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从自体心理学谈自恋

< style="margin-left:5.4pt;padding:0pt;">

一.弗洛伊德的自恋定义

自恋在弗洛伊德的定义中,是作为自己对于自我投注里比多兴奋的状态,这一过于内倾向自我投注里比多的个体,则无法和人际关系建立有益的关系,也就是他或她将本来应该投注于自我的客体对象的里比多兴奋,反向投注在自我身上,这样病人就无法和别人建立有效和融入的亲密人际关系,并且经常沉浸在自己不切实际的幻想中。在此同时,弗洛伊德因此认为这一心理障碍是不可能被治疗的,因为他认为这将导致病人无法和分析家建立有效的移情关系,以此为基础来进一步完成对于病人心理的分析。

在此之后,精神分析学又发展了近五十年年,几乎之前所有的精神分析家或者是其它疗法的咨询师都认为自恋性人格障碍是无法被治疗的。不过这一情况到了1971年到1978年后得到改善,其贡献是来自美国精神分析协会前主席海因兹*科胡特的杰出研究——自体心理学。

自体心理学的核心观点彻底颠覆了整个精神分析学派的治疗理论,而使原来精神分析的神秘性渐渐消逝,并和当代心理学一些主流的发展观点相一致。虽然在此观点提出的当初,自体心理学受到经典精神分析学派的攻击,而科胡特本人及其弟子则受到经典派的鄙视和不公正的待遇。但后来这一形势则因为实际和研究的发展而获得扭转,自体心理学影响了全世界八十年代之后直到至今的美国临床心理治疗。

二.海因兹*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之有关自恋概念

海因兹*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的关键观点,是结束了本我、自我、超我、俄底浦斯情结等等精神分析概念(这些概念之前因为无法实证而经常受到质疑),而以“自恋”作为人格的核心部分。也就是说一般人的自恋并不是不正常的,而只有自恋过分时候才是不正常的。

科胡特在之前的精神分析的客体关系理论流派的发展上,特别是英国的温尼科特、美国的马勒等研究的贡献上,结合当代认知心理学、脑神经学、系统论、信息加工论、临床观察和经验等的优势,对于人类自恋和个体烦恼之间给出了一个合理清晰且可以广泛实证的理论。

首先,科胡特根据对于自恋性人格和婴儿心理发展等研究结果,否定了之前弗洛伊德的自恋是自己对于自我投注里比多兴奋的状态的观点,而提出自恋其实就是里比多的本质,或者更直接说自恋其实就是人类的一般本质,每个人本质上都是自恋的。

然后科胡特及其杰出的弟子巴史克等提出自恋的达成其实是可以使用当代认知心理学等合理阐述的。自恋是对于自我胜任感的体验获得,而这一获得的回路首先是大脑的期待型态,然后进行下一步的实施决定,再后付诸行动的实践————当个体在实际世界中实践后,会得到反馈,这一反馈则再次输入大脑,然后大脑将此信息与之前的期待型态配对。如果输入信息与之前的期待型态配对成功,则个体就可能立即获得自体胜任感的喜悦。

如果不能配对成功,大脑就会再次决定、计划行动、实践,然后又反馈大脑以求得配对的成功。如果反复没有办法获得成功,大脑则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或修正期待型态、或修正决定、或修正行动方式等方式来使自己,当然也有可能这一修正仍然是无效的或者是失败的,则个体就可能会放弃这一回路构成,而以别的方式替代,也有可能彻底放弃。这时候,不合适的回路调整就可能直接引起自恋的失败——无法获得自体胜感或自我价值感,因此就会产生自恋失败时的暴怒及焦虑,当焦虑过于强大或者失败时,则个体会体验到消极的防御:抑郁。

我们只要去仔细观察几乎是任何个体的事件(人际关系或者是单一个体事件等),都可以发现这一仿佛魔咒般无法摆脱的自然规律。

至于为什么同样有人遭遇失败可以成功修正,有的人则没有力量成功调整。则据研究其中原因,可能除了个性差异性外,大部分是和婴儿的养育者与婴儿的有意识和无意识的互动之间有关。养育者的情绪直接会内化到无辜的婴儿人格中,或一些不合理的养育互动模式等内化在婴儿人格中,这些构成婴儿将来人格的基础模型。

目前,弗洛伊德的自恋定义一般被作为一种已经淘汰的理论范式,而科胡特的自恋理论在广泛的临床心理治疗,特别是自恋性人格障碍治疗中取得成功。这也佐证了新自恋的有效性和真理性。

