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田方萌:不能出国留学该怎么办?

  

  最近,谷歌中国总裁李开复在他的博客上发起话题“二流大学的我该怎么办”,给中国大学生提出几条切实中肯的建议。读完李文,笔者不禁想到一个相关的问题——不能出国留学该怎么办?要知道,即使就读于国内最好的大学,你依然会发现山外青山楼外楼。北大清华在国内众高校面前牛气冲天,一碰到哈佛耶鲁,自己便觉得矮人一截。不然,中关村的新东方学校何以生意那么火爆?

  笔者在过去十年里曾就读于三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和美国乔治-梅森大学。无论参照国内标准还是国际标准,这三所学校的质量都不算太差,但绝对算不上世界一流大学。(参看拙作《内地与香港一流大学之比较》,可在网上搜到)笔者对顶尖学府心向往之,仰而不止,因此我充分理解国内二流学校学生的焦虑和压力。在这里,笔者不揣浅陋,愿意和大家交流一点向一流看齐,甚至超越一流的心得体会。需要说明的是,笔者的经验主要适用于社会科学类的研究生,尤其是有志于学问的同道。本文对商界和政界的朋友或许也有些参考价值。

  不能出国留学,实质上是“不能上国内一流大学”这一问题的逻辑延伸。近十年来,国人又经历了一轮留学风潮,目前仅在美国就学的大陆学生就达八九万之多。加上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共有30多万华夏学子分布在全球众多学府之中。然而,毕竟只有极少数幸运儿才有资本出国深造,何况欧美大学也不可能把教育机会都留给中国人。我国高教机构扩招后,每年九月有四五百万高中毕业生走进大学校园,就算未来中国年均“出口”二十多万留学生,也只占全部大学毕业生的百分之五。如此说来,是不是大多数中国学子只能望洋兴叹?

  不然。国外的学习生活是对智力和体力的极大挑战,笔者并不主张所有中国学生都去挤这一条华山小道。不过,一部分极有潜力的有志青年,由于或公或私的原因放弃留学机会,很是令人惋惜。笔者同意李开复的观点,进入二流大学不能说明你就是二流人才,国内大学的文凭也不能说明你就不如海归。有雄心壮志者首先需要充分把握自身的长处和兴趣,其他都是辅助性的外在条件。当年有人问李敖为何不去留学,李敖答道:“你是说镀金?我不需要镀金,因为我本身就是金。那些破铜烂铁,再也怎么镀也还是破铜烂铁。”李敖的话虽然偏颇——真金也要经过锻造方能成器,不过如其所言,留学深造并不如我们想像的那么重要。笔者和世界多所大学的学生打过交道,就总体印象而言,国内大学的一流学生好过国外大学的三流学生,甚至二流学生。这足以说明,你若天资聪颖,奋发图强,在小池塘里也可以长成条大鱼。前提是,你必须积极有效地吸收养分。

  毫无疑问,大池塘的养分供给最为充足和全面。用经济学术语说来,国外一流大学的好处大致有三,一是雄厚的人力资本,二是紧密的网络关系,三是显著的信号效应。针对这三项优势,笔者在下文一一进行攻略分解。

  

  人力资本攻略:掌握英语,熟悉文献

  

  人力资本是一个人拥有的知识和技能储备。中国学生吸收知识的能力是举世公认的,问题在于,这种吸收能力是否配有相应的媒介和渠道。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逢今之世,最重要的活水莫过于英语。这种语言不仅是国际通用的商务和学术交流用语,更是世界已有和新增知识最主要的存储代码。掌握英语,你会平添一甲子功力,接触到一个庞大无朋的信息库,其内容之丰富远超过汉语知识存量。目前仅有一小部分英文文献已经译成中文,而翻译的速度总也赶不上英语学术界新知识的产生速度,因此我们切不可完全依赖翻译作品吸收新知识。

  近年来,不少人批评过国内的英语教育和考评体制。笔者参加过高考、四六级、考研、考博、两次托福和两次GRE考试,可以说是久经沙场,身经百战。以过来人的眼光看,每一次过级考试都有助于提高我的英语水平;作为一项长期投资,笔者也得到了坚持英语学习的高额回报。问题是,大部分国内学生都没有像笔者这样坚持到大量应用英语的阶段,以前的积累也就半途而废了。笔者建议国内同学一定要铆足劲夯实ABC,抡圆了吃透XYZ,达到熟练阅读英文媒体、书著和专业期刊的水平。语言学习并非难事,只是麻烦,重复足够次数也就拿下了。何况留在国内学习工作,读写比听说更加重要,我们不能总是抱怨没有良好的外语学习环境。

