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专家提示夏季应预防心理中暑

所谓“心理中暑”,又称“心理暑热症”,指的是在夏季莫名其妙地出现情绪和行为异常。“心理中暑”的主要表现包括:

 情绪的异常:

  情绪烦躁、多变、爱发脾气、心情低落,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对人缺乏热情,觉得日子过得太乏味,通常清晨心境好一些,下午和晚上心境变得越来越坏。

  认知的异常:思维紊乱、记忆力下降,自觉头脑糊涂,内心燥热,不能安下心来思考问题,学习效率降低、健忘。环境心理学专家也发现,在高温室内的人比在常温室内的人易于对他人做出不友好的评价。

  行为的异常:由于火气大,容易因微不足道的小事与人闹意见,家庭矛盾增多,朋友间的争吵增加,陌生人之间的纠纷更易发生,有统计显示连犯罪率也有增加的趋势。精神病学家的研究也发现,当气温上升时,精神病人起床徘徊、无法入睡的情况显著增加,情绪变化、躁动不安、叫骂、摔东西、自虐、自杀的几率也比平常高出许多。精神科医生都有这样的经验,在春夏之交,躁狂症的发病率和复发率会增高。

  心理学家发现,对于学生来说,温度愈高,孩子的学习效果愈差,孩子的学习情绪越不稳定。对于工人来说,长时间在热环境中会妨碍智力型任务的操作,在热环境中的时间稍短些,完成机械操作会受到干扰。

  “心理中暑”的原因是什么呢?心理学家和医学家认为,人的情绪与气候有密切关系,尤其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气候条件对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的影响明显增强,导致情绪和认知行为的紊乱。除了气温的变化以外,“心理中暑”还与人的出汗多少、睡眠时间和饮食不足有关。因为天热人容易出汗,加上睡眠和食欲不好,使得体内电解质代谢产生障碍,因而影响大脑神经活动,令人发生情绪和行为方面的异常。

  如何预防“心理中暑”,避免给自己和他人造成不幸?

  在心烦意乱的时候听听舒缓轻松的音乐,或者做些想象放松训练,静坐在那里,闭上眼睛想想森林、蓝天、大海等令人凉爽的情景,有助于降低“心理热度”。此外,遵循环境心理学的原理,室内多应用冷色系,如乳白、淡蓝、浅绿等颜色,少用红色等暖色系,也会起到热中求静的心理作用。

  合理安排生活,避免在最炎热时外出,不要在封闭空间呆得过久,通过空调等降低室温,尽量增加休息时间,适当喝点凉茶、冷饮,少喝酒,特别是烈酒,少吃刺激性的食物,避免滥服补药,都对舒缓情绪有益。特别注意夏季出汗多,在多饮水的同时适当补充盐分,多喝些菜汤,有助于预防电解质紊乱引发的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专家提示夏季应预防心理中暑  中暑  中暑词条  夏季  夏季词条  预防  预防词条  提示  提示词条  心理  心理词条  
综合

 日本七十二物候

第三十七侯:涼風至 (すずかぜいたる)第四十侯:「処暑(しょしょ) ・綿析開 (わたのはなしべひらく)」第四十一侯:「処暑(しょしょ)・天地始粛 (てんちはじめ...(展开)

综合

 谎言的可塑性:当谎言成真

有心理研究人员称,只要练习一下,人们就可以学会扯一个几乎天衣无缝的谎言。 根据美国西北大学研究人员所说,只要练习一下,人们就可以学会扯一个几乎天衣无缝...(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