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为同学聚会“剔除”心理隐患

  新年将至,又正逢寒假,大学同学、中学同学都迫不及待的开始了各种应接不暇的聚会,但是随着聚会的频繁,各种“小烦恼”却开始困扰同学们。

  亲历:

  我们的聚会“看上去很美”

  小谢是高中二年级的男生。这两年的寒假,他都会参加初中同学的聚会。周五中午,小谢和同学在一家自助餐馆集合。席间,小谢邻桌的一个男同学向大家展示着自己身上的手表、手机、运动鞋都是哪个亲戚从国外捎 来给他的。这让小谢觉得很不舒服,于是马上起身躲清静。回来后,几个女生也在比较着自己的衣着和发式。小谢只好一边赔笑,一边猛吃。等到结账的时候,本来 是想AA制,但有个同学说要请客,说今年放假家长给了一张一万元的银行卡,这顿饭算是请大家了。同学们当然觉得这样不好,在班长表示好意大家心领的情况下,“银行卡”也没有再执意买单,小谢和同学们一人交了50元饭钱给班长统一结账。

  吃完饭,大家又去K歌。可小谢不怎么喜欢唱,就在一旁听着。同学中不乏“麦霸”,一直拿着话筒唱,而其他的同学也丝毫没有要争的意思,而是小范 围地聊了起来。据小谢观察,一起聊天的还是上学时比较熟悉的、要好的同学。而这些小群体相互之间也没有交流,好像大家聊累了就唱两首,然后再把话筒给别 人,自己再回到那个小团体继续聊。等快结束的时候,大家也没有真正地在一起说几句话。

  小谢表示,这样的聚会其实说明班内的同学之间还有一定的隔阂。大家虽然聚在一起,但其实还是在自己当年的那个小圈子里活动,就像存在派系之分一样。“也确实,不一样的人的确说不到一起,像那些爱炫耀自己的同学,我也不愿意和他们多说一句话。”

  小团体勤聚会 关系却在疏远

  玥玥初二了,假期总和小学时的几个密友一起出来玩。相比去KTV唱歌,玥玥更喜欢逛街。“之前去唱歌,就三四个人唱一下午,都喊缺氧了,还是在外面空气好。”玥玥说,今年她力排众议,确定大家要一起逛街。但玥玥发现,她的同学好像在逛街的时候总是打不起精神来,相互之间的交流也不多。多数时间是自己看自己的。逛了半条街,她们找了一家饮料店坐下歇息,每人点了一杯饮品喝着,气氛也是异常的平淡。

  “大家可能也觉得没什么可谈论的了。毕竟都有了新的生活圈子,以前的亲密感也在慢慢淡去。”玥玥认为,“现在看到她们,和上小学的时候也不一样 了,那时挺简单的,但现在都变化挺大的,关系有点疏远也是正常的。”但玥玥表示,只要有机会,她还是会参加这样的小聚会,毕竟比一个人窝在家里强多了。

  形式缺乏新意 聚会成例行公事

  上大三的阿新所在的初中班每年都有聚会。“班上的同学关系都很融洽,也很团结,我也喜欢参与进来。”但阿新表示,希望今年的聚会能革新一下,不要再走老套路了。

  以往的聚会,都是20多个人。一开始的时候,大家吃完饭后会选择唱歌。但是毕竟人太多,订最大的包厢也挤,而且要唱歌根本轮不过来。之后,大家 就分开行动。女生去逛街或唱歌,男生一般去桌游店和游戏厅。最后晚上再定个时间和地点合影留念。本来这样的安排大家也觉得比原来的合理,但阿新越来越觉得 没趣儿了。

  在游戏厅的时候,阿新觉得玩一会儿还可以,但是要待一下午,肯定早就没了兴致。而且玩儿的时候大家谁也看不见谁,没有什么沟通,觉得和自己来玩 没什么区别。后来,大家决定去找桌游店玩“三国杀”。这个游戏总算能把大家凑在一起了,可新的问题又困扰着阿新。“我是个新手,每次都被第一个干掉,然后 就只能负责洗牌了。”阿新自嘲道。

  现在,阿新也在积极和大家商量,希望今年的聚会能再玩出点花样来。“如果总这样下去,大家的积极性肯定会慢慢消减的,我们都不希望原本温馨的聚会成了彼此的包袱,最后像是抱着例行公事的心态来参加,那聚会对我们来说就没有意义了。”阿新说。