  英文媒介关过了,下一步就要积极寻找引水入渠的接口。我等幸遇互联网时代,事情就好办多了,且分三步进行。第一步,登录你有所耳闻的世界知名大学的院系网站,上面一般都会有研究生课程介绍(Course Descriptions)。仔细阅读各项课程简介,看看人家是怎么设置课程的。如果你发现一些非常重要或是你颇感兴趣的课程,第二步应当想方设法搞到该课的教学大纲(Syllabus)。有时主讲教授的个人主页会提供大纲下载,这里笔者推荐一种更简易的搜索方法。访问http://chnm.gmu.edu/tools/syllabi/,用上面的搜索引擎查找你需要的课程大纲。虽然不一定能找到具体文件,但你会发现许多类似的课程大纲。一般说来,它们的区别不是太大,都包含了你所在专业经典和前沿的研究文献。此外,麻省理工大学的“开放课件项目”也提供多门专业的课程大纲。(见http://ocw.mit.edu/OcwWeb/web/home/home/index.htm)

  第三步,查找课程大纲上列举的研究文献。国外大学要求学生阅读全部必读文献(required reading),若有余力,可以再读推荐部分(recommended reading)。我建议你重点查找必读文献,然后再看看推荐读物中有无自己感兴趣的文章。有些国外学者会将自己的论文传到个人网站上,供读者下载。若是他们没有这样做,你最好先从自己学校的图书馆下手搜索,这里推荐使用J-store和Proquest两个数据库。国内大学的外文文献服务一般较差或很差,如果你查不到论文,可以试试当地规模较大的图书馆,如北京的国家图书馆和上海市图书馆。如果还找不到,不妨托你在国内外著名高校的朋友代为查找传寄。假如你实在急需某篇论文,可以直接写信给作者,就说兄弟我对您的崇拜如涛涛江水,望您不吝赐教,分享一下大作云云。笔者通过这种直接索要的方式得到过不少重要文献。除了按照课程大纲按图索骥外,你还需要定期浏览本专业顶尖的国际学术期刊和网站。

  只看文字,人会很感到厌倦。通过Youtube和Google Video,你会找到许多国外知名学者的演说或访谈录相,一睹大师的讲学风采。所谓“没吃过猪肉,至少见过猪跑”。当年老江教训香港记者,说是“美国的华莱士,那不知道比你们高到哪里去了”。频繁接触英文文献和视听资料,我们即使一时达不到国外同行的水平,也会清楚人家比我们高多少,自己改进的方向在哪里。做到知己知彼,才能避免走向夜郎自大和妄自菲薄两个极端。

  

  网络关系攻略:勇于上问,勤于笔谈

  

  当年笔者考取人民大学,一位就读于地方院校的中学同学见了我说:“人大又如何?反正学的教材都一样。”话是不错,可一流大学的学生近水楼台,与顶尖学者只有咫尺之隔。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一揽天才英才,这一点可以说是一流大学的最大好处。国内一流大学的学生即使有机会接触国外知名学者,也不可能像在斯坦福或芝加哥大学那样每周都有和他们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不过,我们也要看到,学术界乃是人类最开放的文明社区之一。遇到勤学好问的学生,哪怕远隔万里,前辈们也乐意通过电子邮件回答问题。还在人大的时候,笔者曾给《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上排名第一的公共知识分子乔姆斯基(Noam Chomsky)发过电子邮件。这位麻省理工大学的语言学教授居然当天就答复了笔者,而且还答复得挺周详。孔子教导学生“不耻下问”,中国学生常常羞于开口,其实更应该“勇于上问”。笔者近年来曾向几十位陌生的国外学者写信求教,其中大部分都热情地解答了我的疑难。当然也有教授毫不理会,那么你不妨脸皮厚一些,认真学习人家的文章著作,待功力长进之后再次求教。如果口语听力上佳,你甚至可以通过越洋电话和对方直接交流。(当然须先通过电子邮件联系妥当,并且要注意时差,别制造“午夜凶铃”。)

  国内学生刚入门的时候,对专业领域的文献不够熟悉,向大学者提问,往往提不到点子上。笔者建议大家不妨先试着同国外的助理教授或博士生建立横向联系,保持一定间隔的“笔谈”。这些青年人不像已经成名的顶尖学者那么忙碌和自负,他们处在比你略高一筹的知识层次和成长阶段,能够提供给你重要的研究线索。助理教授的电子邮件一般都可以通过大学网站查到。博士生虽然没有固定的网页,你也可以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结识他们,会后再作进一步联系。会上表现突出的年轻学者,很可能成为日后学术界的重量级人物。早日和他们建立职业关系,对你今后的研究工作也会有帮助。

