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校长们和省委书记们集体推荐书籍,活了这么多年,我还真的不知道这个世界上竟然还存在着这样一个节日——世界读书日。只是我依然每天都抽出一点儿时间来看书,也并没有受它影响太大。
前些天,微博上说国人年均读书4.77本。我不知道这个数据是怎么统计怎么计算出来的,是按发行量还是购买量?如果按发行量,书店里和书摊上的书算不算?如果按购买量,躺在书架上沾满灰尘的书算不算?算不算教科书,算不算电子书,还是连《读者》等杂志报刊都包含其中呢?
中国人有个习惯,只有3月才学习雷锋和植树(对不起,还有保护消费者),只有6月大学生才就业难,只有9月才入学难,只有腊月才买不上火车票……这不,4月,刚过了愚人节,我们便想起了“读书太少”。
4.17日,《百年孤独》的作者马尔克斯首先离世,我在微博中写到:“可惜没有活到100岁,致敬!”然而这却无疑为“世界读书日”起到了抛砖引玉的效果,究竟是命中注定亦或还是上天安排,谁在乎呢。只知道从那一天开始,世界已经开始进入了“读书日”。电视上,报纸上,微博上,论坛里……到处都在谈论《百年孤独》的伟大,到处都在哀叹这些年来读书太少,到处都在向别人推荐书,到处都在发表读书的重要性感言……仿然全世界人民一下子觉悟就提高了,这怎么都有种现在电视连续剧的狗血剧情:40集的电视剧,前39集都是“坏人”丧尽天良和“好人”纯洁善良,最后一集突然“坏人”醒悟了,“好人”原谅了“坏人”。然而电视剧如此,我们可以理解,毕竟要弘扬正能量,可是生活远远没有电视剧那么夸张,即使量变引起质变也还是需要一个过程,这就如同我们经过了20多年的社会主义政治思想道德教育,雷锋依然是越来越少,封建思想仍旧是牢不可催,贪污腐败还是盛行,扫黄也越扫越黄。
走过这些年的图书市场,几乎每一本书都会有一个活动封皮,上面大都是某某某推荐,这些某某某一般又都是些行业名人,有的封皮背后还会有这些名人读过此书的心得体会。作者和出版商们往往想要利用这些名人来促进销量,然而相信很多真正喜欢读书的人都会和我一样,感觉这些推荐令人倍加恶心。
莎士比亚先生说过:“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读书选择,都会有自己的欣赏水平,都会有自己的欣赏角度,也都会有自己的读后感。在我看来,所谓的推荐其实就是对读者的一种侮辱,是对读者智商的强奸。说到这里,我又想起了小学的时候,语文老师经常会这样教我们一篇文章:先分段,然后是段落大意,最后是总结中心思想。依然清晰地记得我当时就对“总结中心思想”提出了看法:这篇文章是作者写的,我怎么知道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万一作者当时根本就不是这么想的,而且也没想那么多呢?我得感谢这么多年来几位语文老师对我的包容和鼓励,使我的思想不被同化,对每件事情都能够保持自己的判断力。
接下来再说说图书馆,现在的大学,都把图书馆当作是自己学校的标志性建筑,于是越修越“高大上”,可是否低调而有内涵就不一定了。前些天看到一些关于“全球十大最美校园图书馆”和“中国50大最美大学图书馆”的新闻图片,这些图书馆修得真的是很奢华,但是我脑海中始终有一个问题在萦绕:图书馆最重要的是书还是建筑?从2003年起,杭州图书馆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而当乞丐越来越多,有市民表示不满时,馆长褚树青说:“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利离开。”“对弱势群体而言,图书馆可能是唯一可以消弭与富裕阶层之间在知识获取上鸿沟的重要机构。”
作为一个读书爱好者,我也想给已经开始读书亦或是准备读书的读者朋友们一点小小的建议,也是我这些年来读书的体会:尽量不要去看那些名人推荐和书评,如果你觉得你对某本书感兴趣的话,就去读,读中并不断地思考;一本好书是在新华书店里买的还是在书摊上淘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是盗版,这既是对自己的身心负责,也是对作者的基本认可与尊重;现在网络特别发达,并不是读每一本书都需要花钱买纸质版的,电子版有的时候可能更加携带方便;不是只有在图书馆的时候才可以读书,床上,地铁,公交等等都可以;对于自己觉得特别珍贵的书,就在别处省点钱买了吧,并且永久珍藏;和不要轻易借别人钱一样,也不要随意外借图书;读书的习惯是慢慢养成的,如果你一开始并没有很大的兴趣,那就试着强迫一下自己,这并不是什么坏事;读过书,不要张扬,学到的知识是自己的,别人看都看不见,更别说抢走;注意内心修养,黄色书籍一辈子阅读一本就够了,因为它们基本内容都一样。
陈道明说现在看书的人不少,读书的人不多。对此我不敢苟同,这就和踢足球一样,当一个国家踢足球的人数上去了,建立起了足球文化,自然而然就会有“梅西”这样的天才级人物出现,国家队也指日可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