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章友德:从大学的财务危机看科学决策的重要

  

  学校要进行二期工程的建设,领导为了使建设的工程满足师生的要求,组织系主任们到各大学参观。因为我们是政法学院,所以我们也就选择同类大学去参观学习。

  某一天,我们来到我们附近大学城的一所著名政法大学,参观她们的学校。这所大学早期是由外国传教士建立的,虽然经过百年历史变迁,但传统还是有一点保留下来了,尽管那种传统与我们大学现在要确立的革命传统有很大的差异。

  虽然我们两所大学距离不远,虽然我们早就听说,这所大学建设的很不错,但真正看到她还是第一次。带我们参观的领导,给我们介绍大学的规划,给我们一一介绍办公楼、图书馆、体育馆、教学楼等等,在像公园一样的校园中参观,真是心旷神怡。想想在这样的校园中读书的学生。真为他们感到高兴。

  想想中国百年变化,仅仅从大学建筑的变化,也能知道一二。中国大学的建筑宏大象征了中国这个巨人在现在的重新崛起。只是我们经常忘记了大学的功能,忘记了大学功能在现代社会如何发挥,通过什么方式来发挥。

  这所大学的外形是绛红色,这是一种大学色。大学12-13世纪在欧洲诞生的时候,主要是教会创立的,培养传教士、传承文化是大学早期的主要功能。红色是一种神圣和庄重,这让大学在社会发展中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在这样的大学校园中,年轻人如果不好好利用这样的环境,真是对不起这样的环境。但在这样的大学中,更多的年轻人可能没有认识到,在大学中应该做什么。在某些方面花费了更多的时间,而在某些方面却浪费了太多的时间。

  前两年,在我长期工作的一所大学,一次开除了81名学生,这件事情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不少的媒体都报道了这样的新闻。我知道开除这些学生的原因,就是在像公园一样的学校,他们更多的是或沉迷于网络游戏、或沉迷于恋爱,共同的结果是荒废了学业。看来,仅有漂亮的大学校园是不够的。还要在这一环境中工作和学习的人们如何利用这样的环境。

  在参观大学的办公室,校办主任给我们介绍学校的整体情况,特别是这样的一个数据引起了我的震惊。她说,学校里的每一个教师平均负债71万。过去采取的方法是每个学生每年多交5000元,但现在学生的权利意识不断觉醒,他们向上面反映,于是多交的5000元因为交的依据不充分,也只能停止了,但巨大的债务如何偿还呢?

  这所大学的情况并不是个别的。这几年,我到过全国不少大学。我看到的是,不管在发达地区,还是在发展中地区,大学总是宏伟而新颖,一如我们的国家。看的多了,也就理解了再穷不能穷教育在中国还真不是一句空话。

  我们的大学,我们重要的大学基本上都是政府投资建设的,真为我们感到庆幸。想想国外的大学校长忙着四处筹款,真为我们的校长感到庆幸。但当看到一组数据,知道这些年来,我们的教育投资没有大的增加时,心中的疑问也就产生了,我们美丽、宏伟的大学建设经费是从那里来的呢?

  我还真的没有认真思考过这样的问题。

  今天看到经济观察报上的一篇文章,介绍广东工业大学计划在2007年成为广东省学生规模最大的高校。但如何按期归还高达20多亿元的贷款却是一个突出的问题。这样的高校并非广东工业大学一家。专家说:“由于贷款额度太高,随着还贷高峰的到来,部分高校已没有偿还能力。”

  大学没有偿还能力,难道大学还会像企业那样,破产了不成。记得前几年,给学生讲课时,有学生问,我们的银行会不会破产。我说,按照公司法,如果经营不好,也有可能破产,但我相信,到那一危机时刻,我们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中华民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

  1999年,中国高校开始扩招。1998年,全国高校的招生人数为180万,到2005年,高校招生人数已达到530万人。大学的在校学生已经达到2300万,这已经是一个国家的人数。这巨大的学生人数,我们的大学软件和硬件显然不可能适应。

