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温州心理咨询师谈--德西效应-别让孩子的动机变味!

   温州童莉茴心理咨询/文

   关于如何教育孩子,很多家长视乎都很头痛,很多时候在教育中,不知不觉误导了孩子的人生观,那么我们该如何教育我们的孩子,这是一边教育孩子的号文章,由童莉茴心理咨询童莉茴老师推荐! 

曾在杂志上看到过这样一个寓言:

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0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

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2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在这个寓言中,老人的方法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

美国心理学家德西让学生在实验室里解答一组有趣味县且需要动脑筋的智力题。德西把被试学生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控制组,并让两组学生在不同的实验室进行实验。

实验组的学生每做完一道题便可得到1美元的报酬,而控制组的学生做完题目后没有任何奖励。

实验观察发现,在休息的时间里,控制组的学生继续解题的人数明显多于实验组,时间越长,这种反差就越明显。

实验结果,德西得出这样的结论:当孩子对活动充满兴趣时,给他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本身所具有的吸引力。

这就是著名的德西效应。

德西效应在家庭教育中也时有显现。许多父母都会感叹,孩子学习方面好像不是为他自己学习,更像是为父母在学习。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是什么呢?追求一下,根源就在于父母的许多做法使孩子学习动机变了味。比如,有些父母过于看重学习成绩,孩子考了好成绩就用物质和金钱来奖励,孩子成绩不好时则用打骂及惩罚的方式试图来使孩子提高成绩。结果,孩子学习中感觉不到乐趣,学习的动机自然就没有了。最终,孩子学习动机似乎就只为了得到父母的夸奖和物质奖励。那么,父母应该怎样来避免德西效应呢?

  建议一:不要过多用奖励的办法来激励孩子

  比如,父母经常会对孩子说:“如果你这次考试得第一,我就奖励你100元!”“要是你能考95分以上,就奖励你吃一次肯德基!”等等。父母们也许没有想到,正是这种不恰当的奖励机制,将孩子学习积极性一点点地消减了。

孩子学习本来是为他自己而学,渐渐地,孩子觉得他的学习是为了父母而学,而他自己呢,是为了得到奖励才学习。就这样,孩子学习的动机变了,学习的积极性自然也就变了。

家长应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增进孩子学习的情感和兴趣,增加孩子学习本身的动机,帮助孩子收获学习的乐趣。如果孩子感觉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那么,孩子学习动机就是正确的,孩子才会主动地、积极地去学习

  建议二:不要过度用物质去补偿孩子的情感需要

  许多父母因为工作比较忙,把孩子寄托在学校或者寄养在孩子的爷爷奶奶家里,当父母回到家中,往往会产生对不起孩子的心理,从而不断满足孩子的过分要求,以补偿自己教育孩子上的失职。

殊不知,正是这种补偿心理,使许多父母教育孩子的理性在刹那间花为乌有。父母们就会陷入矛盾的心理中,是满足孩子的过分要求还是对孩子说不,让孩子认为父母是个不称职的人?

许多父母正是因为自己缺少时间与孩子在一起,误认为自己对孩子来说是失职的。事实上,失职与否并不取决于是不是经常跟孩子在一起,而是取决于父母怎样去教育孩子,尽管父母很少在孩子身边,还是有许多途径可以来教育孩子。比如写信、打电话、为孩子购买优秀的图书、回家后的谈心、一起游戏等等。真正应该“补偿”给孩子的其实是孩子的情感需要,而不是物质需要及生活上的包办。

  建议三:激发孩子内在的动力去获得成功

  一个孩子怎样才能获得成功?是依靠外部的奖励还是内在的动力?结论当然是后者。外部的奖励仅仅起个催化剂的作用,只有孩子的内在动力被激发出来时,他才会主动地、积极地向着一个目标去做。

美国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曾经做过一个研究。他在全美选了50位成功人士和50位有犯罪记录的人,分别写信给他们,请他们谈谈母亲对自己的影响。

其中有两封信让这位心理学家很震撼。一封来自白宫的一位著名人士,一封来自监狱的一位服刑犯人,巧的是,他们写的是同一件事情:母亲给他们分苹果。

那位来自监狱的犯人这样写道:

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大小不同。我一眼就看中了中间那个又大又红的苹果。这时,妈妈把苹果放在桌子上,问我和弟弟:你们想要哪个?我刚想说我要那个最大最红的,这时,弟弟抢先说出了我想说的话。妈妈听了,瞪了他一眼,责备他: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总想着自己。

于是,我灵机一动,说道:“妈妈,我想要那个最小的,最大的留给弟弟吧!”

妈妈听了,非常高兴,在我的脸上亲了一下,并把那个最大最红的苹果递给了我,说“你真是个懂事的孩子,这个大苹果奖励给你。”

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而弟弟只好气呼呼地拿了个小苹果。

从此,我学会了说谎,而每一次说谎,我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后来,我又学会了打架、偷盗,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我总是不择手段。终于有一次,我被送进了监狱。

那位来自白宫的人士是这样写的:

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大小不同。我一眼就看中了中间那个又大又红的苹果。我各弟弟们都争着要那个最大最红的苹果。妈妈笑眯眯地拿着这个最大最红的苹果对我们说:“这个苹果最大最红最好吃,谁都想得到它。现在,让我们来进行一个比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三块,你们三人一人一块,负责修剪好,谁干得最快最好,谁就有权利得到它。”

于是,我们几个都到草坪上去修剪,结果,我赢得了那个最大最红的苹果。

我非常感谢我的母亲,她让我明白了一个最简单最重要的道理。那就是,要想得到最好的,必须努力争第一。在我们家里,你要想得到什么东西,都要通过比赛来赢得。只有自己付出了,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也是我现在成功的原因。

孩子想要获得东西的内在动力应该是自身的努力,而不是伪装自己。同样要获得大苹果,两位妈妈不同的做法,使孩子的价值观也因此而不同。可见,在引导孩子的过程当中,我们要避免总是用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来教育孩子,这样做会使孩子迷失方向,感受不到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的成功体验。我们要培养的是孩子努力的责任感和学习的目标,这样,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才会产生乐趣,不会计较父母是否给予表扬或者物质奖励。

教育信息,请关注,温州心理咨询童莉茴心理咨询机构!

更多温州心理医生的文章,请关注温州心理咨询(乐清心理咨询)---童莉茴心理咨询,愿每一个人的生命都能如花绽放!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德西  德西词条  变味  变味词条  温州  温州词条  咨询师  咨询师词条  动机  动机词条  
综合

 择偶心理:未婚女人的7种自私心

 男女交往,向来就是互有隐瞒,更多的也是有着或大或小的私心。有道是:以利交者,利尽则散,以色交者,色衰则疏,以心交者,方能永恒。来看看单身女人的七种私心。   ...(展开)

综合

 警惕婚姻三大潜在危险曲线

 中国社科院婚姻家庭研究室的专家对婚姻满意程度做出了这样的描述:人们对于婚姻的满意度随结婚年头的增长变化呈现出“U”字形状,即在新婚后不久和年老时期是夫妇双方对...(展开)

综合

 婚后七年 女人心理如何蜕变

女人的安全感是什么,是房子车子不菲收入的陪衬,还是女人幸福家庭的归属,也许女人自己也不清楚也不明白。有人说过“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而女人的一半全部是男人”。可见,...(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