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永兴
最近中传女生被杀事件刷爆了所有人的屏幕,而且凶手的审讯记录被公开让所有人都了解了他杀人的动机和原因,例如事业不顺、想发泄等等。除了环境之外,我一个对人格心理学颇有研究的专家朋友判断该人可能有反社会人格的倾向。国外犯罪心理学关于反社会人格的研究发现,反社会人格并非完全不能鉴别和干预。其实,大学生因为心理障碍导致犯罪已经不是个案,尽管原因很复杂,但是提升高校心理教育的有效性迫在眉睫。
目前高校心理教育的困境
首先,入学心理评估缺乏系统性和时效性。从形式上,大学生入学时都接受了心理评估,但是评估的方式过于单一,导致评估的准确性可能不够。更重要的是,因为人手和技术手段的不足,即便是这些测评数据并没有得到有效、及时的分析。曾有咨询中心的老师戏称,入学时做的评估,毕业时这些数据都还没有做出来。目前,各个高校购买的心理测评系统多是经典工具的简单集合,而缺乏更为综合性的评估,因此,系统本身并不能及时甄别出异常的数据,即便是报告异常,也经常出现高频率的虚报。
其次,缺乏主动教育的手段和途径。尽管心理咨询讲究“守株待兔”,但对负有整个学校学生心理建设的机构,仅仅这样做显然是不够的。当然,高校525的活动每年都做,但这种运动式的教育可能提升了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的重视,但却没有足够的后续措施或相应的平台来承接大学生对心理健康关注的热情。如大学生想咨询,却可能因为咨询老师资源的缺乏导致他们放弃去寻求帮助的想法。
第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积累。高校心理咨询的案例是不缺乏的,而且测评的数据也是够多的。但查阅心理学的相关专业期刊,真正关于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实证研究却并不多,没有总结出中国大学生心理教育的系统模式,因此,积累的案例和数据,没有起到发现规律和内在机制的作用。
如何提升高校心理教育水平?
1.提升入学心理评估数据的利用。当然,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如果缺乏比较好的心理测评系统,录入评估数据都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工作。其实,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机的普及,可以尝试用移动端工具来快速收集数据。其次,加强心理评估数据的模型分析,如结合咨询案例,探寻原有评估工具中具有高区分度的维度,或者这些维度共同作用的模式(如某种剖图图形);
2.大力建设学生的自助心理平台。坦白地说,仅仅依靠咨询中心是很难将心理教育普及到所有的学生。那么搭建一个安全的、并且学生愿意使用的心理自助平台非常有必要。这一点,可以借鉴企业EAP平台的模式,通过搭建微信平台,学生可以在上面体验多种形式的心理减压、舒缓的方法,例如心理电台、心理杂志、心理问答等。而且,还可以借鉴在线医疗行业中的在线问答模式。因为不是每个学生都需要专业的咨询,但是他们经常会遇到心事和困扰,这些困扰其实只要咨询老师较为简单的反馈和回复就可以。在技术层面,可以尝试用语音的方式,可以极大地提升效率。
一个以微信为入口的大学生心理服务平台。大学生可以通过微信登陆微站,不用下载和安装。微信的内容更新同步推送到微信号上。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