  家长态度:支持孩子聚会有条件

  王女士的女儿今年上高一。王女士听说女儿假期要和初中的同学聚会,就给她两百元钱作为聚会花销。“孩子进行社交活动我挺支持的,但一定要问清楚 她和什么样的人一起出去,在一块儿都玩儿什么,特别叮嘱她不要去酒吧等成人娱乐场所。”王女士最担心的是女儿在聚会中受到不良影响。现在,王女士已经和女 儿的几个同学核实了聚会的大致计划,这才放心。王女士认为:“在中学阶段让孩子明白家长的这些担心,等到孩子上大学了,我们不在她身边,她才能有一定的防 范意识。”

  李先生的儿子年前决定参加小学同学的聚会。他向李先生要500元作为聚会的花销,这让李先生很不理解。“现在孩子聚会一次就要500元钱,这也 太奢侈了,真不知他们准备吃什么、玩什么。”李先生表示,自己也会定期参加老同学的聚会,但是大家凑一凑,每次也就是花100元左右。“儿子一张口就要 500元,说明孩子们有一定的攀比心理,或者是会选择一些较高档的地方进行活动。”李先生认为,“现在的孩子往往太注重形式了,什么都想要享受最好的,而忘记了聚会的宗旨是为了加深彼此间的感情和友谊。”

  专家建议:“剔除”隐患的聚会最开心

  南开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主任、天津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副主任袁辛教授有这样的看法:

  合理聚会很必要

  聚会对于学生来说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随着社会“独子化”和“少子化”程度的加深,孩子的“亲属圈”在不断地缩小,过去“兄弟姐妹欢聚一堂”的 景象很难得见了。而同学之间的聚会,作为一种学生之间社会情感的联络方式对于孩子在亲情上的情感缺失恰恰起到了弥补作用。就像成人不能只活在工作当中一 样,学生的生活当中也不能只有学习,所以说合理的聚会对孩子来讲是有必不可少的正向作用的,家长应当在经济条件允许的范围内予以支持。

  成人化存隐患

  很多孩子的聚会有意识地模仿成人的聚会方式,也是对成人社交方式的一种模仿,实际上大可不必。家长要有意识地让孩子明白,孩子之间的交往与成人 之间的社会交际是不同的,同学之间纯洁的友谊对于将来的自己来说是美好的回忆和宝贵的财富,纯真自然的交往才宝贵,才不会留遗憾。不适合孩子的聚会方式往 往会带来两个问题,一个是过高的消费,另外就是安全隐患。家长应当予以重视,教给孩子合理、科学的聚会方式。

  给钱应当有限度

  过高的消费往往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把聚会看成“摆阔”甚至“砸钱”,这样做的孩子往往都是不懂得父母的劳动成果的,更重要的是,把“花钱”当 做维系情感的手段本身就走进了一个情感认识的误区。所以家长在对孩子聚会的支持上应当做到“适当地鼓励”,不要以担心孩子“丢面子”等理由,给孩子太多支 配钱的权力。

  生理心理都关注

  关于聚会的安全问题是每个家长都会考虑的,应该从两个方面把握孩子的安全问题,一方面是生理层面上的,比如像“喝酒”就是明显不符合孩子处在成 长年龄阶段的身体状况的,应当禁止;而在心理上的安全问题往往被忽视,聚会方式是否适合孩子、孩子能否从聚会当中达到放松以及情感联络的目的,都是家长需 要关注的。另外,很多青少年自身的特点,比如容易有过分强烈的情绪以及挑战精神,在聚会当中都容易引发安全问题,家长要时常关注与教育。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为同学聚会“剔除”心理隐患  剔除  剔除词条  隐患  隐患词条  聚会  聚会词条  同学  同学词条  心理  心理词条  
综合

 多问“怎么样”缓解心理压力 ​

生活常常让身处其中的我们问出“十万个为什么”,但是当你伤心、纠结、痛苦时,“为什么”并不能帮你走出沉沦。你需要作情绪的旁观者,问问自己感觉“怎么样”。艾伦深受抑...(展开)

综合

 最不能勉强的,莫过于感情

感情说到底是个愿赌服输的事,为了他你愿意赌,但你也要学会放下,不是所有感情的结局都是在一起,还有很多其他的结局。 四月的时候我在公共主页里发了一个状态...(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