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周怀宏:社会学家眼里只有角色

   他是中国改革开放后诞生的最早的社会学家之一,是开放后第一部社会学教材《社会学概论》的编纂者之一,他也是中国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和观察者,他的目光,总是和这个社会最新的现象连接在一起,港片的时代,他讲《大话西游》和新新人类,网络普及的时代,他讲网络辩论的规则和底线。和他的专业一样,他总是站在社会的前面,他说,社会学研究社会,也研究人,但是社会学家眼里的人,只有角色,没有个体。

   角色,社会学家眼里的人

   大多数人文学科,所研究的对象其实都是人,社会学究竟有什么特殊,为什么会有社会学这样一门专门的学科?

   夏学銮说,经济学家研究经济,政治学家研究政治,历史学家研究历史,都和人有关,但也都有各自的侧重,而社会学不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社会学就是一个总的装配车间,把各个学科综合运用,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社会学研究者本身也要对社会的方方面面,以及各个学科的发展状况,新发现等都要有所了解。可以说,社会学是社会科学的科学。也正是有这样的特质,以至于在社会学创立之初,一度有许多人认为这样的学科不可能建立起来,于是缩小范畴,专注于研究社会关系,但我认为,其实社会学总和的功能不宜削弱,而是要加强,因为不了解整个社会中的方方面面,就无法真正了解社会关系之所以形成的原因,以及改善的方向,不知道如何才能让一个社会良地运转。

   经济学家的眼里,人是经济动物,政治学家的眼里,人是政治动物,人类学家的眼里,人是无毛的猿类。不同的视角中,人有着千变万化的形象,而在社会学家的眼里,只有角色,没有个体的人。夏学銮说:“社会学家眼里的人,是社会关系的结合体,比如说我们看《红楼梦》,也可以从中学社会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定位,而他们的一言一行,所思所感,其实也都和他们本身的角色、定位相关。”

   社会学把人分为许许多多不同的角色、角色丛,夏学銮说,“比如说教师、父亲、医生等等,有很多角色丛,一个人可能有一个主要的角色,也同时会有许多次要的角色,这些角色甚至并不是融合无间的,因为每个角色都有各自内在和外在的规范,比如一个人,既是老师又是父亲,他该如何对待自己的孩子?比如有母亲打死孩子,只是因为孩子不听话,没念好书,这就是角色定位的错误。还有外在的冲突,一个从事保密工作的人,应该如何和他的妻子相处?以丈夫而言,工作要求保密,以妻子而言,连丈夫是干什么的都不知道,这显然也难以接受,可能就会爆发激烈的矛盾和冲突”。

   社会中有各种角色,必然会有各种矛盾和冲突出现,甚至社会本身运转的不理想,更会引发社会关系的紧张。而社会学家,总是在寻找解决这许许多多的矛盾的方法,但他们面对的,并非是个案,也不是每一个具体的人,夏学銮说:“社会学从制度方面发现和解决问题,而非从个体入手。从社会心理上,他们帮助人们调节心理,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从社会控制上讲,他们维持社会规范,是社会良性的运行。因此,可以说社会学家都是改良派。”

   群学社会学的初衷

   对于中国人来说,社会学是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世界,说它陌生,是因为它并非本土诞生,而且在中国的发展并不顺利。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社会学传入中国,但在那个开眼看世界的年代,吸引人们目光的太多了,尽管社会学也有许多杰出的学者做出了很多成就,但在众多的新兴学科中,它并不引人注目。解放后,社会学一度中断,消失在学术界的视野之中,直到开放之初,才重新恢复。

   1980年至1981年两年中,费孝通主持开办了两期“社会学讲习班”,参加讲习班的人,正是后来中国社会学重建的重要力量,夏学銮就是其中之一,他说,那时候参加讲习班的学员来自各个大学和研究机构,主要都是学哲学出身的,后来费孝通在班里选择了八位学员,有复旦的,中山大学,武汉大学的,人民大学的等等,我也是其中之一,我们八个人一起编写《社会学概论》,这也是社会学重建以后最早的教材,编写的地点就在北大,我因为在北大任教,作为东道主,担任两位组长之一。那时候我们在北京大学28号楼,也就是学生宿舍,学校给了四间房子,两间住人,两间工作,工作条件并不好,而且社会学中断依旧,资料四散,到处找资料,复印,回来以后看资料,分析研究,撰写教材,奋战了几个月,才编成这本教材。