  三.自恋的表现及其初步分析:自恋人格障碍、神经症、一般人、佛陀

在了解自恋概念定义的过去和发展,我们可以来进一步讨论围绕自恋这一主题可能有的种种,以及对于严重自恋自恋失败的神经症等的治疗。当然我们首先要了解我这么分类仅仅是为讨论的方便,可能一位神经症患者本身就是自恋性人格障碍者,或者是一位一般人也可能是目前的神经症患者,这只是一种为了讨论清楚和方便所作的类似相对的正向分布的排列。

1.自恋人格障碍及其治疗

手册中定义”自恋型人格障碍”为以下项目:

夸大(幻想或行为)、需要他人赞扬、并缺乏同感;起自早期成年时,前后过程多种多样,表现为下列5项以上:

(l)具有自我重要的夸大感(例,过分夸大成就和才能,在没有相应的成就时却盼望被认为是上乘);

(2)沉湎于无限成功、权力、光辉、美丽、或理想爱情的幻想;

(3)认为自己是“特殊”的和独一无二的,只能被其他特殊的或高地位人们(或单位)所了解或共事;

(4)要求过分的赞扬;

(5)有一种荣誉感,即:不合理地期望特殊的优厚待遇或自动顺从他的期望;

(6)在人际关系上是剥削(占便宜),即: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占有他人的利益;

(7)缺乏同感:不愿设身处地地认识或认同他人的感情和需求;

(8)往往妒忌他人,或认为他人都在妒忌自己;

(9)显示骄傲、傲慢的行为或态度。

以上所显示自恋性障碍特征应该和暂时发生的自恋分清不同,例如某个人因为获得某种程度的成功而变得自大起来一段时间,我们则不能简单得视为自恋性人格障碍,尽管这两者似乎有类似。但自恋性人格障碍应该是从童年起到目前一贯的表现,而非暂时、短期的行为。

自恋性人格障碍的形成,在科胡特看来,可以追溯到童年的婴儿时期,按照客体关系理论家马勒等的研究,这一障碍大约形成于一岁半到三岁之间。 科胡特认为,每一个个体在其婴儿期都是有自体自大、夸大倾向的,例如婴儿稍稍不得到满足就会大哭等等,在婴儿的心理世界中,他或她是全能的上帝。当这一上帝由于被养育者(自体客体)所满足时,则获得快乐。如果不满足,则因为自己的全能感遭受挫折无法实现而暴怒。这一不被满足的情况其实是在婴儿养育中经常偶然发生的,但如果养育婴儿者是长期的如此对待婴儿的,也就是说婴儿是长期无法得到夸大的自体自恋满足的。不能与内部期待配对成功,则婴儿将失望于外在,大脑则据实际情况放弃这一正常的养育被养育的循环回路构成,而以自体幻想性循环回路来替代补偿这一自恋之需要。这样的幻想往往是阻碍了自体了解正常自恋的现实性,而超出常人所能接受的范围而形成自己独有和过分的自恋,于是就会有以上自恋性人格障碍的类似夸大性格的表现。

同时养育者如果是情绪经常有问题的,则早期也同时会把自己的自恋失败的暴怒反映出来,而在与婴儿的互动中之间内化到婴儿的心理信息处理系统中,成为婴儿今后无意识判断人际关系的某些基础感情。所以在英国客体关系学家温尼科特著名的录像实验中,一个快乐的婴儿由于和一位表现抑郁的母亲一直在一起一个多小时,这婴儿的脸也变得和母亲一样抑郁了。这就是科胡特所提及的著名观点:转变的内化作用。长期如此,则对于婴儿成人时候的人际感情能力直接产生影响。这也就是影响了婴儿今后发展中的内部期待的基础。

  在对于这类自恋性人格障碍的心理治疗中, 科胡特提出心理治疗师可以基础于神入之同理心的基础,利用治疗初期的镜像移情、理想化移情、密友移情的情况来和病人产生正向情感联结,然后在治疗过程中籍著”适度去幻象化”(或是逐步现实化)协助病人完成循环回路的合理构成,以使夸大的自体自恋过分需要修正为符合一般社会的正常自恋的满足程度。当然这里还有病人因为咨患的互动引起病人将治疗师的优良人格品质转换性的内化作用。这一方式的发现使1970年之前对于自恋性人格障碍束手无策的治疗局面获得改变。

2. 神经症及其治疗、一般人

就客体关系理论和自体心理学理论的一些实证研究所建立的发展心理学表明(这主要是马勒等学者的贡献), 神经症和一般人人格程度基本属于稳定健康的,而不至于如自闭症、精神分裂症、双相躁症、反社会人格障碍、边缘性人格障碍、自恋性人格障碍、强迫性人格障碍等多属于早期人格形成期的养育关系失败所造成的问题。所以我们在这里将这两者放在一位区间内讨论。

