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杨福泉:不能等到用放大镜看“民族文化”的那一天——对两种流行观点的不同看法

  

  目前国外学界有一种流行的观点,即认为即使一个民族文化的外化形式(如衣食住行、宗教礼俗等)已经消逝或融合于其他民族文化中,但该民族内在文化机制、心理素质等民族特征是不会轻易消失的。有的学者据此理论,对一些表面上已完全被主体民族同化的原住民和“非主流”民族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得出关于这些民族个性、特质等传统因子还普遍存在于现代的结论。因此认为不必担忧族群的文化变迁和传统文化的流失。

  国外学者的这些理论和研究结果从学术研究角度讲是事实,无可非议。但它对我国的不少学者却有一些误导性,有的学者据此认为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衰亡不值得大惊小怪和忧虑,因为在任何时候,该民族文化的特质都会存在于该民族的肌体中。

  这种用放大镜搜寻式地“发现表层下藏于深层的民族文化特征”如果仅仅作为一种去发现现代趋同潮流下民族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的学术探研,则是一种无可非议的学术探索,是很有意义的。但如果据此认为不必忧患当今的各民族传统文化的衰落,因为它将以其它方式残存于现代社会肌体中,那对于建设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和在西部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大区,以及对于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设想是十分不利的。

  西方学者作那样的深层分析和得出上述结论是有一个前提和具体的历史背景的,在20世纪70至80年代之前的漫长岁月,由于西方殖民者和统治民族实行大民族文化沙文主义和民族同化政策,使很多国家原住民的传统文化濒临灭绝,甚至数百种语言都丧失殆尽。就东方国家而言,如中国清朝“改土归流”中强制性实施的极端的“以夏变夷”政策,日本政府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对国内少数民族阿衣奴人的歧视和强迫同化,直至现代印度尼西亚政府对华人的强迫同化政策,都导致了各国少数民族文化的急剧衰落。20世纪70年代之后,欧美不少发达国家对过去这种强权政治支配的民族政策进行反思,大力提倡文化的多元主义。很多学者对由于统治民族文化沙文主义所导致的原住民文化衰落乃至灭绝的悲剧进行了痛心疾首的反思和揭露。西方一些学者是在一片很多“原住民(或某一“非主流”民族)传统文化已经消亡”的悲观呼声中做出上述研究并得出另一结论的。这固然是事实,但亦是一个带有悲剧性的事实。从放大镜下发现的原住民文化的残迹并不能掩盖殖民地国家和欧美一些国家“非主流文化”在所谓“主流文化”和强权政治的挤压下衰亡的惨痛历史。

  当中国还有可能成为绚丽的多元文化并存的文化大国,像云南这样的西部省区还有希望成为一个举世瞩目的民族文化大省之时,我们应该做的事就应该是去极力地去促成她,保住她,而不是等到必须拿着放大镜去在一个单一文化模式中去寻觅民族文化残留物而得出一个“民族文化尚存在”的“科学结论”的那一天。

  又有一种观点认为,现在很多地方的少数民族民众不喜欢他们的传统服饰、住宅、歌舞形式等,而喜欢穿当前在城市流行的西式或汉式衣服,喜欢住城市型的钢筋水泥房,喜欢流行的影视剧、流行歌曲等。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意愿,有的甚至把它理解为一种时代的进步,一种走向所谓“文明”的标志。这种观点看去似乎有理,其实有很大的片面性。

  首先,我们应该认清这样一个基本的事实:民众的文化品位、认识水平、时尚潮流是需要正确地加以引导的,需要长期的文化熏陶才能对特定文化遗产的价值有一定的识别能力。特别在周围是一片大文化(或主流文化)的海洋的环境下,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意识会趋于衰微。如一味迎合所谓民众的意愿,有时会导致真正有长久魅力和价值的多元文化的灾难。近十多年来丽江古城的保护实践即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由于受城市建筑时尚的影响,很多居民过去都想掀掉传统的土木建筑而改建钢筋水泥房,认为这才是进步的、“现代化”的房子,有很多人已经开始拆除传统的土木结构房而建钢筋水泥房,有的人包括一些领导认为古城的石板路很落后,发生了火灾连汽车都开不进来,于是就有人动议拆掉石板路,改建水泥路,使消防车能够畅通无阻地开出开进。丽江古城几度在为数不少的民众的这种意识和意愿中濒临危境。如果不是城建部门的行政干预、古城保护法规和后期有关如何看待文化传统的大力宣传和引导,丽江古城早已面貌全非。

  再如在丽江古城评为世界文化遗产之前,丽江有条建于70年代,钢筋水泥高楼林立,一直通连四方街的水泥路,它把原来丽江古城著名的“玉河烟柳”景观破坏殆尽。因它出于当时当地主要领导人的决策,因此被人讥为“书记路”。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开展后,丽江县政府部门下决心改建此路,由于要拆除很多还完好无损的高楼大厦,因此很多当地民众想不通,认为是劳民伤财,“发疯”,对决策者说了很多难听的话。后来一条传统的以五花石铺地,两边以传统的庭院式民居取代了钢筋水泥大厦的道路建成后,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每天直至深夜都有游客留连忘返,成为国内外游客交口称赞的古城一景后,很多当地民众才意识到过去那条钢筋水泥高楼大厦挤压下的“书记路”对于古城的风貌说来是多么杀风景,对发展旅游是多么不利。

  当代的文化趋同,主体民族对少数民族的同化和融合等,如果是发生在经济比较发达,不是靠自然和人文资源优势而发展的省份,可能其负面影响还不大,但对西部省区这样今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有区域特色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优势的区域来说,保护正在趋向衰落的民族文化资源,就已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战略性要务。

  

  原载《中国民族报》2003年11月4日,作者授权天益发布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福泉  福泉词条  放大镜  放大镜词条  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词条  等到  等到词条  看法  看法词条  
社会思想与理论

 “北大”之“大”

   “北京大学”肯定是一所“大”学——一所规模很大的“大”学。但我对“北大”之“大”却另有一种感悟和理解。    早听人说,如果你去北大,不能不去听“北大讲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