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小约翰·柯布:中国应该警惕银行私有化的陷阱

  

金融问题关涉一国经济命脉,需要给予特别的关注。今天,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有影响力的精英人物在大声呼吁“改革”中国的金融体系,试图推动中国银行实现私有化。对此,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警惕银行私有化的依据

   我的看法是建立在以下文献基础上的:在货币发行方面最有威望的作家伯纳德·李特的《反思货币:新通货如何使短缺摇身变为繁荣》;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致力于启发人们对货币的真实本质进行反思的托马斯·格雷科的《货币的终结和文明的未来》;以及埃伦·布朗的《债务网:我们的货币体系中令人震惊的真相以及我们如何摆脱》和《公共银行方案:从紧缩政策到繁荣》。

   之所以要提及中国银行是因为我十分关心中国的前途。中国能够快速发展并从事如此多有重大意义的项目,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政府的货币发行制度,但是中国国内对此缺乏广泛的共识。在许多方面,中国依靠所谓西方的“专家”,其危险在于中国所咨询的那些人会鼓励中国将它的银行体系“自由化”。西方专家会建议“改革”,而他们的建议有时看起来是不错的——比如,改革能抵制浪费和消除腐败。

   中国已经容许私人所有的外国银行在中国经营。也许目前这样做所产生的危害是很小的。然而,这些外国私人银行也许会扩张它们的经营范围并讨好中国的投资者和企业家。它们可能会建立自己的影响力并扩张经营。他们会与中国越来越多的有影响力的精英们一唱一和,共同呼吁“改革”。中国目前的优势可能会渐渐消退甚至最终丧失。

   我的担心也许是杞人忧天。也许中国有许多领导人充分认识到了公共银行银行国有的重要性以及私人银行的危险性。但中国政府对“专家们”的开放程度令我担忧,因为“专家”太容易被看作经济学家。

    

   二、银行寡头对媒体的控制使人把金融危机归罪于政府

   可悲甚至十分奇怪的是,经济学界对金融的运作方式很少关注。因为在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看来,银行的私有化是好的,这是公理,美国的绝大多数经济学家支持对银行的私人控制,他们甚至没有理解(或至少没有向公众解释)银行货币发行的垄断。这一垄断使银行家们能够将财富集聚到他们自己手里,并且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今天的世界性银行对世界事务有着巨大影响。

   我所引述的作者们并不在经济部门任职。他们被引向这一论题是因为该问题本身极其重要,而经济学家们却忽视或者误解它。大多数职业经济学家对这类书很少关注,如果他们偶尔提及这类书,也只是以贬低的方式进行。这很容易导致政府对这些观念不屑一顾。但就我所知,这些被经济学家们所忽视的基本事实,是非常重要的。

   在美国,银行对大众媒体和学校有极强的影响力,并对经济学的教授方式也有重大影响。这使得广大的、占人口大多数的群众一直忽视银行私有化所造成的损害。金融危机时期唤起了一些民众的愤怒,但银行家们会先运用他们的权力从公众危机中脱身,然后让公众来承受银行私有化所引起的后果。

   银行寡头对媒体的控制使他们能够将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别处。许多粗心的读者被媒体以这样或那样的误导说服,将金融危机归罪于政府,甚至归罪于政府对银行的管制,而自己却一直被蒙在鼓里。

    

   三、银行家是如何通过货币积聚财富的

   许多世纪以来,在世界的绝大多数地方,货币的地位首先是交换的媒介。如果一个地区生产木材,另一地区生产羊毛,这两地之间可以通过以物易物的方式来交换。但当交易变得复杂时,拥有一些在各种交易中都可以使用的、便于携带的贵重物品就显得极为重要。金银的使用最为广泛。一个不需要使用木材的商人可以用黄金购进木材,然后卖给那些需要木材的人。

