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行为异常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性偏离,它并不是精神病,而是一种心理疾病。”任兰振说,医学上把性变态定义为有性冲动障碍和对性对象的歪曲,也就是在寻求性欲满足的对象与性行为的方式与常人不同,违反社会习俗而获得性欲满足的行为。
当了多年心理医生的任兰振表示,大多数性变态的患者自身是很痛苦的,一方面他们害怕被别人知道自己的怪癖,另一方面又无法控制,他们是在矛盾中痛苦地生存。“这种痛苦和《色,戒》中的易先生极其相似。”
“这也只是一种生活态度”
“这些不同寻常的行为被很多人认为是下流、龌龊、恶心、见不得人的事情,在社会上很受歧视。”任兰振说,虽然现在很多专业书籍并没有对这些做出任何坏的定义,就连同性恋也从精神病类删除,但在人们的心中仍存在歧视。
“只要"性偏离"患者没有因自己的癖好而做出危害社会或身边人的事情,那么,这也是他们的一种生活态度。”任兰振建议人们应该抱着宽容的心态,承认并接受他们。
病因目前并不明确
“性偏离的病因目前并不明确,初步的研究表明,主要包括生物遗传、心理学、环境和社会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有的与遗传因素有关,部分同性恋就是如此;有的与环境因素有关;有的与早年教养有关;有的与婚姻生活经历有关等等。”任兰振说,幼年和早年性心理发展中的挫折或冲突与成年后的性变态有着因果关系。
记者了解到,东莞每年因压抑性冲动而导致性变态的大概占了四成,且逐渐趋于年轻化。15岁是人从幼年转为成年的转折点,这个时候人体的生殖器官开始第二次发育,看到异性容易产生性冲动,特别是男生。但“由于中国几千年来对性的压抑,导致很多父母羞于和子女谈论此事,有些孩子只能借助看色情书籍、A片来满足好奇和冲动。”幼早年长期的压抑性冲动,更容易导致成年后的性偏离。
解铃还需系铃人
“一般来说,性偏离患者的行为具有强迫性和反复性,因为他们的自我控制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差,在特定情境做出的事情大多数是不受控制的。虽然这样,但只要患者本人想医治,这种心理疾病还是可以得到矫治和纠正的。”任兰振说。
一般来说,只要尚未造成后果,未触犯法律的前提下,可以通过批评教育、舆论监督、心理治疗、环境改变等方法进行治疗。
性受虐癖
“捏鼻子”反而更痛快
26岁的阿勇让妻子很疑惑,以前每次性生活他都是勉强应付,从未有过性高潮。可是最近夫妻生活时,阿勇提出奇怪的要求,让妻子用力捏住他的鼻子,自己感觉特别疼痛时,他才会射精并获得极大的快感。
医生点评:
“一般来讲,很多夫妻在性生活时都有轻微的受虐和施虐的表现,往往在性高潮时,都会出现得意忘形的举动,如咬、捏、抓,因为轻度的痛觉可以提高性快感。而性受虐癖患者不关注性交的过程,在乎的是性兴奋前施加的刺激。”任兰振表示,这种怪癖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偶然获得,一旦形成习惯,很难纠正。
受一些影视作品的影响,只要一提及“性受虐”这个词,很多人就会想到五花大绑、戴脚链手镣,甚至是皮鞭的抽打。任兰振说,其实现实生活中极少有人有这样的需求,影视作品中还是有夸张成分。
恋物癖
爱收藏异性内衣裤的怪男孩
王(化名)的父母在外省工作,平时很少在家,可偶然的一次机会,他们竟然发现16岁儿子的房间里藏匿了大量的女性内衣,叠得整整齐齐放在带锁的抽屉里和床底下的饼干筒内。“这些内衣散发出种种臭味,大多是半新的,由于是偷偷发现孩子这些"秘密",我们怕伤到他的自尊心,所以没有公开询问。”父母对此也很是苦恼。
医生点评:
恋物癖绝大多数发生在男性青年、大中学生中,发生这种情况多与其生长环境有关,因缺少父爱,所以少了几许阳刚之气。性格上多内向,属于胆小、怕事型,更羞于与女性交往,有一些自卑,正常途径得不到女性的青睐,但内心又有性冲动,所以他就会转移对象,比如从女性转移到女性的贴身衣物、头发等,往往会对这些物品产生性幻想发生自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