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读者给我们来信,内容是这样的:“我是一名公司部门的培训助理,我的问题是在工作上很排斥我的主管,不是因为他老叫我做非本职的工作,而是因为我个人不喜欢他做人及处事的方式。比方说他很爱显摆、做事很夸张,但在工作上他还是很认真的,虽然很多东西他不是很懂,却很用心去完成。我常常会在工作中带着排斥感,只要他一叫我就会很反感,或是他教我该怎么去完成一件事时,如果我已经懂怎么做就会觉得他好烦,若是我不懂的,心里觉得很对,表面上却没有任何表情,给他一个‘哦’字就去做事了。我知道不应该把私人感情放到工作中,但我却控制不了,我不喜欢的人,就会很不想去和他/她交涉。”
这位读者也表示很想改变自己,也常常暗示自己要改变,但是行动上却改变不了,针对这种现象,记者采访了中国NLP学院创办人黄启团,且听听他的说法。
【1】投射原理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不自觉将自己的心理特征归属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具有同样的特征,专家举例,比方一个人不喜欢自己迟到,那么遇到别人迟到也会表现出反感,心理学上也称这种现象为“投射效应”。
关于这个“投射原理”或“投射效应”,有一个流传已久的故事,是关于苏东坡和佛印的。说这两位是好朋友,苏东坡跟佛印一起打坐的时候苏氏开玩笑对佛印说:“我看你打坐的姿势像一堆狗屎。”佛印微微一笑:“我看你是一尊佛。”
苏东坡沾沾自喜,觉得自己成功调戏了佛印,很得意。回到家,他继续跟苏小妹得瑟这事,苏小妹则跟苏东坡说:“你呀,真傻,还以为自己占了便宜呢,没听过佛家说‘佛心自现’啊?你看人是什么,就代表你看自己是什么?你心里想到什么,就看到什么。”
姑且不去探讨这故事的真实性,只是用它来说明心理学上的“投射原理”,非常直观形象、容易理解,就是一个人将内在生命中的价值观与情感好恶映射到外在世界的人、事、物上的心理现象,或者亦可以说是一种代入,你反感、不接纳和抗拒的别人什么,有可能正是你自己同样缺失的。
【2】接纳自己
那么,当我们知道这是一种“投射心理”之后,要如何做呢?
有时候你在现实中遇到一些对人要求严格甚至过于苛刻的人,你不要去讨厌他/她,反而应该可怜他/她或者同情他/她,因为他/她的苛刻其实正是他/她自己内心的投射表现。
黄启团表示,有的人认为人都有双重标准,意即对待自己和对待别人用的是不同的标准,他说这其实是不对的,人事实上只有一套标准,放过自己就会放过别人,不接纳自己也接受不了别人,就是这个意思。
那么为什么会对自己的某一部分反感和不接纳?这多半有可能与其童年时期如何被对待有关,倘若在童年时候跟自己有亲密关系的人对自己的要求都是严苛的,那么在你内心的意识中便形成了这样一套标准,如果自己一旦不能达到标准的要求,就有可能对自我产生厌恶。
弄清楚了这样的根源,首先要做的当然是接纳自我、宽容自我,然后,再寻求自我的改变。但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想要改变一个人,甚至是自我,从理性的角度来说都觉得很简单,但实际上却并不容易做到,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知道做不到”,也符合这位读者在信中所讲的“想改变自己,也常常暗示自己改变,但行动上却改变不了”。
【3】改变程序
为什么理智上明明知道应该改变、行动上却一直改变不了呢?黄启团表示,这是因为人的大脑存在一种防御机制,在这种防御机制的作用下,就会是“理性思维的巨人,实际行动的矮子”这样的效果。
他举了个例子,比方说书本和电影,同样可能改变人的想法和命运,但是相对而言,电影这种立体化、视听感觉强烈的产物可能较之书本更容易让人放松、让人受其影响,从而调整自己的心态、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
心理学上的催眠,也有这样的作用,其实就是让人在意识防卫放松的时候从内部改变的你的思维方式。可以尝试在睡觉前和睡醒后这两段人的意识比较薄弱的时刻,对自我进行一些正向的鼓励,事实上也就是对自我的催眠,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尝试看看。
具体到NLP的做法上,可能通过一些有针对性的课程而直接改变你的内在程序,在NLP流派看来,改变自己的方法之一就是改变程序,程序改变了,你可能觉得世界都不一样了,但其实世界还是那个世界,不同的是你,一个人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