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惯例,美国东部时间4月8日,第86届普利策奖获奖名单在地处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揭晓,《纽约时报》获得了14项新闻奖中的7项,创下了一次性获奖和全部获奖的最高纪录。具体体裁、题材、奖项分配等情形如下:
奖 项 体裁 题 材 性质 获奖媒介
为公众利益服务奖 综合 9.11事件 负面 纽约时报
特稿写作奖 报道 一父亲漠视儿子死亡 负面 洛杉矶时报
评论奖 评论 9.11事件 负面 纽约时报
文艺批评奖 评论 古典音乐评论 中性 新闻日报
社论写作奖 评论 加州精神疾病患者露宿街头 负面 洛杉矶时报
社论性漫画奖 评论 讽刺NMD等 负面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突发性新闻摄影奖 报道 9.11事件 负面 纽约时报
特写摄影奖 报道 战争蹂躏阿富汗 负面 纽约时报
1.价值取向:国难当头,“全是坏消息”本性不改
本届普利策新闻奖评选结果反映了美国“9•11”事件与反恐战争这个高度集中的特大主题。普利策奖委员会管理人西摩•托平总结说,过去人们从来没有如此关注过一个单一的新闻事件。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有一半的奖项授给了报社,这是因为关于“9•11”恐怖袭击和阿富汗战争的获奖作品通常是团队的成果。
尽管美国遭受了国难,但是美国报界的“乌鸦嘴”依然大张。与中国媒体奉行的“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不同,美国新闻界一向秉持报道和评论负面题材的“曝光”、“揭丑”传统。美国新闻界秉持悲天悯人的基督教“原罪”说,自诩为环境的“了望者”和“监测者”、公众的“看门狗”和强权的制衡者,它们了望和监测的是急流险滩,而不是一马平川,试图通过消灭一个个罪恶和问题以及抑制社会权势集团来改良这个不完美的世界。第86届普利策新闻奖的获奖作品也不例外。在14组获奖作品中,负面题材的有12组(“9•11”恐怖袭击和阿富汗战争占8组),占总数的80%以上;中性题材2组;正面题材一组没有。看来它们宁愿鸣响丧钟、而不愿“口吐莲华”是本性难改了。
2.精英意识:《纽约时报》,总统必读、哈佛日销千份
在西方,报纸有高质量(高级、精英、严肃、主流)报纸和大众化(通俗、廉价)报纸之分,前者虽然发行量不一定最大,但是以引领社会潮流和决定国家发展方向的精英阶层(政府官员、企业家、知识分子等)为诉求对象,以其佼佼者《纽约时报》为例,它是历届总统的案头必读之物,在哈佛大学这样的精英荟萃之地每日能销售千份以上;自1963年美国首次就报纸影响力开展民意调查以来,《纽约时报》每次都名列第一。在编辑方针上与大众化报纸迥异。
高质量报纸编辑方针的共同点是:(1)新闻准确真实重于迅速,平实而不夸张;(2)以公共事务为重点,强调新闻的意义重于趣味;(3)重视评论,但立论严谨;(4)社会新闻的处理采取严谨态度,在版面上不予突出;(5)版面古朴大方,不常变化。
《纽约时报》迄今共获奖88项(第二名美联社46项),这次它打破了以往一家媒体最多获得3个奖项的纪录,囊括了本届普利策新闻奖的一半即7项奖,其中包括分量最重的为公众利益服务奖,而且其中6项为负面题材。然而,从来没有人指责《纽约时报》这样做是发死人财和国难财。恐怖袭击发生后,《纽约时报》立即开辟了《国家遭受攻击》这一特别专题,以几乎无限的版面全面报道恐怖袭击情况,记录受害者的经历,追踪纽约和全球发生的相关事件。普利策奖委员会在公布为公众利益服务奖时赞扬道,《纽约时报》连贯且全面地报道了“9•11”这一悲惨事件,对受害者的情况进行了跟踪报道,并对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及其对全球局势的影响进行了综合性报道。
现在国内有一些新派大众化报纸在市场上经过拼杀初步获得了立足之地,其激情与勇气可嘉,然而赢得了市场就自称为“主流报纸”显然是不当的(严格来说,国内尚无上述意义上的主流或精英报纸,《南方周末》有点像,但不是日报》),有时恰恰相反,倒是在不自觉地靠拢了以煽情主义著称的国外小报(如英国《太阳报》)。
3.专业主义:“政教分离”,报道与评论的分立地位