   社会学究竟是做什么的?社会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夏学銮说,社会学刚刚进入中国的时候是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严复最早翻译成“群学”,简单的解释,可以说是研究群体的学问。后来的学者也曾把社会学叫做社会心理学,最后才有社会学这个名字。社会学是研究人际关系的科学,使社会得以良性地运转。

   作为现代社会中重要的学科之一,社会学为什么会一度中断?夏学銮说,解放之初,中国的学术界,是向苏联学习的,苏联取消了社会学,认为社会学是伪科学,是资产阶级科学,中国也因此取消。后来苏联重新承认社会学的价值,承认社会学还是研究社会关系,研究社会制度的学问,恢复了社会学。我们在开放后也恢复了社会学,使得社会学重新出现在学术界。

   传统,社会学是科学

   说到研究人,研究人际关系,世界上的学问,可能莫过于传统中国。然而,中国却并没有诞生出现代社会学,传统文化中许许多多对社会关系的思考乃至结论,和社会学又是什么样的关系?

   夏学銮说,“大的方向来说,传统文化中对社会关系的思考,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和谐,社会的良性运转,这一点,和社会学其实是一样的。目的一样,但方法并不一样,传统文化讲人伦仪礼,多带有宗教色彩,是神圣化的。而社会学是世俗的。”

   社会学是一门很新的学科,大约诞生于十九世纪中叶,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为什么人伦关系研究和论述极其发达的中国没有诞生社会学?夏学銮认为这和文化习惯有关,他说“社会学是一种建立在实证主义上的现代学科,是一种科学,最早的奠基人孔德,他本身是一个物理学家,所以最早的社会学叫社会物理学,他以物理学的方法去研究社会。后来迪尔凯姆写了《自杀论》,至此社会学真正成型。社会学必须要有实证的方法,进入实验,要实际去考察,去调查。

   中国没有这种科学的传统,如果说实证的传统是向外的,那么中国的传统则是向内的,是万物备于我式的,是思辨的,中国传统的思想家,大多是安乐椅式的思想家,坐在那里自己思考,这个事情应该怎么样,不会去实地考察,去做普遍性的调查。传统的不同,使得中国文化本身不大可能诞生出现代社会学这样注重实证的学科”。

   理想社会学是现在时

   社会学要使社会良性地运转,然而,什么样的运转才是良性的?社会学家的眼里,有没有一种最佳的方案?

   夏学銮说,“世上没有完美,最起码,在现在的生产条件下,不会达到完美状态,在物质资料没有满足所有人需求的时候,私欲就不可能被消灭。社会学家眼里,没有最好的社会,但总是会有一个相对最佳的状态,这个最佳的状态,本身也是动态的,在社会结构上来说,相对比较和谐,社会矛盾比较少,在运行状态而言,平稳、社会冲突少。不过这个最佳状态,本身也从未达到过”。

   社会总是在变化,政治学家可以高屋建瓴,历史学家可以追远抚昔,但是社会学家不行,社会学总是现在时,夏学銮说,“社会学研究的是当代社会社会学研究者可能需要了解历史,了解政治,了解哲学,但本身研究的对象,是当下,是现在。”

   所以,社会学是经世致用的学问,经世致用这个词来自传统时代,社会学的经世致用和传统儒家的经世致用并不完全相同,夏学銮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各个学科都有世俗化的趋向,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说社会学是世俗化的,它非常具体,传统的儒家也经世致用,但那种经世致用,毕竟还有神圣化的色彩,是站在高处看世界。社会学不同,它就在社会之中。比如对家庭结构的观察和研究,传统的联合式大家庭解体之后,现代的小家庭,乃至丁克家庭,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对于社会的运转又有什么样的影响,乃至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和处理对家庭结构变化之后的社会关系。社会学固然研究的是现象,而不是个案,但这些现象,本身就是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可能和许许多多人都直接相关”。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周怀宏:社会学家眼里只有角色  社会学家  社会学家词条  眼里  眼里词条  角色  角色词条  只有  只有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