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听人们说“哎,人未老心老了”或“这么大岁数了还那么幼稚”,这些说的其实都是人的“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不匹配的问题。
“心理年龄”的高低,和遗传、性格、经历、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甚至受近期心情等因素的影响。“心理年龄”的高低各有利弊,并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如一个“心理年龄”低于生理年龄的人,会显得幼稚,不利于个人的社会化生存与成长,但他的心态通常简单而快乐,喜欢参加活动,精力旺盛,不保守;再如,一个 “心理年龄”远大于实际年龄的人,虽然会给人感觉成熟稳重,但由于城府过深,很难与同年龄的人有相互的理解与共同的语言。
实际上,“心理年龄”并不是一个“固定值”,它是可以变化的。如果我们能稍加用心地运用这种变化,它将成为改善各种难于沟通“阻力”的“滑动变阻器”。
如对待小孩,我们会自然而然地用“孩子的口吻”与他们交流,这时我们就是在把自身的“心理年龄”下调到了与对方接近的尺度,所以不会觉得有沟通障碍。
再如,成年后我们通常会感到和父母之间沟通困难。那是因为,在父母心目中,我们永远是孩子。有时候我们一厢情愿地觉得父母“应享享清福”,却忽略到底什么是他们心中认为的“福”。父母对你的关爱,并不因你年龄的增长而消失。如果真的不需要他们对你付出、惦念和指点,恐怕他们感到更多的不是享福而是失落。所以,在长辈面前,我们就要适当地表现出较低于生理年龄的“心理年龄”来。
了解各年龄段的“心理年龄”优缺点,在与不同年龄、性格的人交往中,对此加以利用,取长补短,会使你在人际关系中游刃有余。
1.你喜欢哪一类的人?
A、比自己更强的;B、喜欢和尊敬自己的;C、需要自己的;不知道。
2.当你的朋友不赞成也不理解你的建议时,你会:
A、继续解释;B、觉得受伤或生气,不再说话;避开这个问题;C、听听他的意见。
3.和朋友聚会,当你觉得情绪低落时,会:
A、强作欢颜,不止人注意到不快情绪;B、不掩饰情绪,但坚持坐到最后;C、如实告诉朋友并离开;D、找借口离开。
4.工作上遇到麻烦,下班后你会:
A、一个人出去散心,忘掉烦恼;B、希望回家从亲人处得到安慰;C、找朋友倾吐不快;闷在心里,愤愤不已。
5.某个你刚认识的人,吃力地想教导你某件你很清楚的事,你会:
A、告诉他你早就知道;不说什么,但也不听;B、等他讲完,再显示你对此道十分精通。
6.你认为自己:
A、没遇上好机会,不然会有更好的生活;B、目前的生活与自己付出的相符;C、总是在花大量时间做着自己不想做的事;D、说不定明天就撞上好运。
7.马上要过节了,你会:
A、激动不已地等待盼望;B、花许多时间想象要做的事;C、没什么特别的异样感觉;D、过节没意思。
8.出门前你的家人若穿着不合适,你
A、建议他(她)换一下装束;B、坚持要他(她)换装;除非他(她)换装,不然不会与其一同出门;C、无所谓。
9.在重要的事情即将发生时,你会:
A、于其余事时非常焦躁;不愿与人谈及此事;B、轻松地与朋友谈论此事;C、想寻求支持和鼓励。
10.当有人惹恼你时,你会:
A、向其余人唠叨,抱怨;偶尔会唠叨几句;B、挖苦讽刺回击他(她);C、不记在心上,无所谓。
11 .当你的密友发脾气时,你会:
A、不住地问他(她)怎么啦;焦虑,担心是不是自己的过错;B、不理睬,让密友自己恢复;C、叫他(她)停止无理取闹。
12.你在与人发生争执后会:
A、很快冷静下来并且道歉;仍然坚持并想证明自己的观点;B、假装什么也没发生;C、连着几天不理他(她)。
结果分析:
儿童时期(1—20分)
不论你今日几岁,你的心理年龄仍在16岁以下。喜欢被人表扬,总想取悦别人,他人的肯定才能令你肯定自己。渴望从人家那里获得情感上的安慰和支持。情绪起伏大。对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不切实际是你最大的优点和缺点。它让你更能感受快乐,也让你在生活中时常受挫。
青少年时期(21—40分)
内心不能平息的矛盾冲突是此时你最明显的特征。你渴望独立自主自由洒脱,但还没有摆脱他人的阴影,那第三只眼随时监控着你,你的一举一动在儿童时期是为具体的他人满意,现在是为让这第三只眼满意,本能与人为,现实与理想,自我与超我,这种种矛盾的痛苦是推动人格发展的动力。
成年时期(41—60分)
若将人生之路视为登山,目前你已到达了自己的峰顶,成熟、稳健、老练、实际,你能够合情合理地处理现实人生、的种种矛盾,平和地看待完美与缺陷,获得与丧失。清楚地认识自己,能清明地分辨可能与不能,可为与不可为。但这种状态稍有偏失,你就会走进保守与停滞,这样导致的将是创造性和人生乐趣的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