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陶东风:都是父母的错吗?——我看“父母是祸害”事件

  

  【核心提示:父母孩子其实都是扭曲的体制的受害者,即使他们看起来互为对方的加害者,即使他们对对方的残害和报复方式是骇人听闻的,但是其实都是对变态制度的变态反应,我们应该反思的是什么导致本来最美好的亲情异化到这种程度?】

  

  最近在网上看到关于“父母是祸害”的讨论。它原是豆瓣网上的一个小组,名字就叫“父母是祸害”(英文名为“anti-parents”),主要内容是一大堆(目前有一万多)青少年在那里声讨父母,发泄自己对父母——多为50年代后出生,现在50岁左右——的怨恨。

  虽然早就对代沟问题有所耳闻,但是看了这些群情激奋的言论,还是挺有感触,也很吃惊。

  首先,从学术角度看,我觉得用代际关系——父母和子女——这种术语或角度来理解这种现象是非常片面的,甚至是误导的。其实,除了个别情况外,代际冲突是社会冲突的表现形式,代际矛盾是由社会矛盾造成的,并不单纯是父母和子女的矛盾,并不是不管什么时代、什么国家,青年人到了一定年龄阶段就必然会如此杀气腾腾地仇视父母。举个例子,西方国家似乎就没有这样一种普遍的尖锐紧张。另外一个例子,同样是50后出生的中国人,移民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他们的孩子也是80后,他们为什么两代人之间没有这样一种对抗?这说明“父母是祸害”反映的代际矛盾实际上是中国式的,跟中国的社会体制有很大关系。我们不能把体制造成的、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单纯理解为代际问题。只是从代际角度去看问题,可能会遮蔽掉很多。

  还有一个解释的误区是所谓观念差异,即认为父母和子女的冲突是因为两代人的观念不同。这个解释表面看是合理的,但是也有极大的局限。比如我本人就是50后,我相信我所接受的自由民主教育理念绝不亚于80后一代,我主观上绝对不想按照现在社会上通行的、孩子们痛恨的、教育家们很批的方式去教育我的孩子。我主观上并不这样想。但是在行动中我常常做不到。为什么呢?因为我觉得我无法和整个社会、整个体制对抗:除了适应应试教育,除了强迫孩子往高考的独木桥上拼命挤,我又能怎么办呢?有时候我甚至想,到底怎样做才算是对孩子负责?我希望她快乐,不希望她每日作业做到深夜,周末还要这个班那个班的补课,但是她要是上不了大学,上不了名牌大学,以后面临残酷的职业竞争怎么办?没有一个所谓的好职业怎么办?我能够按照我的教育理念能把她教育成功吗?我没有这个把握,我冒不起这个风险。说实在的,我知道很多我的教育方式是不对的,现在学校的这种教育方式也是不对的,但是我没有办法。所以,我常常困惑:我怎么做才是对他负责?

  因此,我也不同意说现在两代人的差异是观念差异,我不同意用它来解释两代人的冲突。其实不光是观念的差异。我们这一代人是经过新时期思想启蒙的,很多青年人认为我们好像都认同50、60年代的那种无视个性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其实这是对我们的误解。我写了很多文章批判麻木的爱国主义或者集体主义,也谢了很多文章批判应试教育。我渴望给孩子各种自由,并不是说非要让她怎样怎样,我很愿意尊重她自己的发展愿望。问题在于: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我为什么又不得不复制现在从上到下、从我们的学校教育到家庭教育的普遍流行的教育模式?我们为什么负不起这个责,或者冒不起这个险?这个里面涉及到孩子们的生长环境,我们必须考虑:孩子们的就业环境、就业制度、竞争环境如何?他们的社会保障体制是不是健全?孩子如果失业,是不是活的下去(更不要说活得体面)?我们有西方国家那样比较好的社会保障体制吗?有西方国家那样的医疗保险体制吗?有他们那样多的学校可以供你选择吗?等等,总之,我觉得无论子女也好,社会各界的教育家、学者也好,对父母的做法,也包括对教师的做法,要有一个同情的理解,他们也是这个体制的受害者。这是两代人好好沟通、达成共识、化解矛盾的一个前提。把所有的邪火都发到父母身上是不公平的。

  自由这个东西说起来容易,但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做起来又很困难。

  有一位网友在“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这是这个世界上无数谎言中的No.1 ”一文中举出很多例子证明并不是所有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他举例:广州花都区的女孩阿俊,被母亲割掉双耳;复旦大学研究生ZLL,因虐杀几十只猫而轰动一时,但他虐猫的另一面却是爱猫,而这种“我爱你,所以虐待你”的变态心理却源自父亲对他的苛刻和虐待,譬如多次因小事暴打他,还常将其关在家门外过夜。等等。但是我也可以轻而易举地举出更多孩子虐待、殴打乃至杀害父母的例子(这样的报道很多)。我能够由此证明所有的孩子全部是不孝之子吗?所有的责任都在孩子吗?当然不能。这说明什么?说明父母孩子其实都是受害者,他们即使看起来是对方的加害者,即使他们对待对方的方式有时是骇人听闻的,但其实这都是变态制度的反应,我们应该反思的是什么导致本来最美好的亲情异化到这种程度?

  如果我们的父母孩子都不能意识到自己是体制的受害者,并且在这样情况下继续盲目地相互仇恨,那就无法沟通。越是无法沟通就越是强化矛盾冲突。因此,关键的一点是,作为父母,要联系社会环境正确理性地来理解孩子种种逆反现象,要知道这不仅仅是自己孩子个人的问题。我们要问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比如,他/她为什么会不愿意跟我沟通?为什么一听我说话就烦?为什么我们没有一些共享的记忆?为什么他们对当代史一点不感兴趣,尤其是对“文革”、反右、80年代思想解放,一点兴趣都没有?实际上这背后存在一大堆的社会问题。

  反过来孩子也一样,也要反思:父母为什么对我这个样子?难道父母不也是被这个社会逼出来的吗?除了逼着孩子做功课、考高分以外,还有一个很招孩子反感的问题就是父母管得太多。比如,不许离开家门一步,这儿不能去,那儿不能去。孩子很反感。可是我的感觉是,周围太不安全了,孩子一离开这个家庭,有可能一下就神秘地失踪了、消失了,可能被拐卖到什么地方(比如黑砖窑)去了。就是说,我不能让他一出门就进入一个到处都是危险陷井的地方。且不要说别的,就是连生命安全都没有,太不安全。

  只有在理性地相互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够使得双方都对造成两代人冲突的社会根源有一个共识,才能达到相互沟通、互相谅解,进而积极地联合起来解决问题。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父母  父母词条  东风  东风词条  祸害  祸害词条  事件  事件词条  
教育理论

 清华北大风景异

   北大、清华被人们谈论得很多,但很少有人把这两座校园当作「值得一游」的景观去观赏。作者不仅这样做了,而且为读者设置了游览的路线。更有意义的是,作者对两座校园...(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