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Mark Pfeffer
文 / 丛非从 | 心理圈
1、工作很忙吗
朋友说,感觉压力很大,很想回老家。究其故,原来是工作非常努力,认真,尽责。手上做着好几个项目,每天要处理些琐碎的工作,还要每天处理跟领导、客户、下属的关系,感觉精疲力竭,非常疲惫。领导是个完美主义倾向的人,对工作要求也比较高。他很想趁年轻的时候多累积点资本,但是却感觉力不从心。我给他做了一段时间的咨询后,慢慢梳理出了这样一个思路:慢就是快。
想起了我曾经的一个领导就这样,很无奈的每天加班:你们这么不让我省心,我能怎么着。
说白了就是,知道如何停止的话,才能知道如何加速。
我很想说说这个话题。因为这几乎是这个城市甚至这个时代的通病:工作很努力。不满于手上的项目,会自动寻求多一个项目。或者当领导增加工作量的时候,不懂得拒绝。觉得应该把本职的工作做好。当被加班的时候,欣然或无奈的接受。每份报告会检查很多次避免出错,即使知道这样的检查其实不怎么必要了。每件事情都要做到最好,为了做到最好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总之,这是一个鞠躬尽瘁、努力上进的好模范。
2、努力是种病。
也许是我病了,我觉得努力是种病。
我隐约感到这种努力的背后,代价是极其隐晦却惨重的。任何付出都有相应的代价,因为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当把时间和精力较多投入到工作中的时候:
家庭及伴侣关系会失衡。家人或恋人感觉到了你的冷漠与不关心,你会把工作中的情绪不自觉的带到另外一个人身上。如果有小孩你就完蛋了,依恋关系建立不良,安全感匮乏,对小孩是致命伤。很多男人会由此抱怨女人:我赚钱养家,你怎么就不能照顾好孩子呢?女人也会抱怨:我每天工作那么累,你为什么都不关心和体谅我下呢?
个人生活会失衡。那些你所兴趣的书法、绘画、烹饪等爱好都会相应的打折扣,这也就意味着生活渐渐丧失了相应的情调和调整,只能浅尝辄止的去做一点或不做了。当生活失去了调整心情的事物的时候,麻烦就来了,整个人就会找不到存在感,每天很努力的应付工作,但是失去了存在感,不得不努力,但是却找不到努力的动力。努力成为了一种自我强迫,心情更加糟糕。
失去了反思和觉察的时间。这个更糟糕,当你把精力大部分放到工作,小部分放到照顾家人的时候,你已经没有精力照顾自己了,更没有精力去反思现状,总结工作,洞察人生,提升智商、情商、灵商等一系列商值。这就意味着你只能去应付工作,盲目奔跑,而没时间停一下,反思下是否是在正确的方向上。这时候你不是在工作,而是在被工作,你正在被工作推着走。失去了反思的时间,代价是巨大的:专注能力下降,喜悦指数下降,直接导致工作效率降低,然后反过来再责备自己为什么不够努力及为什么不够专注,然后占用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工作,陷入恶性循环。
同时创新能力也会失去。一旦工作被努力,愉悦轻松工作的心情就难以保持,而失去了愉悦和轻松,创新也就成为了奢谈。不能打破旧有的框架,不能寻找新的出路,不能标新立异,出奇制胜,只是在已经重复了多年的工作经验上再次重复,于是有人说:你不是有多年的工作经验,你只是把一个经验重复了多年。然而工作的灵魂却是创新意识,当这个失去的时候,你的可替代性就变得非常强。于是你只能被定义为一个:一个好员工。
