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幸福课六:选择什么呢?

文/动机在杭州 | 幸福课专栏 

每年毕业季,都有很多学生为找不到好工作发愁。但也有例外。我碰到一个学生,就因为好工作太多而发愁。通常面临人生重大选择时,每个人都会焦虑一下。但他的焦虑,实在是有些过了。

学霸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他拿到了几乎所有他想去的公司的offer。其中两个最纠结。一个是央企总部的offer,平台好,有前途,但公司在另一个省会城市,离家远。另一个是市公司的offer,工作清闲、收入不错,离家近,但发展有限。他家里不缺钱,父亲已经帮他买好了房子,一直希望他就在市里工作。

他很快选择了央企总部的offer,并寄了协议。但随着另一个offer到期时间的临近,他越来越觉得自己做了个错误的选择。他觉得自己实在没必要远离家乡和亲人,去面对未知的未来。他开始变得茶饭不思、后悔不迭。终于在 deadline 到来的前两天,他打电话给央企的人力资源,要求撤回三方,然后打电话给市公司,决定接受offer。

但是,当央企给他寄回协议后,他又觉得自己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他重新开始后悔,以各种理由拖延去市公司,并央求央企的HR再给他一个机会。大概是他真的很牛,央企居然在补招中又给了他 offer。但当他重新得到 offer 以后,很快他又陷入了当初的焦虑和后悔。

并不是因为这是幸福课,我们才来讨论这种“幸福的烦恼”。我也肯定故事的主人公真没觉得幸福。讲这个例子是因为,我们很多人都对这种纠结似曾相识。为什么我们不能像很多教科书教我们的那样,对两个选择做类似 SWOT 之类的分析后,并做出理性选择?为什么当我们以为自己做了理性选择后,会很快后悔我们的选择,尤其当我们还有机会更改选择的时候?

这有性格的原因,也有性格外的原因。

先说性格外的原因。当我们想一件事情的时候,这件事情在我们心里有一个距离,我们称之为“心理距离”。我们看待心理距离远的事和看待心理距离近的事并不一样。看心理距离远的事物,我们只会看到轮廓。想象会给遥远的事披上一件美丽的轻纱。看心理距离近的事物,我们才会看到细节,那些庸俗无奈的现实。所以张爱玲才会说:

“每个男人心中都有一朵红玫瑰和一朵白玫瑰。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

爱情的选择如此,工作的选择也是如此。而最吊诡的地方是,对事情的看法并不需要时间的流逝来改变。有时候,改变看法只需要一个决定。本文开头的例子,就因为他做了决定,两个选项的心理距离就改变了。当他决定接受总部的offer时,这个offer的心理距离变近了。距离远、人生地不熟、父母不支持,这些坏处都变成了需要考虑的琐碎的现实。而他拒绝的那个offer开始变远了,它的好处——工作的清闲、现成的稳定生活开始放大,而坏处——发展空间,却虚幻到不需要仔细考虑了。

再说性格的原因。学霸同学犯这个错误,并非偶然。完美主义是一把双刃剑。正是因为对生活和自己的严苛要求,才让他有了这样的成绩。但也正是因为这种严苛要求,让他的生活从享受变成了挑错。这么多好的工作offer,他本该随意选择一个,然后去筹划毕业旅行,享受最后的大学时光。他却因为太害怕做错误的选择,硬生生把一件好事变成了如此纠结的坏事。

如何避免在选择中纠结?

首先,我们认为存在一个更正确的选择的假设可能是错的。我们假设存在着两条不同的道路,它们分别指向了不同的生活,其中一条比另一条更远、更平、更正确,而我们的任务是找到它。这个假设可能是错的。我们的路,是我们向前时留下的脚印,只能回溯,不能前瞻。所谓的另一条路,不过是大脑虚构的别处的世界。当我们做选择的时候,我们只是在一个起点上,选择往哪里拐。尚未迈开脚步,就没有另一条道路,更没有哪条路更正确。

其次,做一个满意选择而非完美选择。完美主义者的问题在于,花费了太多时间选择,花费了太少时间享受。当你为选择哪件衣服、哪个专业、哪个工作、哪个爱人大费心机的时候,要明白,难以抉择说明它们本身就各有利弊。你需要的不是反复的比较,而是想,如果你只有一个选择,它让你满意吗?满意的思维让你带着欣赏去看待自己的选择,而追求完美的思维却让你带着批判去找漏洞。

第三,了解我们在选择中会发生的变化。了解决定所带来的心理距离的变化,了解自己为什么会后悔。在一定程度上,容忍自己的后悔,直到木已成舟。那又是一个拐点。

木已成舟会发生什么?他的心情会好吗?我们下节课再讲。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幸福课六:选择什么呢?  选择  选择词条  幸福  幸福词条  什么  什么词条  
综合

 胸大为美是真的吗?

研究表明,较于脸庞,男性可能确实会首先关注女性的乳房。然而,女性的胸部越大,就越能吸引男性吗?“胸大为美”的观念确实存在吗?——  www.不知从什么...(展开)

综合

 家庭关系心理咨询:爱与孝

文|陈岫 深圳红树林心理咨询资深心理咨询师在中国传统文学中,惯于把爱和孝放在一起,即爱就是孝,孝就是爱。例如:孔子曾曰: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所以...(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