  扩招,使我国大学面临了许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如何迎接中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时代的到来,我们显然还没有准备好。中国高等院校开始有条件要扩招,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扩招。这条件就是向银行贷款,而且要建设百年不落后的大学。这样的气魄只能是中国的大学管理者和政府才可能拥有。

  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是,当还款高峰到来的时候,我们如何应对。没有人知道,有多少大学将遭遇可能的财务危机。一项独立完成的调研表明,中国公办高校贷款规模高达2000亿-2500亿元。这已经高于2005年中国社科院社会蓝皮书披露的,公办高校在银行的贷款规模达1500亿-2000亿元。

  公办高校贷款有可能成为新的高风险贷款项目,这到是符合现在社会的基本特征。德国社会学家贝克说,现代社会是一个风险社会,大学有风险也是正常。据说,由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和财政部等部委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近日已完成了对教育系统贷款的调查摸底,有关报告已上报国务院。可以预期的是,我们一定会有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只是在中国,政府要做的事情有许多,做事情就要有投入,这方面多了,其他方面也就少了。

  为了追赶国际一流大学,2000年,全国刮起了并校风。各地争相开发“亚洲第一”、“中国第一”等“大学城”。教育评估的硬指标也成为高校扩建的重要诱因。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国有的大学和国有的银行开始了亲密的合作。在2001年左右,仅工商银行就签订了超过100亿元的银校合作协议。一些商业银行给知名大学的授信额度达到了50亿元。商业银行一般都将高校列为优质客户。

  特别是现在,资金流动过剩,贷给大学,总比中小企业平均风险小。这是许多银行的认识。“到了2004年,各省高校几乎找不到不贷款的学校了,找到了才奇怪了。”厦门大学大学贷款进行研究的邬大光教授说。

  工商银行已经上市了,今后她还会有这样投资的权力吗?现代行动者为什么要这样行动?中国社科院副院长陈佳贵说:“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大学借贷扩建过程中,高校、银行、地方政府三方共谋利益。”地方政府通过低价出让土地的办法,利用银行贷款,不但解决了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还坐收了由高校扩建拉动的GDP增长和房地产市场的繁荣。看来,这其中还真有大文章可做。

  时过境迁。过去是银行挤破头找学校,现在是学校跑着找银行了。这是银行风险意识形成的重要标志,但同时也将过去决策不考虑决策风险的问题反映出来了,这也不只是在大学建设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从2005年起,国家审计署在连续两年的审计报告中,都对高校债务风险提出了警示;从2005年1月1日起,教育部门开始全面实施对直属高校资金流动的即时动态监控,要求控制贷款规模,审批贷款

  由于学费是学校扩建的一项资金来源,也是还贷款利息的来源。因此,尽管政府下文限制高收费,但为了筹钱,学校仍开展“社会办学”或“多层次办学”的大胆探索,以降低学分,学费翻番等各种方式解决经费短缺问题。看来,由于大学的经费严重短缺,又产生了许多其他的社会问题,这又使我们加深了对社会是一个大系统的认识。

  校长们感到了压力,一些大学开始通过学费翻番来筹资还贷。另外的一些校长则等着政府来还贷。事实上,在一些地方,我们的政府已经在为此买单。浙江省政府最近已决定财政拿出40亿元,来帮助大学贷款利息。河南省政府也酝酿拿出一些资金为学校偿还1/3的利息。这个钱还是要国家来买单,因为公办学校是国家的。反正,我们的政府是有能力的政府。

  大学是传播文明和创造文明的现代组织,大学最重要的三大功能无论是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共同的一点应该是,为社会发展培养理性决策和有效执行的行动者。怎么在事关大学组织自己未来的时候,大学经常失去了最应有的理性呢?

  从大学债务危机,想想在现代社会,我们如何防范各种风险。如果没有科学的决策,如果没有对盲目发展的有效制约,在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我们的组织,特别是重要的政府组织和大学组织,也会做出非理性的行动,它可能带来怎样的意外后果,我们还真的不好预测。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友德  友德词条  科学决策  科学决策词条  危机  危机词条  财务  财务词条  重要  重要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