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佛学院 宁铂
感谢各位仁者给我这个机会,就我们共同关心的佛法与心理学接轨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
今天我跟大家讨论的主题是《南传上座部佛教中的认知行为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学派是现代临床心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派,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临床效果相当好。这个学派主要特点就是从认知和行为的矫正入手,一点一点改变人们的负性思维,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负性情绪。这个方法是现代临床心理学中的一种比较系统的方法,而且可操作性非常强。从现代临床心理学中认知行为治疗学派的发展来看,能有现在这样的成绩,主要是由于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之后,由Beck、Meichenbaum这些前辈慢慢把相关的方法揭示出来。现在很多做临床心理咨询的咨询师都用这些方法来为来访者服务。
这样的方法在佛教传统中也能找到。在2500多年前佛陀创建的教团的修行方法中,就有很多方法可以对应于现代西方心理学中认知行为治疗技术。我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就是以南传上座部佛教为载体传承下来的一些修行方法。这部分方法和现代临床心理学中认知行为治疗既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有重大的区别。这些方法在南传上座部佛教教团中已经至少被运用了两千年。
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系统方法,效果非常好,它使得很多修行人以烦恼众生的身份开始修行,通过一世两世的修行净化心灵,甚至成为证得解脱道各种果位的贤者。
鉴于这样的情况,从一个佛门弟子的角度出发,我很愿意把这些方法技术与大家分享,希望能得到有现代临床心理学基础的认知行为治疗行者们的理解,并进行平等的交流。倘若大家发现我对于现代心理学的理解有什么偏差,敬请指正。
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修行方法中内嵌着认知行为治疗技术。为什么说是认知行为治疗技术?这一点,我们且撇开不谈。让我们先想想:如果我们出现了情绪问题,觉得自己解决不了,找谁帮助呢?
可能会找三种人。一是精神科医生;二是心理咨询师;三是宗教团体,比如佛门中人。
从古到今,佛陀的教法一直在帮助世间的有缘人解决各种心理问题。大到现代心理学认为已经构成精神病性障碍的心理疾病,小到一些没有临床意义的烦恼,佛教系统都在默默地帮助大家从中解脱出来。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可以暂时跳出科学或宗教的领域,因为真理之间必然有些互通或者互相对应的内容,这次我与大家的交流分享就是试图把南传上座部佛教和现代临床心理学中互通相似的东西如实地呈现出来。
一、严密的佛教概念系统
受过现代科学训练的人知道:为什么现代科学能够有效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虽然与现代科学发展多年,有许多大师应世很有关系,但绝对不可否认的一点是现代科学有一套严密的概念系统,其内涵、外延非常严密,无论是哪个国家的人,只要学的专业相同,说到相关概念时,内涵与外延就会非常清楚。因此,古今中外学习自然科学的人对问题的理解不会有太大偏差,倘若出了偏差是他个人的问题。
有人会问:“佛教有没有这样一套严密的概念系统?”
佛教的典籍包括经、律、论三藏。律藏中,佛陀给比丘们制定了日常生活规范,通过严净毗尼,为修道创造足够好的条件,让出家人在这种适宜的环境中成长。经藏中记载着佛陀对众生的各种教导。论藏中,一些行者对经、律藏中的特定名词和概念进行敷演,形成了非常专业的一套语言概念系统。
在南传上座部佛教的论藏中,有一整套概念系统是直接描述心理现象的。比如“心法”、“心所法”,这是指心理现象,还有涉及物质世界的“色法”,具体地说就是89心、52心所、14作用、28色法。这部分理论就是把前人对身心的观察经验用严格的方式,用非常科学的概念系统记录下来。这个概念系统就像现代科学中的概念系统一样严密,是佛教行者在进入修行之前应该掌握的理论,同时用这套概念系统检验自己对身心的观察以及对世界的认识是否合适。这部分内容非常精彩。
我个人对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学习和理解非常得益于这套概念系统。因为我是学自然科学的,起初受的是科学概念的训练,特别强调概念及其内涵外延的准确性。我发现佛教的这套概念系统比起我学的物理、数学来说,其严格程度一点不差。
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修行体系是一个有机结构的修行体系,不同的阶段所用的方法不同。不同的人以不同的心态和不同的道德水平走进佛门,遇到的问题是不一样的,自己存在的问题也不一样。如果南传上座部佛教学者声称“不管谁来,按照我这套修行方法都可以解决你们的问题”,其修行体系中必然包含着能适应各种烦恼、各种人的东西。这些东西是什么呢?
现在我就给大家介绍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具体实践方法。这个实践系统对于佛教的行者来说是用来制服自己的烦恼的系统。等我介绍完以后,再看看这套系统和现代临床心理学认知行为治疗有哪些相似之处,哪些区别?
与自然科学理论一样,任何一种心理学理论无论说得怎么天花乱坠,如果不能指导实践
并给人们带来足够的利益,这理论都没有用处。佛陀的教法到底有没有用处呢?我们看一下在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传统中间,行者们是怎么使用這一套完整的临床心理学系统来解决问题的。
不过,这个系统使用的语言是当代人不太熟悉的。大家如果不是全面完整地接触佛教的话,不一定能触及这个修学方法的核心。即使相当了解佛教的义理,如果对这些方法没有一定程度的实践,也很难正确理解这套实践方法具体是怎么实行的,只能看到前人们一个个修成了,却不太清楚他们到底是怎么修出来的。我的修行很有限,只能就我的了解进行解读,期望得到佛教界和心理学界的同仁指点。
“涅槃”这个词在佛教里有特殊含义,就是熄灭。熄灭什么呢?熄灭烦恼。烦恼(kilesa)的原意是“污染”。什么叫“污染”?按照佛教传统上说有三种,一种叫贪,一种叫嗔,一种叫痴,都是在我们当下心中现起的。
当嗔在心中现起,我们就出现不良情绪,比如各种各样的愤怒、不满、不安、空虚忧郁、无奈……所有让我们感觉到不适的情绪都属于嗔现起的状态,按照佛教术语来说这些感受叫做“忧受”。现在的心理咨询师主要处理的就是这一类问题。
佛教中所说的嗔烦恼,和非佛教徒的普通人所说的“不良心态”几乎完全对应。
除此之外,佛教中还定义了贪和痴这两种烦恼。
大家用正念观察当下的心态,就会发觉有贪、有嗔。有嗔的时候,你会观察到当下的情绪不对头,明显属于不良情绪。但是贪和痴这两种烦恼现起时,我们的感觉可能是愉悦或平静的。这可能让大家感到意外:“愉悦和平静怎么也成为烦恼了?”
佛教对烦恼的因缘进行了深刻的观察以后,发现愉悦和平静不能一概而论。有些愉悦和
平静是通过修善获得的,是正确的;有些愉悦和平静则是有问题的。
痴这种烦恼有时和贪相伴生起,有时和嗔相伴生起。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痴烦恼单独生起。痴单独生起的状态也分为两种:一种状态是我们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失去目标,这叫犹豫,南传上座部佛教中称为“疑”;另一种状态是东想想、西想想,这叫掉举。
总的来说,三种烦恼都是通过对心的当下状态的观察,特别是有正念时对心当下的观察来认识的,这种认识方法类似现在心理学所说的内省法(introsp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