能被推翻,而人类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客观世界的接近;从相对性来说,人类已经实际达到的认识总是有限的,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只是对该对象一定方面、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正确反映。由此可见,任何真理都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而任何真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

相对主义的诡辩与“一分为二”的两点论辩证法有相似之处,现实中诡辩者往往以辩证唯物主义者自居。谈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固然是正确的,但这两个方面不应该齐头并进,至少应该有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否则讲了等于没讲,就不是“一分为二”的辩证法,而是似是而非的相对主义了。列宁曾说过,只要再多走一小步,看来像是朝同一方向多走了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错误。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诡辩  诡辩词条  似是而非  似是而非词条  例子  例子词条  特征  特征词条  之一  之一词条  
学堂悖论

 模糊谓词与连锁悖论的关系

模糊谓词与连锁悖论的关系模糊谓词将会产生连锁悖论所谓连锁悖论,就是从明显真实的前提出发,通过一些非常微小因而难以觉察的改变,或者通过一些直观上明显有限的小的推理...(展开)

学堂悖论

 滑坡谬误:胆小如鼠的骑士

人们在谬误分析的过程中总结出,如果想对所有谬误进行最有效的分析,那么就必须为读者提供可供学习的有效条件。良好的谬误分析课程,可以帮助人们真正认识谬误的准确含义。...(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