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里的同学之间总是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我们每天思考最多的三个问题,就是早上吃什么,中午吃什么,晚上吃什么?当然,如果你还想吃夜宵的话,可能还得再加上一个。”
对于学生来说,吃什么这个问题无非四个回答,“食堂、外卖、出去吃或者减肥不吃”。可是这四个选项却通常让不得不面临选择的同学们纠结的像胃痛的蚯蚓。相似的,我们在买衣服,特别是无实物接触的网购等事情上也会有同样的选择纠结。
就同学们的描述以及本人亲身体验来说,原因无非这么几个:
1.不自信,害怕选错 每个都是希望自己做出的选择是最明智的,带来的利益是能够与付出相匹配甚至超值的。面临众多选择,难免犹豫,害怕自己的选择带来的结果并不尽人意,然而无论你做出什么选择,后果却总是自己承担的。毕竟,当你花钱点餐后即使发觉不好吃,也很少有人会再重新点一份了。
2.归因 通常情况下,我们总是倾向于低估外部因素的影响,而高估内部或者个人因素的影响,并且会将失败的因素归因为外部因素,如运气等。在选择吃什么的例子中,当我们选的食物并不能满足我们的希望时,我们通常或后悔责怪自己当初的选择,或者埋怨自己运气不好等,在下一次又面临选择时甚至会比上一次更加纠结。
3.环境的影响 俗话说得好“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连和尚们都会被小伙伴们影响这么深远,又何况是我们这些凡人呢?当你想好说今天中午我想吃过桥米线时,你旁边的小伙伴们也许就开始给你提意见了或者仅仅是发表观点了,“哎呀,那家的米线太不好吃了”“是啊是啊,还贵的很”“就是,还不如旁边的炒菜呢”···当你听见这些讨论的时候,是个凡人应该都会有所动摇的吧,如果不巧,你还是一位意志并不坚定的孩纸,那就惨了,你一定会开始犹豫并且和他们一起陷入纠结的淤泥之中。
4.期望的落差 又有一句俗话“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还有可能是唐僧”在面对每一个都被相应赋予价值的选项时,我们的期望自然是想要得到最完美的那一份。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未必完美,尤其是在与其他人选择后得到的东西作出对比,发现别人的比自己的好时,我们通常会感到失望、后悔。便会更加确定正是由于自己选择食物才造成了这种局面,在下一次面临选择后,则会担心自己的期望再一次落空,从而造成选择纠结。
5.再来就是根据网上的段子来讲,有时候真的不是什么选择恐惧症,咱就是穷。在什么东西都要靠金钱来交换的时代,没有钱在这场金钱的交易中似乎真的是寸步难行。在缺钱的生活里,每一块钱在我们心目中的分量都被放大。一块钱除了用来搭公车,还可以用来买瓶水,买把青菜,买俩棒棒糖,一颗给你,一颗给我。当我们作出的选择和金钱挂钩后,我们也就相应地失去了这份金钱能够给我们带来的其他使用价值。而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后,又会增加这份金钱在我们心目中的分量,自然也就希望它能够带给我们更多的满足感。如果未能达到,那么在下一次的作出选择时,则会更加谨慎小心加纠结了。
在这里,我想对广大有选择恐惧症的孩纸们说两句:
“知足者常乐”,确定自己心中真正想要的。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
加油工作吧,或许当你的经济实力能够承担你选择的失误时,you can say good-bye to h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