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孩子第一次咨询一定需要家长陪着来,最好父母双方一起都来。
孩子所面临的问题多多少少会与父母有关,甚至有可能最大的责任人就是父母,而孩子走出心理困惑也会与父母所营造的家庭氛围以及和父母个人的互动息息相关。所以,需要父母陪孩子一起来,明白问题,然后才能去面对、解决问题。
2、家长和孩子一起改变。
临床咨询发现,咨询师为家庭找到了症结所在,有些家长表现的非常配合,坚决地认为,为了孩子,上刀山下火海都在所不辞,对于咨询师布置的作业这些家长也拍着胸脯承诺。然而,回到家里以后,由于现实层面的种种因素,慢慢地把“作业”就放下来了,效果也就没有那么明显了,只是口头督促一下孩子,最后,只有孩子微弱的力量在改变,再过一段时间,孩子的问题就会重新回归出现,甚至变本加厉,孩子的潜意识会告诉自己:“看看,心理咨询都没有用,所以,以后我是无可救药了”,这样导致了双重伤害。所以,咨询师在咨询现场提出的观点,父母可以现场质疑或调整,但是一旦承诺做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否则会给孩子带来第二次伤害。
3、父母和孩子一起做咨询。
“孩子的问题,大都是父母的问题”,这句话虽然说的有点绝对,但是很多时候孩子面临的心理问题和父母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咨询中发现,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认为孩子有问题。而经过咨询就会发现,是爸爸或妈妈自己童年缺少爱而或者过多地某些成分或曾接受过多的教育而导致现在对孩子的溺爱、放纵、苛刻、无边界等等。所以,我建议,这个表面看来有问题的孩子和背后有情结的爸爸或妈妈一起做咨询,也就是一起来成长,孩子咨询的是现实的小问题,而爸爸(或妈妈)则在修复自己曾经的伤痛——这个伤痛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也一直在影响着爸爸(或妈妈)。这样,孩子小问题的改变和爸爸(妈妈)大问题的改变才会使他们更快、更深地融入整个家庭的和谐中来,这也是让孩子从现有问题走出来的有效解决之道。当然,在我们中国的现阶段中,可以暂时不让孩子知道爸爸或妈妈也在做咨询,这样会损失父母的尊严,或者可能为孩子现在的改变找到借口。
临床发现,很多孩子出现了网瘾、逃学、早恋、成绩下降、人际关系障碍、失眠、考试焦虑等症状之后,最着急的不是孩子,反而是父母。而在咨询结束以后,父母对孩子关注更甚,每天会问孩子很多次,“某某问题怎么样了”之类的话,而生活中交流的话题也离不开这个问题。长此以往,父母和孩子会同时陷入视觉误区,可能出现的结果是:在全家和这个问题作斗争的时候,那个成长着的、活生生的孩子不见了,孩子身上的其他成长迹象、优点、人性也都被整天挂在全家人嘴边的“问题”取代了,这样的结果是抓住 “问题”,丢了“孩子”——即孩子的其他成长方面得不到正常的关心和关注而退行或者有新的问题产生。所以,建议家长不要被问题牵着走,而是在关注问题的同时,更要重视孩子全人的发展,看看在孩子整个的发展过程中,有没有什么比“问题”更重要的部分需要关注,比方说孩子的特长,他的机智幽默的一面,他运动很好的一面,某些艺术方面,或者孩子的成长如他又长高了,身体有变化了,越来越成熟了,朋友越来越多了,孩子已经会关心父母了等等。关心孩子的“全人”,既可以不被“问题”牵着走,又是治疗孩子“问题”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