对美国新闻界自身而言,它最大的职业特色就是奉行陈述事实与发表意见分离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实行新闻报道部门与新闻评论部门分立,文体和版面分离。美国新闻界认为,新闻是公共财富,报纸的新闻属于公众。而社论版(包括如今刊登专栏文章和社会名流见解的社论版对页)则是代报业主立言的社论委员会或主编的领地。美国有人称之为新闻学上的“政教分离”原则。尽管美国主流报纸《纽约时报》遗产的不同继承人分别强调奥克斯信条的不同方面,但他们全都尊重奥克斯关于“教会”和“国家”分离的原则,全都坚持要把“教会”、“国家”这两者与“会计室”分开的原则。“教会”指的是《纽约时报》的社论版,“国家”指的则是《时报》的新闻版,而“会计室”指的是《时报》的经营管理。
在新闻报道方面,“客观性原理”是“发展于美国、奉献与世界”的主导准则。今天,美国报纸的主导性新闻报道样式大致有三种:(1)以美联社和《纽约时报》为代表的客观报道。(2)继承了普利策当年所办报纸最鲜明的揭丑传统的调查性报道。(3)注重探索新闻事件背景与来龙去脉的解释性报道。
客观性要求:(1)发生重大新闻须优先报道,不得隐瞒;(2)以五个W(何人、何时、何地、何事、为何)报道;(3)以倒金字塔方式在第一段简述基本事实;(4)以第三人称报道;(4)引述当事人的话;(5)强调可以验证的事实;(6)不采取立场;(7)至少表述新闻故事的两面,平衡处理信息。无论哪种报道样式(甚至包括通常写小人物的、充满人情味的特稿),都避免在报道中作出价值判断,以免在一个价值多元的社会中误导公众和散布偏见。
美国新闻界还认为,评论(尤其是社论)是报纸的灵魂。美国报纸的新闻版面与评论版面约为50比1(以《纽约时报》为例,其平日版在80—100版,其中评论占2个版,每天发表3—5篇社论)。今天,14项普利策新闻奖中有评论类奖项4个,其中三个是文字奖,即评论奖、文艺批评奖和社论写作奖,还有一个针砭时弊的社论性漫画奖(为公众利益服务奖主要是报道题材,也可包括社论和漫画,摄影则属于报道范畴)。其权威性来自服务公众而不是行政当局的理念和所谓的“超党派性”。
4.主流报刊:追求深度,继续引领公众舆论
在美国新闻界,从1930年代起,以透视新闻事件和社会潮流的来龙去脉、化繁复为简明的解释性报道开始在报纸和新兴的新闻性周刊上兴起。这种深度报道注意事物的总体关联,将重大新闻事件放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之下,在各种事物的互动中加以报道,探究新闻事件的深层含义、背后原因及潜在的问题。
1940年代末起,电视夺走了日报的时效优势。面对电子传媒高速传播的挑战,报纸的新闻报道已从时效竞争转向了深度报道,从而在公众中形成了“在电视上得消息,在报纸上得解释”的视听习惯。从抢第一落点转向打第二落点,追求报道的深度、广度和逻辑性,从事件性报道转向非事件性报道,注重名记者詹姆斯•赖斯顿所谓的“思想新闻”,报纸新闻报道的这种战略转移在普利策新闻奖评选中充分体现出来。普利策新闻奖从1985年开始设立解释性报道和调查性报道两个专项奖,但实际上对深度报道的重视在其他奖项中也体现出来,获奖作品必须是“深入的”“全面的”、“富有启发性和洞察力的”等等。而这正是今天高质量报纸新闻版的生命力所在。
国内个媒体今年对普利策奖揭晓的报道可谓盛况空前,网络一马当先,大小报纸继以显著版面和醒目标题刊载有关报道,其口吻几乎全部是肯定性的,反映了国人对它日见增长的兴趣。然而遗憾的是,在各种报道中出现了不少误读。有一“主流”网络刊登的报道将“社论性漫画奖”(Editorial Cartooning)译为“编辑卡通奖”,有一家以报道环球新闻为主、号称发行逾百万的报纸刊登驻美国记者的文章说,今年的4项奖全部颁给了报纸,“就连实力强大的美联社、远近闻名的《时代》、《新闻周刊》等杂志也被挡在门外”。而普利策奖从来都只颁发给报纸和当年作为报界联合组织的通讯社,广播电视和杂志与它无缘。但是,笔者最后要说,中国的新闻杂志是目前最不发达因而在社会转型这个呼唤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等深度报道样式的时期也是最有发展前景的,未来几年孕育出销量数十万乃至上百万的新闻性期刊决非妄言,因为成长中的中国“公共领域”需要这种的高质量媒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