身体免疫力降低。这个可能比上面的更更更糟糕。努力就意味着要损耗大量的精力,需要长时间保持某个动作、过度耗脑、甚至需要用加班与熬夜来完成努力。当发动机拼命运转的时候,发热就过快,损耗过大,离着退休也就近了。大脑被过度使用的时候,也会发热过度。大脑自发的保护状态就是变得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来本能的保护。这时候你还不让大脑保护自己,那你的身体只能调送能量来供给大脑,服从你的命令。于是你会发现出现了很多年轻的老头,他们只有二三十岁,但是却目无光泽,免疫力低,未老先衰。或者这么说更恰如其分:又老又丑。
后院起火。当你生活、自身、身体都失衡的时候,你的工作会受到相应的冲击。人生是个系统,多方面相互作用。后院起火的时候,前线的力量也会被大大打折扣。然后你会陷入更加焦躁不安:工作做不好,生活处理不好,身体在变差。然后你更焦虑,更努力,恶性循环。
当然,人们这么努力的想做好,并不是都差,也是有所得的:人们的经验会告诉他,这样比较容易获得成功。老祖宗说了嘛不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书山有路勤为径,书海无涯苦作舟”,从小我们也抱着“学习如爬山,爬山必有难,难中必有苦,苦中必有甜”。整个文化教育体系里都在宣扬一种努力吃苦方为成功的教育。于是我们拼命努力,假装可以成功,至少可以让自己心安。让你相信,你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我从来不反对人需要通过努力来改变命运。但是这么拼命努力,总感觉哪里不对。
但我渐渐发现,比努力更好的方法就是不努力。因为不努力才能更好的努力。当然不努力不是放弃,而是学会随缘。
朋友若有所思的说了句:我只把我该做的做好就行了。
我说,完了,你所受的教育真正的限制了你。不是把该做的做好,而是把想做的做好就行了。一个有努力意识的人,他会把很多事都划分为自己的责任范围,都觉得应该做好,那么他应该做好的事,就非常多。即使他非常不想做也会强迫自做好。像曾经工作的我,觉得打扫好卫生、每天准时上下班、按规定打卡、完成领导布置的工作是应该做的。那么把应该做的做好,人就已经需要很努力了。
如果一件事需要努力才能做好,那么这个事根本就不值得你去做。你真正想做的事,是不需要努力的。当我花了很多钱报了个兴趣班,我会早早就到达去占座,这时候我根本不需要努力早起,我自动就醒来飞奔到上课的地点。当我脑子里产生了个想法,我根本不需要努力把它写下来,我根本难以控制自己想打开电脑敲下来,即使是半夜很晚的时候。当我想对某个女孩子好的时候,我自动就会忍不住想关心她,根本不需要努力关心她。当一个事需要努力才能做好的时候,只能说明你的潜意识是抗拒的,它不想做,是你非要逼着它委屈下去,让你意识里的超我发挥作用。心底压根就不想做的事情,为什么要反其道而行之折磨自己呢?
也许你会说,对工作有热爱和兴趣是难的事情,而你要生存,要为工作负责。而我却只能说这是你折磨得自己太累了。即使对工作没有那么爱,假如把你现在的工作量减少一半,你会做什么,你会很轻松的把现在的工作做好,不需要太努力,依然保持愉悦专注的心态,并且自动想做的更好。我所理解的责任,应该是在能力、精力、职责范围内把事情做好,而不是做到最多。
也许你还会说,工作繁忙,领导命令,不得不采用耗竭的方式完成大量工作。我只能说,你太善于把责任推给领导或环境,而失去自己的主动权了。作为领导,拼命给你安排工作是他的责任和权利,是他该做的事。而你的责任不是无条件服从,而是选择一种能力范围之内的接受。拒绝,是你的权利之一。尊重现实,你的确能力和精力范围内都做不好,你的确有个人的生活需要处理无法加班,你可以拒绝加班和拼命。虽然领导会有意见,但是他有意见是他的问题,你要照顾他的感受,那就只能放弃自己的感受了。如果你会怕被炒鱿鱼,那只能说你过于努力而丧失了专注和创新,让你的可替代性太强。一个好员工绝对不是服从命令、努力工作的人,而是让领导又爱又恨、讨厌又离不开的人。因为他有主见、有想法、有灵魂。
