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从佛教看心理治疗-宗教接引与心理治疗的比较研究(二)

宗教接引与心理治疗的比较研究 

普陀山南海观音禅林 惟海法师 

四、融合与分工 

长期当医学教师和宗教师的经历使我意识到,宗教化导与医学临床既有明显区别也有关联性,尝试教化学与临床学的整合、宗教精神与职业意识的贯通、法门与技术的融合,将是实用的。 

进行这项比较研究的目的,是希望厘清宗教化导与心理治疗关系,找到它们的关联性和独特性,俾使明确两者的鉴别与分工,也有助于两者的整合与互补。 

医学界明显意识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看病诊断能力、处方用药水平都很高的医生,其治疗效果不一定最好,更不一定是病人乐于接受的。可见临床医师的能力不完全决定于其专业能力。在宗教师和心理咨询师那里可能也存在类似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为了提升自己的方法论自觉,使宗教化导与心理治疗的技能及其效果更好,多一点反省性的、批判性的自我认识和自我矫正,很有必要。 

有“药王”之誉的唐代名医孙思邈著有《大医精诚论》中有这样的语句: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一般认为它讲的是医德,属于职业道德,但我理解,这篇文章并非只讲医德,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宗教精神与职业意识的贯通。这表明,在宗教化导与临床心理治疗这两个领域,宗教的教化性、启示性、指引性与对于心理问题的矫正、治疗、教育,可以联合应用。 

(一)一个鉴别 

经多年观察抉择,我发现应当鉴别“人生病”与心理疾病,把“人生病”独立出来,然后研究比较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这次论坛上,好几位专家都提到精神病的命名和分类问题。据我所知,现代对精神病、心理问题的分类是缺乏病理学渊源的。在临床医学领域,没有病理学基础指引的逻辑分类方法,这个学科就不叫科学。同理,在信仰教化领域,对生命,对信仰,对生命人生问题,没有基于自然基础的逻辑化的指引,也说不上是文明的宗教佛教有生命层次和人生过程的理论(如三界论),对人生问题也有病理学模式的观照(如集谛、二障论),在这两个方面都有基础。我希望,佛教界人士能够继承佛教古代大德流传下来的财富,再加上现代科学研究,为人生知识、精神信仰及其问题或疾病的研究建立起富于逻辑的理论,用于指导佛教宗教化导实践;我也希望,心理学界、精神病学界能够真正基于现象归纳出规律性,并深入到原理层面进行病理学研究,建立起更科学、更严谨的心理疾病分类系统和命名系统。 

若作严谨研究,宗教上所讲的“性命”与心理医学上所讲的“心身”,领域不同;对人生病与心身疾病也能避免混通;相应的方法及其技艺的差异会有随之而来的清晰。例如:性命称为指归,疾病称为治疗。 

(二)三项结合 

宗教接引与心理治疗在三个方面可以进行结合与融通。 

1、神圣关怀与社会市场供需结合 

心理治疗师可以适当吸收一些神圣关怀的立场。一位具有宗教情怀的人,对心理咨商者、来访者起到的作用与纯粹运用技术的人是不一样的。现代有些宗教在其教堂寺观等场所也开辟了心理咨询室,这大概是对于社会需求开始有了意识的表现。不过对于这种做法是有争议的。在这次论坛上,昨天就有一位教授提到,他认为在寺院或者教堂开辟心理咨询室没有必要,我理解他的看法。 

在神圣关怀和社会市场方面,宗教和心理治疗虽可融通,但必要的区别还是要有的。以我个人而言,我是一个技术观念非常强的人,但我希望自己是佛教的法师,而不是心理咨询师;我会把心理咨询师当成良师益友,但不能把心理咨询师完全视为道人。 