   渐渐地,人们发现货币可以通过另一种途径来增加。假设富人想委托别人来照看他们的黄金,当富人们想购买东西的时候,他们会取一些黄金并作为货币来使用。但卖家可能并不想管理黄金。这时,买家授权某人从他的账户中扣除一些并加到卖家的账户上,这样会更方便。如果那个卖家自己想买些其它物品,他可以用文件来完成。换句话说,记账的文件逐渐成为交换手段,在不增加任何数量黄金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用文件指代黄金进行交易。

   储存黄金的人会很高兴,因为黄金的持有者(银行)放贷时会收取利息。黄金的所有者会从利息中获利,持有者会收取一定的佣金。通常黄金本身不会被借出,交易只是以账户的形式记录下来。

   然后,黄金的持有者(银行)有了一个非凡的发现:黄金几乎是不需要的。由于这一原因,银行作为黄金的持有者可以签发文件将同一笔黄金贷给多人。这当然会存在风险。如果拥有这笔黄金的人们同时来银行提取黄金,银行将无法提供。但由于这一现象的发生非常罕见,银行从众人那里收取利息,而不跟黄金的所有者分享,这样,银行作为黄金的持有者可以获得巨大的利润,银行家也就变得越来越富有。

   以后,这成为银行经营的一项重要的业务。他们以比黄金这一货物的开采更快的速度增加货币的供应量。新增的货币增加了投资和购买力,因此增加了经济活动的总量。当然,只有在人们信任发行者即银行能够兑现其承诺的基础上,这种货币的增加才是可能的。当人们对银行变得缺乏信心时,他们会要求兑现。特别是银行无法支付的时候,每个人都会蒙受损失。为了避免这一现象,政府会根据法规要求银行存储准备金,同时对银行进行担保。

   如果没有政府担保的话,银行运作将存在很大风险。不过,当政府需要比税收所得更多的货币时,政府又向银行家借钱,结果银行家变得更强大。

    

   四、美国政府丧失对银行控制权的警示

   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仍然是一个政治争论,但政府发行货币的唯一特殊情况是在美国内战期间。这场战争在美国北方并不受大众的欢迎,如果林肯从银行借贷大量货币或者大大抬高税收的话,南方各州很可能就会成功脱离美国。林肯成功地使议会授权发行了“美钞”,这种货币银行发行的货币共同在社会上流通。

   尽管“美钞”的发行一时大获成功,但在林肯遇刺以后,没有人提议政府继续发行货币银行又牢牢掌控了货币的发行。美国联邦储备银行银行努力所达到的顶峰,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是银行的国家政策的结果。罗斯福总统进行了一些政策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成功避免了银行的控制,但这些新政已经被终止。结果导致现在这样一种情况:用于保释银行和进行保卫全球资本主义战争的钱有数万亿,但是公共教育甚至是为饥荒者提供食物的资金却不断在削减,穷人最低限度的卫生保健也受到威胁。

   在这里,我想再一次提醒的是,中国当前还没有犯下不准政府在民生方面花钱的错误。我相信,只要中国政府保持对货币发行的实际控制权,中国就能够解决它的金融问题并满足人民的需求。我只想告诫中国人民:目前美国存在着一个强有力的、受到世界绝大多数金融业专家支持的利益集团,他们希望终结中国政府现在所拥有的这一大优势,使中国的银行私有化是他们所最乐意看到的结果。我希望中国对此保持高度的警惕,不要掉入银行私有化的陷阱。

    

   [美]小约翰·柯布 柯进华译 作者:美国著名建设性后现代思想家、生态经济学家、克莱蒙研究生大学终身教授;译者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约翰  约翰词条  私有化  私有化词条  中国  中国词条  陷阱  陷阱词条  警惕  警惕词条  
金融经济学

 张斌:中国汇改下一步

      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出路如何?笔者认为当前局面有四大“不可行”:继续让人民币对美元小幅渐进升值不可行;有管理的人民币渐进贬值不可行;重新让人民...(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