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邹根生 | 壹心理专栏作家
最近由于偶然的机缘,触发了对性别角色的思考,进而产生了写作的冲动。以下简要探讨三个问题:为什么要有性别角色,关于性别角色的几种新观点,以及如何实现你的性别角色?
无论你是否承认,人们对于不同的性别总有不同的期待。男生、小伙子、父亲……总是与阳刚、有力联系在一起的,而女学生、少女、母亲,则总是与阴柔联系在一起。当一个人符合人们心中的性别期待时,我们说他有男性气质或女性气质。我们无法想象一个走路扭腰摆臀的男子会给人带来性别上的美感,而一个女子那样,便是妩媚多姿。
当一个男人说话软绵绵或有女人腔时,我们说他是“娘娘腔”,这恐怕是对一个男人的嘲讽或羞辱。但有点奇怪的是,当一个女人说话做事充满阳刚气时,我们却说她是“女汉子”。我们这个社会似乎对女汉子持欣赏的态度。
可以说,性别角色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只要你在社会文化中浸濡长大,你就或多或少地形成性别意识。
性别角色认同是一个人的社会化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成熟具有重要意义。
(一)双性化的研究。有关双性化模型的研究认为,在社会生活中,适应最好的人是同时具备男人气和女人气的双性化的人。而只有男人气或女人气的人缺乏适应能力。(《人格心理学》(第七版)P242,【美】JerryM.Burger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二)海灵格说,“男人在男人的天地里,补充他的男性能量,女人则在女人们的天地里补充她的女性能量。”(《谁在我家》P45,【德】伯特·海灵格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比如,一个经常和女性打球的男性,最终他的球技水平将处于下降状态,他必须去男人堆里去“混迹”。
海灵格甚至认为,当一个男人爱一个女人,想要和她保持平等的关系时,他必须使自己缺少女性的部分,用这个方式让自己产生对女性的需要,而不是在自己身上发展出女性的部分。对于女人来说,也是如此。
(三)周国平说,无论男性化女性化,合乎自然的即是美的(注:大意,由于时间关系,暂不能提供原文出处)。一个男人缝衣服,你觉得怎样?会不会也很有趣?邓小平在年轻时,一次打仗的行军路途中,就曾缝过棉被,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伟人的形象!奥巴马当了总统后仍然会为家人洗衣服、下厨呢!
一个男人如果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曾被人说过是“娘娘腔”,这种负面的评价会引起他对于自己性别角色的焦虑。这种焦虑是可以理解的;其负面效果是他可能会变得过于关注此事,极度害怕被人说,以至于看到相关的东西都会引起焦虑——投射作用。
比如最近一位来询者,看到我们机构的名称“花伴心理咨询”后,引起他的焦虑,尤其当得知咨询师(也就是我)是个男的,又想出这么个“女性化”的名字时,这种焦虑感更加强了。
一个健全的男性应该是怎样的?在我看来,他会悦纳自己身上的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不刻意去追求如何“男人”、“爷们”,但他会自觉保持自身的男性特征,比如勇敢、果断、刚毅等品质。即使有人嘲讽他的“娘娘腔”(我本人就有过这样的经历),他也不会太在意,只会一笑了之。因为他对自己的性别特征有足够的自信。
首先,相信自己在生理上是男性这个毋庸质疑的事实。这还需要证明吗?
其次,有意识地培养果断、刚强的品质。当你行事果断、性格刚强时,你自己就不容易产生自己会不会女性化的消极联想了。
其三,有意识地多与同性接触,从男性圈子里补充能量。
其四,悦纳自己身上女性的一面,这是上帝为了塑造完整的你而设计的,请不要拒绝,更不必以此为耻。
如果以上方法仍不奏效,建议与心理咨询师谈谈,以便获得专业的一对一的帮助。为妥当起见,最好是找一位男性咨询师,但要消除成见,以为这个心理咨询师必须是男性气质十足的男人。事实上可能相反,他是一个具备适当的男性、女性气质,具有双性化特点的男咨询师。
本文由 壹心理专栏作者 邹根生 所著,版权归壹心理所有,所有的独家文章未经正式授权不能转载,如需授权请联系 susan.l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