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卢继超:商业银行公司业务投行化转型路径探析

   商业银行公司业务投行化,并非仅是大力发展投行业务,而是秉承投行思维,以客户为中心,综合运用银行、信托、租赁、资管等金融媒介,以及贷款、投资、理财等资金渠道,在合理缓释资本和信贷规模等约束的基础上,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经营模式。

   对我国金融市场来说,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金融脱媒和客户需求多元化是大势所趋,商业银行面临的巨大挑战已无可争议。纵观国内外商业银行发展历程,以投行思维开展公司业务的综合化经营是转型的必由之路。本文首先探讨了投行化的内涵及产品组合,然后从三方面分析了公司业务投行化的动因,并列举了国内外银行投行化的经营实践,最后提出了公司业务投行化发展的六条建议。

   公司业务需要“投行化”思维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主要包括债券承销、结构化融资、资产管理、资产证券化、银团贷款、并购贷款、财务顾问等七大类业务。

   商业银行公司业务投行化,并非仅是大力发展投行业务,而是秉承投行思维,以客户为中心,综合运用银行、信托、租赁、资管等金融媒介,以及贷款、投资、理财等资金渠道,在合理缓释资本和信贷规模等约束的基础上,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经营模式。

   公司业务投行化,将助推银行商业模式实现由“产品为中心”向“客户为中心”、由“以贷引存”向“以解决方案引存”、由“信用中介”向“服务中介”的转型升级。

   投行思维下,为客户提供资金的渠道包括表内贷款、直接投资、表外理财和非银行资金四类。除融资外,投行思维下,商业银行还可充分发挥专业、渠道、信息等优势,为客户在股权投融资、实业投资、并购、机构理财、现金管理等方面提供服务,既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又增加中间业务收入。

   三因素倒逼公司业务投行化

   一是利率市场化导致利差收窄,投行思维可实现由传统竞争向解决方案竞争转变,从而降低利差依赖。商业银行对优质客户的传统竞争手段包括价格竞争、关系竞争、担保方式竞争、额度竞争等。但随着利率市场化和竞争主体增加,传统竞争模式受到极大挑战。

   各经济体利率市场化加速实现时,几乎都伴随着银行危机。美国因全面放开利率管制,大量中小银行破产倒闭;中国台湾银行业则在利率市场化之后整体亏损了三年。中国银行业在应对利率市场化冲击时,普遍做法是由“信用中介”转型为“服务中介”,通过投行思维,调整收入结构,降低利差依赖度。2013年年报显示,截至当年底,美欧等主要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大部分在50%上下,而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基本在20%左右,收入结构差异很大。

   二是金融脱媒加剧,客户需求呈现多元化,但大部分创新均围绕银行开展,商业银行仍可利用资金和渠道优势,以投行思维主动参与金融创新。存款脱媒方面,2010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增速明显快于银行存款增速,2010年新增理财产品占新增存款仅为6.1%,而到2013年该比例已上升至23.2%,如果加上“宝宝类”货币基金和信托、P2P、第三方渠道的产品,存款脱媒趋势将更加明显。

   贷款脱媒方面,银行贷款在社会融资规模中占比快速下降。如果回顾2002年,当年新增银行贷款占新增社会融资规模的比例高达到96%。然而到2013年,该占比下降到55%,若按照这一趋势,贷款占比将很快降到50%。

   从长远来看,金融脱媒是必然趋势,但信托、资产管理等“影子银行”的创新大部分仍围绕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进行,客户和资金还是主要来自于银行。在此趋势下,银行不进则退,要么以投行思维主动参与甚至主导金融创新,要么逐步被边缘化。

   三是商业银行公司业务投行化可以合理缓释监管约束,实现资源节约型发展。2008年金融危机后,巴塞尔协议Ⅲ对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拨备率和流动性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此外,我国监管部门同时使用存贷比、授信集中度和信贷规模等多重指标约束传统信贷的扩张。