2、德业性与职业性融合 

宗教化导代表佛陀菩萨对众生的无条件的关怀,即佛教所说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心理治疗作为职业工作,体现的多为有条件的、有偿的帮助。而事实上,信仰者在得到宗教关怀时也常以供养奉献的名义在付出,心理治疗当中也存在超越经济关系的人性指引和心灵救助。宗教心理学的研究已经指出,无条件的精神关怀与某种形式的回报,也有利于当事人的心理平衡。可见,宗教化导与心理治疗的德业性与职业性,可能是一体的两面——站在宗教界的角度看,心理治疗也有超越世间性的功德;站在治疗界的角度看,宗教化导也是不离世间性的特殊职业。 

3、人文与技术圆通 

佛教界人士可以再多学一些技术,临床心理治疗师则应辅以人文。宗教的法门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包括哲学性、人类性、宗教性等,而其信仰济度化导实践有效的背后则必须有一定的病理原理和技术原理,否则借用禅宗祖师的话说,就会“笼统颟顸”。佛教的修行者如果首先自己修行得比较好,人格没有问题,那么就不妨多学一些方法和技术,这在帮助别人时是很有益的。 

心理治疗师如果加强人文方面的元素,也会提高治疗效果。据我了解,目前中国心理咨询师当中,有不少人都是把佛家、道家、儒家、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技术综合应用的。他们在实践中发现,在工作中如果单纯使用西方心理学的一些技术,效果往往一般;一旦借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探讨人生哲学,其技术效果就会明显放大,而且能够直接进入来访者的内心甚至生命中去。 

(三)双方互学 

佛教界人士和临床心理治疗师双方可以互相学习,在这个问题上我想讲的是治疗关系,并放大成一个包含了四维六合的缘起关系模型,以此探讨宗教与医学实践中都存在的技术与效果之间所具有的高度不确定性的问题。 

在此化导关系模型中:四维,是师(法师)、资(传统称为当机)、法(如法门)、问题(如烦恼障)四个方面;六合,指这四个要素之间形成的六种关系(见下图)。 

(图六:六种关系) 

上图可见,佛教的济度化导实际上存在四维六合,包括主体间性、法门与问题的对应、属主与问题、施术者与方法技术的关系等。我们若将其一一排列,找到其中的关联性和区别,从而选择途径、方法、技术,可能会使我们的治疗效果或化导效率提升。 

借助佛教的缘起观,化导关系与治疗关系的缘起都是动态的、联绵的、交互作用的。四维中任何一个要素的细微差异,都会影响化导或治疗的缘起过程,导致结果的巨大差异,因此,不得不考虑四维之间的交互作用,例如,法门的选择不只针对问题,也存在当机性差异。传统佛教讲要根据“诸根性欲”应机施化,就属于这种方法论抉择。 

通过化导关系或治疗关系的观照会发现,法门技术的选择或许会因应当机而异,烦恼病症的效果则可能因法师而别,这就是宗教度化和医学临床中“投缘”或“不投缘”的现象,正是药无对症,应机即灵;病无神丹,得人则愈。 

强调技术与效果之间的不确定性,并不否定技术的客观科学性,而是试图明白:在针对实质性问题或疾病场合,技术与问题之间是强对应的;在人性心性及其自我修复能力范围内,主体间性更为重要,这就需要因应于人心的善巧或艺术。 

(四)一点希望 

最后我再谈一点希望。从实用的角度考虑,我希望宗教师和心理咨询师能够把宗教的化导和心理治疗的方法和技术规范化,让大家易学易用。 

举个实例。某城市中心有一座寺庙。一位居士每次到那里去就产生恐怖感,毛骨悚然,哪怕是中午去也觉得寒气逼人。怎么帮她解决这个问题呢?我建议她找一位懂电脑的朋友,合成一张这样的图片:背景是朝阳在海面上升起,前景是文殊菩萨仗慧剑。她未能做出这样的图片,却找来一张普贤菩萨的像。我说这也可以,让她有时间就看着这张图片念诵“南无大行普贤菩萨”,念诵一段时间以后,再观想普贤菩萨的形象出现在右眉的眉心,并且放出金光照耀自己的身心。我嘱咐她先这样修三天至一周,再来报告体验。她性格比较急,只修了两天,就到那座寺庙去现场体验,已经觉得没有以前那种阴寒之感了。我鼓励她坚持这样修下去,从此他再去那座寺庙就没有恐怖感了,而且念诵普贤菩萨圣号成了她的日常修持法门之一。 