神经症的一般构成有强迫症、抑郁症、焦虑症、恐慌症、歇斯底里症等等,在以自恋为人格核心的自体心理学中, 神经症来自于3岁到6岁后小孩于家庭父母的一方竞争另一方失败的情况,还有就是更现实的当前人生生存过程中,循环回路失败而且一时间无法及时调整而出问题的原因。这类原因其实在一般普通人之中也有,但一般人可能可以更合理的处理和调整,但当问题过于棘手或者有特殊的原因限制等出现时,一般人就可能出现神经症。这分成心理问题的两端,焦虑的一端问题,和焦虑失败后消极退缩的抑郁一端。

  也就是前述的循环回路的信息加工理论,与自我价值感相关的大脑期待型态配对、实施决定、付诸行动实践时的其中某一项的失败而造成自恋失败的情况。而且自己无法及时调整这一自恋失败的那个点。因此产生神经症。在一般人可能会至少产生烦恼心理。

所以在这里,治疗神经症的关键点在科胡特及其理论的发展学生们看来是:寻找问题的症结所在,在充分运用同理心面对病人的基础上,协助病人找到其信息加工循环回路中的问题所在——是修正期待型态的错误或自我价值的无法体验,还是无法实施决定,或者是行动方式的问题。这时候再采取相关的例如修正期待型态、或修正决定、或修正行动方式等治疗方式或合理建议。这样就能够成功帮助病人重新获得这方面个体的自恋满足,以使病人的神经症获得痊愈。同时这样的治疗能够从治疗实践中整合各种学派的技术。

其实,在一般人心理中,这种循环回路的失败也是经常出现的,只是没有严重到神经症的那种程度。一般人所出现的心理困扰则属于我们所称的”烦恼”。世界上每个人都有烦恼,只要不太严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应付方式,虽然有些烦恼的确挺难对付。例如失恋,许多人在男女情感问题上的处理就比较没有办法,这时候的痛苦虽然没有严重到神经症,但有体会的人也知道会是一个怎么不好受的感觉。又如社会交往能力的困扰、工作问题的困扰、家庭关系、婚姻关系、学校问题等等,都是一般人可能在循环回路中可能遭受的挫败事件的点。但一般人的心情问题不大会很大的干扰到生活,我们或许可以通过一些朋友间的互动、自己寻找一些娱乐活动等等方式来解脱自己这方面的困扰。当然,这里也存在个体差异,有些个体自我系统的循环回路更开放就比较能处理问题,而有些个体则差一些。这和生活环境结合在一起,考验每一个人的一生。幸福度的高低随着自我的调整能力或环境赋予的变化而不同。

3.佛陀

在科胡特提出自恋为核心的自体心理学之后,有一些学者曾经以印度哲学来作为比较,并在某种程度上暗示科胡特的理论立场具有某种东方宗教古典哲学的倾向。 科胡特在其1978年出版的《自体的重建》一书的自序中提及了这一方面的比较。

平实而论,虽然在东方古典思想中并不存在一个和自体心理学一模一样的观点,但的确存在相当类似的观点。佛陀的思想(这里指原始佛教的思想)就和自体心理学具有共同性,特别是佛陀所提出的”我执”。

  什么是我执呢?

经典佛教定义我们所谓的”具有生命人”实际是精神和物质的暂时聚合体,而构成精神和物质也是变化无常和没有绝对主宰的,这就构成佛教在真理意义上的无我。

而佛教讨论一般人是不了知这一无常,特别是无我的自然规律的。因此执着身体、精神、世界是我、我所有的。这样一旦必然变化的无常身心和世界变化而无法主宰时,就悲伤、烦恼等等。因此佛陀教导只有洞察这一无我的自然规律,才能放下自我的执着而解脱。当然这需要有精神上的训练实践。

  而至于一般的生命的反复出生和成长的动力,就来自于”我执”,由于”我执”产生欲望,一般人为了满足其自我的欲望,而反复在世间中作为,以求得快乐或回避痛苦。这样生命的轮回才得以延续。快乐和痛苦也因此同时得以继续。

这里我们把佛教和自体心理学做横向的比较就会发现,这两者在对于人类的论述上是具有同质性的。自体心理学是阐述人类存在的本质和生存的动力是自恋自恋的满足,而佛教则阐述人类存在的本质”我执”和”欲望”的满足。我们这里几乎可以把自恋自恋的满足和”我执”和”欲望”的满足作为同一内涵概念的不同表达。