这也是我想说的,当你放弃努力的时候,你才可能真正做好,才可能真正为工作负责。
对工作的负责是拿回主见、想法、创新、灵魂、轻松、愉悦,在一个工作点上精进,而不是大工作量。而完成前面一串心态的动作就是:减负,拿回时间。因为当你有时间,你才可以:
有创新与主见。只有有精力,你才可能精进,才可能有自己的想法。
有愉悦的心态。愉悦的心态不仅来自于对工作的得心应手和从容,还来自于对生活的热爱,当你去拾起对生活的热爱,有时间陪家人,有时间写书法,有时间做烹饪,有时间调节生活,让自己的生活保持一种乐观开朗的状态,并把这种愉悦的心态迁移到工作里,在工作里也可以享受。
有能力。能力除了练习外,还取决于你的悟性能力、知识范围、人际广度。你有了时间,才能静下来,才能去读书、思考、参加活动认识人。
而这一切都会反过来反哺于你的工作,让你在工作中有更多的资源可以做的更好。所以这才是一种脱颖而出,一种负责的方法。
但是代价也是有的。我一直会说到,打破一个旧模式,进入一个新模式,需要启动无安全感来作为支撑。给自己减负,删工作量,拒绝领导,是一件很需要克服安全感的事。不仅意味着会遭到领导的嫌弃、不爽,还需要克服自己一段时间内收入会相对降低,甚至担心被辞退。实际上单位招人成本过高,除非过分,单位一般不喜欢辞退,有被辞退担心的人很可能是不懂得换位思考,站在公司的角度去考虑。招你进来及培养你成本都很高,谁喜欢主动放弃呢?何况你只是减少工作量,并不是不工作了。
4、慢比快更容易成功
慢下来,你才懂得生活,懂得开始,懂得进步。哲人说,选择大于努力。成功不是你有多努力,而是在每个选择点上你都做出最佳的选择。而最佳的选择则是建立在充沛的精力、良好的体力、愉悦的心态上的。这就要求你:慢。给工作做减法而不是加法。
我曾经有两段时间非常忙,但是不怎么快乐,效益也很低。一段时间是在我第2份工作里,我非常努力,上班手里的项目比同事都多,下班时间还兼职给杂志写稿子。我常常写到睡着,并暗暗欣赏自己这么努力,每天工作16个小时。一段时间是我辞职在家后,信心爆棚,接了一本书稿,没日没夜的写,然后被否定,然后不甘心更努力的写,最终写了近10万字的尝试后,无疾而终。这两次我都很努力,但显然我违反了劳逸结合,停才能走的原则。后来我绝望的放弃了写作,反而会出现了时不时冒出灵感,忍不住要写的冲动。后来,我写的没那么疯狂了,却也发现更受欢迎了,质量高了。这个事让我真正明白,质量比数量更重要。而质量不是取决于多努力,而是在多精神饱满的愉悦的去做,这则取决于多慢。
人可以做自己的领导者。最好的领导者绝不是诸葛亮那样鞠躬尽瘁,而是司马懿那样耐得住寂寞,审时度势。所以纵然司马懿在战争中屡战屡败,但是最终却赢得了整个三国。最好的工作者不是冲在前线冲锋陷阵,关注当下的任务量。而是能跳出来站到更高的角度看待长线,从长远的角度来布置现在,能够跳出现状并反思,然后重新选择现状。只有受害者角色才会觉得生活无奈,身不由己,无法生活只能生存。
记得,你才是自己的主人,你才是生活的主人,你才能为未来负责,你才能为自己负责。
本文由 丛非从 授权发布,如需转载请联系:cong-light@qq.com
丛非从:大龄2Bility 男青年,搞心理,不文艺。谢谢关心。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豆瓣:丛非从。
我是小广告:真正的力量绝不是强势、计较、防御,那样只会让自己累与孤独。真正的力量是温暖。你可以做一个内心有力量的人,可以温暖自己,也温暖身边的人。了解 → 温暖与力量:萨提亚模式自我成长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