这是把一种修行法门和心理技术融合的尝试。在座诸位明白我为什么要使用右眉眉心、朝阳、慧剑、金光等元素吗?选择文殊菩萨或普贤菩萨这样的阳刚形象,并且观想菩萨放金光加持,这种方式与这次论坛上有人提到的一种心理技术——“光沐浴”,是有共通之处的。 

我作为佛教宗教师,除了立足于宗教精神关怀信徒,也愿意把宗教精神与心理技术结合起来,更好地帮助众生。

讨论 

吴和鸣:我对生病的评估诊断很感兴趣。一个人的内心生起了烦恼,抱着问题去找佛教的法师求助,这大概相当于去找医师看病。那么,烦恼肯定也和疾病一样,有轻度的、中度的、重度的。烦恼的性质和程度有何不同,如何判断? 

惟海法师:关于这个问题,我有一些想法,但还未作理论建构。现在我初步谈一谈。 

人生烦恼和心理疾病的诊断也要定位、定性、定量,只作症状程度的评估是不够的。 

人生病的基本概念是:对人生生涯中的一些问题产生了心理的困境,在人生的体验、认知、态度、行为方面发生了异常。其中,有人只是产生了一些小烦恼,称为问题;有人产生了比较严重的心神症状,出现社会行为障碍或/和人生行为障碍,称为人生病。体验性的或者认知性的问题属于轻度问题;主体性的异常就严重了。 

主体性的问题可以分为两种。 

一、人格障碍。 

解决人格障碍,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可以通过行为训练入手,并结合一些法门进行改善。这种治疗方法进行得越早越好,理论上说最好在七岁之前,最迟十三岁。如果年纪再大,一般来说问题就不好解决了,除非本人有高度的自觉,能通过修行而“转根”。 

二、前面所说的“人生病”。患有“人生病”的人,对人生的体验,或对生命的体认,或对自我的态度,明显异于常人,而且他们的价值观不是正性的。 

比较常见的现象就是严重的自恋。还有的人自命为圣神;有的人对生死的看法有问题,比如特别怕死,先是想“我一定不能死”,但这不可能实现,随后这种心理又演变成自暴自弃。这些现象都与人生课题有关。从心理学上来说,“人生病”发生在自我领域、主体领域。由于人具有伦理属性,所以这些问题也会反映在价值观和道德伦理上面,形成非正向性的价值观,精神情趣不健康。 

听众A:科学研究证明,心性可能造成人的内部紊乱无序和免疫功能下降;心理和大脑的无序性,导致了量子生物学变化和神经递质的变化。而佛教的修行之所以有效,可能是改变了人的内在协同能力。 

惟海法师:这位老菩萨所讲的内容,正是我试图多学一点的东西。我在现代科技知识方面还比较薄弱,而在座的人士绝大多数有现代心理学的背景,我们要沟通就需要有共同的话语。 

精神状态对生理的影响,包括对生命活力和免疫系统的影响,肯定存在。中医有一个理念:“正气内存,邪不可干。”这是有实际案例的。 

古代有位小媳妇,回娘家省亲时,婆家村里流行瘟疫,娘家人不让她回到婆家去,可是这位媳妇想:婆家有灾难的时候,我作为儿媳妇怎能不回去共渡危难呢?她不顾安危,毅然回去了,帮助了婆家人,而且整个村子都从瘟疫的阴影中走出来了,人们说是这位好媳妇的正气发生了作用。 

至于量子生物学的问题,大概涉及到精神物理学,如“量子纠缠”之类吧?相关的名词我

虽然知道一点,但真正的内涵我并不懂。我只是知道可以用一些精神场技术(佛教称为“业处”)改善身心状态,这样的技术与佛教的观想法门、禅修法门结合起来,很有前景。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词条  佛教  佛教词条  接引  接引词条  宗教  宗教词条  比较  比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