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假期须防“暑期病”

  暑假孩子们的“幸福时光”。然而,在过好这段漫长的假期时,还需提防患上“暑假病”。

  尽情休息与生活规律的矛盾

  暑假一开始,初中生勇仔的爸爸便为他专门制定了一份详细的暑期作息计划,规定“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准睡懒觉、不准乱吃零食、不准长时间看电视、上网、玩电子游戏,每天运动两小时以上……每到假期,孩子们往往会有尽情休息的念头,家长们出于心疼也往往不过于干涉。如果假期不注意有规律的生活,两个月的假期足以让孩子养成诸如睡懒觉等不良习惯,难以改正。

  今年暑假,一些中小学对暑期作业实行了“减负”——孩子做不做作业由家长说了算。方女士的女儿今年上五年级,“孩子一放假就求我把暑期作业全免了,我没敢同意。作业还是要做,但暑假日记减到了每周一篇。”她认为,做一定量的作业还是需要的,如果假期突然把功课全部抛开,到开学时孩子会很不适应。

  暑假期间,家长都要工作,白天,许多孩子经常在家独处。心理学专家认为,孩子长期闷在家里,容易产生空虚和孤独,引发一些心理问题。对此,家长可以让孩子干一些家务活,训练照顾自己的能力,例如让他自己准备午餐、收拾房间,让他有事可做。另外,还可以几个家庭一起为孩子寻找玩伴,让孩子多与同龄人沟通。

  心病也是“暑假病”

  广州某重点中学的小刘不久前参加完高考,放假这些天他突然发现自己浑身没劲,对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终日恍恍惚惚,只想把自己关在家里睡觉。“每次闭上眼睛,就会想起考试的情形,脑子里一片杂乱,痛苦死了。”

  像小刘这样的情况,有心理学专家称之为“高考后综合症”——7月高考,8月放榜。在这段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不少考生仍徘徊在考试的阴影下;另一方面,紧绷了多年的神经轰然松弛下来,离开了学校生活,一下子不知该做些什么了

  其实,许多低年级的中小学生甚至大学生在迎来漫长的暑假时,都或多或少碰到类似的心理障碍和困惑。目前大多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得还很不够,暑假期间更是一片“真空”,家长应当及时“补位”。

  

  积极休息对抗“暑假病”

  孩子出现暑假心理问题怎么办?有没有简单有效的判断和治疗办法?对此,有关心理医生和心理学专家开出了心理药方,其核心是——引导孩子积极休息。

  广州华侨医院心理科的孟宪璋博士认为,孩子在假期的特定环境中出现一些相应的心理障碍,多数属正常现象,未必就是心理疾病。家长首先应对其程度进行判断:如果焦虑、忧郁超过限度,影响到每天的正常睡眠、饮食等,而且不时出现心慌、出汗、肌肉发紧等异常反应,就不能掉以轻心了。

  中山大学心理卫生中心的古南永老师觉得,对付“暑假病”最好的办法是引导孩子积极休息——将其注意力分散、转移到其他方面,比如旅游、进行体育运动、参加各种假期夏令营、看一些有趣的课外书等,让他多接触人、接触社会、接触外面的世界。家长还应多找机会主动与孩子沟通,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假期须防“暑期病”  暑期  暑期词条  假期  假期词条  
综合

 冷战:婆媳之间的心理矛盾

   生活中,人们常议论的话题是婆媳关系。厦门话说:“达家(婆婆)心不(媳妇)坏相处,十个九个要冤家(吵架)。”婆媳关系是家庭人际关系中最难...(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