  本节最后一点谈谈你周围的同学。国内大学的生源基本上不如欧美一流大学。就算是聚敛全国优秀学生的北大清华,其多元性也不如聚敛全球优秀学生的哈佛耶鲁。因此,如果你具有高远的志向和目标,就不应该以身边的同学作为参照。周围的朋友喝酒打牌,唱歌跳舞,你不要也跟着去吃吃喝喝,吹吹拍拍。笔者上本科时喜欢忙自己的一摊事儿,结果赢得个“不爱参加集体活动”的名声。临到毕业,一位原来对我抱有成见的同学告诉我:“现在才发现你做的是对的。”为了切磋砥砺,国内的同学可以在大学里多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组成兴趣阅读小组,一方面增进交流,另一方面也互通声气,足证“吾道不孤”。

  

  信号效应攻略:费心观摩,用心揣摩

  

  “人靠衣冠,佛靠金装。”由于信息不对称,我们判断一个陌生人总要依靠外在的标志,这就是经济学上所谓的“信号效应”(Signal Effect)。一纸洋文凭在手,你就可以像《围城》里那位老先生自夸于人前——“兄弟在英国的时候……”。更不必说,留学经历是应聘材料的最大亮点之一。不过,即使你没有机会出国留学,也可以磨炼出自己独特的闪光点。

  李开复博士在他的文章里举过一个例子:一位专升本的工程师,辛辛苦苦写了几十万行代码,终于获得谷歌公司录用。国内学生如果想在学术界出人头地,就得经常琢磨一些新的理论假设,以及如何验证这些假设,然后扎扎实实写好论文。是功夫而不是门派,决定一位武林高手在兵器谱上的排名;同样,是论文质量而不是毕业院校,决定一位学者在学术界的地位。

  国外一流大学的研究生院是手工作坊式的,培养一个博士要靠一堆老师言传身教好几年。国内学生不可能得到这些点拨,就只能靠学术“反解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自己领悟。比方说,你可以精选一两篇经典的英文论文,将“文献评述”(Literature Review)部分提到的文章全部找来看过,然后再分析作者是怎样进行述评的。如果文章的数据已经公开,你可以仿照作者的实验或建模方法重新操作一遍,检验一下和作者的发现是否一致,有什么细微环节没有注意到。如此观摩演练数次,你自然会悟出一些治学诀窍。

  等研究手艺有些进境了,初学者可以尝试写一些不太耗时耗力的论文,投给中文核心期刊(标准不能再低了)。进一步熟悉学术规范后,可以向国内一流的专业期刊投稿。先在自家地盘练好身手,再到国际舞台上竞技。国外学术刊物的评审机制较国内要严格很多。如果已经积累了足够的专业学养,而英文写作能力还达不到发表的水平,你可以托外国朋友或是雇写作编辑(Proof Editor)代为润色。笔者的第一篇英文论文投给加拿大一家不太有名的刊物,就给编辑反复修改过七八次,隔了快两年才得以发表。等你最终在国际一流期刊上发过文章,你就再也不会被任何土菩萨或是洋神仙吓倒了。

  论文的写作、修改和发表是一件漫长而痛苦的事情,需要乐此不彼的兴头和坚持不懈的毅力。民国学者潘光旦生前拿过清华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两所著名学府的文凭。一次某人问起他的治学秘决,潘光旦思索片刻,以四字作答:“抓住不放”。注意,他可没说必须上清华或是哥大。著名城市经济学家雅各布斯连大学都没有上过。她以记者身份长年观察纽约市民生活,终于写出经典之作《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成为城市规划领域的一位奇人。雅各布斯的出身在当今“学历社会”虽是特例,却突显出“抓住不放”的通则。虽然身在国内,只要你放眼世界,用心揣摩,总有一天会在你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

  写毕上述三种攻略,笔者要把话再说回来——能留学还是尽量留学,国内的读书条件毕竟有限。如果你已经在国内读完博士,或是当上助教,也应该争取通过访问学者项目出国学习。在中国可能崛起的前夜,我们一要虚心承认国内外学术界的巨大差距,二要充分利用国外高教机构已经搭建起来的优质平台。目前国内的研究生教育的确不如人意,我辈不能完全责怪师长,自己也应该见贤思齐。经过一两代人的不断努力,中国的学术研究实力还是有望赶上甚至超过欧美国家的。

  

  作者授权天益发布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出国留学  出国留学词条  怎么办  怎么办词条  不能  不能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