   投行思维下,银行可以利用信托、资产管理、租赁等渠道,合理缓释监管约束,实现资源节约、派生收益稳定的高效率发展。举例来说,在客户有授信的情况下,如果资本充足率或授信集中度超标,可以通过表外理财资金对接客户融资需求;如果信贷规模或存贷比受限,可以通过表内投资或表外理财资金对接客户的贷款或发债融资需求。如果客户没有授信,则可通过财务顾问等方式,为其融资、并购、投资等提供表外服务,并增加派生收益。

   公司业务投行化的实践

   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利率市场化之后,多数银行将发展重心转向投行思维下的综合化经营。以资本规模排名第一的美国银行为例,其中间业务收入和利息收入基本各占50%。从传统业务来看,美国银行消费和房贷占比最高;中间业务方面,顾问服务费和信用卡收入占比最大;组织结构方面,美国银行下设五大业务板块,即消费者和小企业板块、个人住房贷款板块、全球财富和投资管理板块、全球投资银行板块和全球资本市场板块。其中,除前两个板块外,其他板块属于创新型大投行范畴。

   面对挑战,国内主要商业银行亦纷纷提出投行思维下的公司业务转型思路。

   此外2012年以来,国内主要商业银行均以投行思维实施了公司业务创新。以兴业银行(601166,股吧)为例,截至2013年末,其表内“应收款项类投资”余额3286亿元(主要为表内直接投资,即通过自营资金投资授信客户的信托计划、资管计划等),较上年新增2162亿元,其表内贷款新增仅为1161亿元,假设其表内直接投资与表外理财(含保函及三方买返)规模相当,则其非信贷资金超过其信贷资金的4倍。另外,2013年年报显示,浦发银行、中信银行、交通银行新增“应收款项类投资”分别为3555亿元、2437亿元和893亿元。

   此外,笔者近期调研了某国家级新区,目前该新区融资已超过200亿元,受限于平台融资及土地批复进度,各家银行主要通过结构化融资等创新方式,利用表外理财或直接投资等方式满足新区融资需求,由此看来各家银行以投行思维解决客户融资需求的实践可见一斑。

   公司业务投行化的路径选择

   一是转变经营理念。进一步强化“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以投行思维升级业务模式,推动传统信贷与投行业务联动,统筹运用各种融资模式满足客户需求,将“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确立为新的竞争手段。

   二是完善协调机制。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存在条块分割严重,跨部门联动和协调不足,但为客户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必然要求高效的部门联动和配合,建议成立由行领导任组长的“综合金融服务协调委员会”,从全行利益出发,提高服务效率和效果。

   三是调整组织架构。国内商业银行大多已在公司金融板块下成立了投行部,但其职责重点是开展投行业务,并非综合解决方案的设计和执行。此外,为客户解决融资需求的四大资金来源分布在不同的部门,比如理财在资产管理部、直接投资在金融市场或者投行部、贷款在公司部、非银行资金在投行部。建议商业银行进一步将公司部明确为对公客户的唯一前台,并专门设置负责综合解决方案设计和协调的处室,相应的资金提供部门(金融市场部和资产管理部等)仅按照市场化原则匹配非信贷类资金,并以“权责匹配”原则进行绩效分配。

   四是丰富产品组合。信息、渠道和信用是银行相比其他金融机构最大的优势,银行应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丰富产品组合,通过结构化融资、财务顾问、并购支持等产品,主动贴近客户和市场,实现转型。结构化融资方面,应充分发挥贷款、直接投资和理财各自的优势,灵活匹配资金;财务顾问方面,应发挥信息和渠道优势,加强与信托、券商、PE等非银机构的合作,充分利用非银行资金,既可留住客户又能大量增加派生收益;并购支持方面,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并购需求激增,相关业务将成为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之一,应加强并购贷款、并购咨询及配套服务等业务的发展,培育更多核心客户

   五是加强队伍建设。专业化人才队伍是转型的基础,一方面,建议通过理论培训和业务实践等方式培养专业团队;另一方面,建议以市场化绩效考核激励、吸引和留住核心团队。

   六是强化风险管理。投行思维下的公司业务,除了传统的信用风险外,进一步增加了政策风险和声誉风险,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加强政策研究、市场跟踪和内部监督,严控风险事件。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词条  探析  探析词条  转型  转型词条  路径  路径词条  业务  业务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