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构筑了结构功能主义大厦,使他成为西方社会学理论界倍受推崇的人物,这一理论的确立不仅是他在对古典主义社会学批判的基础上,而且是在二战前后美国日益占据世界霸主地位的形势下提出的,他希望其社会学理论不仅能够解释社会现象,而且能在意识上为社会整合作出贡献,他企图排除个人偏见,解释集体的秩序和规范,但帕森斯的理论并没有给美国社会提供一个良性发展的模式,社会中的冲突、斗争并没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得到消除,在某一度时期甚至愈演愈烈,因而人们对帕森斯这一巨型理论开始怀疑,并且逐步在信念上产生根本动摇,这无论从现实中还是从理论本身都可以找到依据。
一、巨大的落差在社会理想与五六十年代的社会现实中产生
二战结束后,人们渴望建立没有战争、没有社会冲突的理想世界,这与帕森斯在其理论中试图得出的解释本世纪上半叶社会行动中的非理性,建立新的道德伦理的结果和愿望相吻合,但从50 年代末期开始,这些美好愿望在人们心目中逐步消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西方国家内部一度出现的社会稳定和进步局面已经过去,人们从主观理想中又回到现实中来。随着时间的流逝,削弱了在战争中所产生的那种鼓舞人心的各阶级阶层的暂时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心理因素,先前制度中不能克服的缺陷又开始暴露。
其次,在政治和社会结构上,50 年代,西方社会重新受到阶级冲突种族冲突的困扰。如在美国,民权运动把西部各州搅得一团糟,人们对福利国家的注意力又转移到富裕社会中的不平等现象上来。第三世界的崛起曾给进步知识分子带来希望,但其自身痼疾及内部日益孳长的不稳定因素使他们对社会发展道路提出新的思考。
再次,存在主义哲学思潮把年轻一代推向反对现存制度的种种运动,学潮工运此起彼伏,而战后社会强制一律的高度整合却对此不能容忍。所有这些思想、情感、政治、社会形势的变化在50 年代末期促进了悲观主义、批判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使人们对帕森斯美妙的设想产生怀疑,这些事实证明了其理论的外在效度不高,成为动摇其理论的直接证据。
现实社会的变化促使意识形态的变化,也激发了对结构功能主义的批判。战后欧美大学中社会学系、所迅速建立,并逐步把斗争矛头指向盛极一时的结构功能主义社会学,理论家们从帕森斯理论的预见能力开始讨伐,逐步深入到理论本身。
帕森斯时代以后的社会学家们不论其理论流派如何,他们对结构功能主义的批判大体都集中在3 个方面:
1. 致力于全面否定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在一般理论层次上,他们认为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在根本理论上有目的论之嫌,在具体方法上是同义反复,在经验层次上则是这一理论可操作水平太低。
2. 批判的实质在于恢复帕森斯之前的古典社会学理论的地位,并且对古典社会学思想重新评价。
3. 批判的目标指向帕森斯最有代表性的著作《社会行动的结构》。二战以后的十几年中,帕森斯理论一直处于主宰地位,他的创造性思想更主要是其社会理想得到人们普遍认可,任何一个企图用新方法研究社会病的人都必须和这位后古典主义大师打交道,力图突破其理论的羁束,因而帕森斯理论成为众矢之的。
挑战者不能简单轻易到摆脱帕森斯理论,于是他们从古典社会学那里吸取批判的力量,同时借助古典社会学家的权威来动摇帕森斯的影响。
帕森斯在《社会行动的结构》中剖析了古典社会学家,特别是迪尔凯姆和韦伯的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理论框架,很自然,当批判者在抨击帕森斯理论的时候首先涉及到他对古典社会学的界定。其中一个问题便是哪些人应被称为古典主义社会学家,然后才是如何理解这些古典主义社会学家的思想。帕森斯认为迪尔凯姆和韦伯是古典主义社会学家,而批判者认为他的提法具有强烈的个人倾向,他们一致肯定还应有米德在古典主义社会学中的历史地位,同时不断指责帕森斯对迪尔凯姆和韦伯社会学的解释。
在其后二十多年的发展中,韦伯主义的社会学、齐美尔主义的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胡塞尔主义的社会学各树一帜,成为当代社会学的主要派别,在四分五裂中,结构功能主义走向衰落境地,帕森斯在批判古典主义社会学,建立功能主义的时候,曾在《社会行动的结构》中写到:“现在还有谁在读斯宾塞的书?”而到70 年代末,学者们又开始问:“现在还有谁在读帕森斯的书?”
60 —70 年代的社会学家们虽然从古典社会学理论中汲取精神营养,但又不得不根据自己的理论与学说的关系来确定自己的理论范畴,由于这些理论只能依据对帕森斯理论中否定的方面来界定自己,这一点与帕森斯批判古典社会学理论一样,缺少对先前理论的合理继承,批判者不是向现存理论的倡导者学习,而是觉得只有完全否定前者才能肯定自己,于是他们也为自己树立了在帕森斯理论中不存在的或是不必要的不足方面,各自带有不可避免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进而缺少衍生能力,直至走向死胡同。
在帕森斯理论之后出现的理论主要有冲突理论、交换理论、互动理论、本土方法论、现象学社会学、新马克思主义等,作为帕森斯理论的某一方面的对立,它们的特点是:
冲突理论从批判帕森斯理论中的“秩序问题”来找自己的研究对象,认为帕森斯过于肯定系统中的稳定性,过于强调文化系统的重要性和内化中“非理性”因素的错误。冲突理论分别从马克思、韦伯、齐美尔等古典社会学家那里得到启示,在英国、德国、美国各有其表现形式。
交换理论批判帕森斯过于重视规范行为和心理内化,不承认帕森斯“集体秩序”的先天合理性,这一理论认为个体之间的协议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基础,它在重实用主义的美国社会中产生,吸取了古典经济学的功利主义、心理学的行为主义和功能人类学的观点,继而又引入了齐美尔冲突论、马克思辨证冲突论的精华。
符号互动论虽然接受了帕森斯理论的一些观点,把约束个体行为的规范因素看得更重要,但它强调个体的能动性,符号互动论受到布鲁姆对米德理论解释的启发,把个体之间的协议过程描述为自我表现的载体。
现象学和本土方法论强调个人对文化系统发展过程的贡献,它一方面以胡塞尔的理论为基础,另一方面又要与帕森斯理论相抗衡,最后只得将研究视野缩小到对生活和集体中的工具性因素和经济因素的解释上。
以上这些理论提出许多新观点:冲突比秩序更重要;个体在互动意义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比超个人的文化因素更重要;
结构化的文化规范比实际生活中的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区别更加重要;社会科学理论的唯一宗旨是进行道德批判,而不是进行科学解释。
在近年来的理论发展中,社会学家们从各执一端的相互攻伐争论中吸取教训,呈现兼容各家之精华,并包各派理论之长的趋势,他们把主观的唯意志论与客观的结构规范性重新结合起来,建立宏观理论和微观理论的联系,把个体互动与总体社会结构结合于一体,似乎重新开始帕森斯的构建工作,于是我们不难看出社会学理论发展的途径之一是对以往理论的反复解释批判,建立兼容各家之精华,广采各派之见地,这是帕森斯建立理论及其后理论家们批判帕森建立各自学说给当代社会科学理论建设的一则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