在原始佛教的立场阐述,心理疾病和烦恼来自于我执和欲望的满足的失败,这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源于我执的过于强盛和欲望的过于夸大,当这些超越出人类社会许可的一般范围后, 个体的灾难、人际关系失败等,这几乎和自体心理学关于自恋性人格障碍的病因理论如出一辙;第二种则是个体的我执和欲望无法在环境中成功或者反复失败后,心理疾病和人生烦恼等事件就一一产生。这和自体心理学的神经症等讨论极度类似。具体的能够以上节中的自体心理学讨论可以得知这些更详细的方面。

  佛陀说:由于不如实认知,而有忧愁悲伤哭泣等等烦恼左右个体。而由于如实认知而转变了这一世间的快乐和烦恼的心理规律。

在这里,佛陀提供了个体的训练方式,虽然这一方式并不完全适应当前的文化大环境,但也是一种可以讨论和部分人群实践的方式。佛陀的整个修道的本质是摧毁所有负性的情绪一一也就是忧愁悲伤哭泣等等烦恼。这一摧毁的训练在于了解”自己”的身心、世间无我的本质,在佛陀看来,对于”自我”永远的的执着是人的本性,正是它引起了人类的快乐,但也引起了人类的痛苦烦恼。当人类通过如实训练观察亲证身心和世间的无常无我本质后。执着和欲望就消逝。这时候痛苦就不再生起。

但有人或许会问:快乐是否也不再生起呢?

答案:是的!那些隐蔽着痛苦的暂时快乐将不再生起,这时候内心将是绝对宁静之幸福喜悦。

在这里我们很可以从自体心理学的自恋理论来看这点,自恋是人类的本性,自恋的失败是人类烦恼痛苦的原因,而其构成源于期待型态不现实,而期待型态的不圆满性导致配对的可能不成功。佛陀所要作的结束和摧毁天生以及后天婴儿期内化的各种期待型态。在早期佛教里有一个成就的术语,称为”无愿求”。引用到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对于有攀缘的期待型态之结束。也就是一般人内心的期待型态是具有某种固定状态的认定的——变化为不变化、无主宰为有主宰等等。这些与实际身心、世间并不完全符合的期待型态直接影响了期待型态的配对。在配对中会有时候导致自恋满足的快乐,但有时候也会导致自恋满足的失败之焦虑、抑郁和愤怒。

  而结束原来期待型态中不如实的习惯性部分,则转变心理成为一种全新的对于变化之事物的无期待型态,也就是完全如其实际的心理结构,这时候自恋的满足和不满足在这里消逝——烦恼和暂时之快乐也随之消逝成为宁静。这一心理转变的过程当然也可能引起一系列外在的行为和社会融入性的改变。因为无期待型态是不显示有自恋特点的,而这点显然和社会已经认可的自恋范围是不相同的。这一选择则构成世界多样性生活的一种,但不是唯一的选择。因为在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背景、经历、人格、地区等等的差异。

四.结语

自体心理学的自恋种种人类表现是一种相当有意义的事情,因为它可以提供我们以一种全新的角度来重新审视自己和各种生活的可能及发展。并且走出自恋的阴影。自恋自体心理学中是一种中性的概念,它显示一种常人应有的本性状态。只有当它的发展受到长期挫折而表现出类似自恋性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的项目时,它才是有问题和影响个体生活和人际的。同时这也可以帮助我们看清楚一般心理问题可能的产生原因和治疗途径。在一般人则理解了自己生活烦恼的心理学意义上的起源而能够比较好面对和调整,对于东方古典哲学精华之一的佛教则可以有更多一种更现代性的解释和帮助理解的途径。

我在这里本来还准备讨论基督教在自恋层面的内容,但后来想到这是一个谨慎的话题,可能引起更广泛的各种讨论,所以就此结束论文。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从自体心理学谈自恋  自体  自体词条  自恋  自恋词条  心理学  心理学词条  
综合

 愿你被很多人爱,尤其是自己

愿你被很多人爱,尤其是你自己。在一段感情里,如果连你自己都不爱自己,那还指望谁来全心全意爱你?亲爱的,无论如何都要学着爱自己。来自日本摄影师kajico的作品—...(展开)

综合

 中年人为何沉迷“网恋”

“孩子都快有他(她)高了,他(她)还天天沉迷于网络,每天晚上都要折腾到一两点钟才睡觉,也不知是什么原因?”由于配偶沉迷于上网聊天,在心理热线中诉说这种家庭烦心事...(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