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丰富多彩、复杂多变的时代,总是不停地涌出一拨拨新新人类。晒客就是其中数量庞大的一支大军。微信朋友圈里,各种展示刷新你的智能手机的屏幕:给小脸来个自拍,饭前用手机“消毒”,旅行要搞个倩影展,还有可爱超萌的娃……来和我们一起发现他/她的潜台词是什么。
“前几天遇到个朋友跟我开玩笑:‘哎呀,从微信上看,中国人民可幸福了!’全是一派好吃的、好喝的和好玩的。”心理咨询师许维素最近和朋友在讨论这么件趣事。确实,相比起许多年前的博客时代——人们认真记录噩梦、发表思考,也不吝于分享负面情绪的“百花齐放”,现在打开朋友圈,我们几乎只能看见一片歌舞升平、报喜不报忧,可爱的孩子、崭新的手袋、纯净的美景、动人的自拍……总之,全在“晒”。
为什么晒成了主流?心理咨询师李松蔚认为,这是由现今社交平台的开放性所决定的,就像微博基本能被所有人看到,微信的朋友圈里也不乏只有一面之缘的朋友。网络环境既不像从前那样相对私密,也不知道即将被什么样的人看到,只展现“我过得很好”,无疑是最安全的选择。“这就像是出门会穿好看的衣服,回家才会换睡衣”,在心理咨询师陈海贤看来,“晒”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展示自己的过程,正是每个人构建自我与表达自我的过程,而透过观察一个人所晒的景象与方式,我们总能发现他/她的潜台词是什么……
晒美景/美食——优雅地骄傲着
可以预见,当元旦小长假与春节假期接踵而至,我们的微博与朋友圈又将齐齐变身为“全球旅行攻略”与美食节目,有人奔向反季节的温暖,晒出沙滩泳装照;有人直驱冰雪深处,分享关于滑雪或冰旅馆的体验。旅行的报道异国美食,浓郁酱料与海边生鲜满屏飞舞,剩下那些“竟然没出国”的,就只能卯足了劲地把面前的食物拍得尽可能地引人垂涎。
“旅游(与进餐)本身被我们掺杂了太多意义在里面。”心理咨询师许维素认为,享受美景与美食已成当下主流文化,意味着既懂工作又懂休闲的生活方式,也勾勒着一个人的品位与价值。我们会下意识地去迎合社会文化所倡导的生活,因为只有不断趋近被主流价值观所认同与认可,才能让人感觉更安全、生存得更踏实,也能满足我们“得到他人认可”这一心理需求。
而在社交网络上把所有“证据”优雅地晒出来,则是一种骄傲的宣示——“我见过它”“我买过它”“我用过它”,也就是说,我占有了这种时尚的生活方式。至于为什么“占有”如此重要?心理学家弗洛姆在《占有还是生存里》曾如此写道;,“从表面上看来,存在的本质就是占有:假如一个人一无所有,那么,这个人也就一文不值。”
或许,错把记录当重点?
李松蔚认为,早在1976年,弗洛姆就曾预言,比起“存在”(being),现代人会更倾向以占有 (having)为最高目标,正如我们现在习惯了把各种消费痕迹公诸于众。但“存在”是什么呢?……(微信、didaxinxie)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