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对婚姻的观念和态度,对女儿影响具体化在日常行为的点点滴滴。母亲的婚姻经历,让她对女儿的生活有了另一种期待。而女儿从母亲婚姻中吸取了教训,却依然不幸福。难道女儿走不出妈妈的婚姻“魔咒”?两代女人面对婚姻情感中的纠结与困境,哪些是共性的“传承”,哪些是需要调整和改变的“个性”?
郝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一个女孩的成长,需要在心理上经历一个对女性身份的认同过程而成长为一个女人,母亲自然是女儿成长中的第一认同和模仿对象。不管母亲是个怎样的人,女儿的内心深处无论认同或是抗拒,她的身上一定会找到与母亲相像甚至完全相同的部分。就像我们的原生家庭,既是一个人生长发展中爱与力量的源泉,也是形成限制的因素。此非宿命,而是现实。
那么,若想不重复母亲婚姻的伤痛,拥有满意的婚姻,出路在哪里?
在一个人的心理发展历程中,追求未曾满足的心理需求是我们的共性之一。在物质需求能得到基本满足的前提下,情感需求的滋养对一个人的安全感、内心充盈感以及自我价值感显得尤为重要。
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随着心理发展的逐步成熟,情感满足的提供对象也逐渐从依赖父母的唯一性,逐渐过渡到更广阔的人际关系中,直到找到自己的人生伴侣,建立自己的亲密关系,这个独立的过程才可能完成。
然而,相当一部分的人们,虽然已经为人妻为人母,从表面形式上似乎独立了,内心却停留在某个未成年的年龄段,在关系里不断寻找童年未能满足的情感需要,且并未觉察。比如早年缺乏父爱,便期待在丈夫身上寻找被宠爱的感觉,甚至直接找个“大叔”嫁了。当下对“暖男”需求的盛行,亦尽显女孩内心对母亲般温柔体贴之情的渴求。这种寻求和配对,若二人你情我愿,彼此满足,自然幸福,就怕在婚姻这个动态发展的关系里,当因孩子出生或某一方开始感到不满足时,原来的平衡被打破,问题就出现了。
俗话说,“婚里没有婚外找”,这不是为婚外情找托词,而是对婚姻生活缺乏反思和经营学习的必然结果。追求满足本无过,给我们造成困扰的,往往是追求满足的对象或途径错了位而不自知。
“小棉袄”的母亲就是从女儿身上弥补情感缺憾的典型例子,期待看到女儿“被宠爱”,以满足自己内心那个期待“被宠爱”的部分自我。这也是将女儿视为自身的一部分,从心理上和女儿未分化的心理表现。
当这种期待被打破时,多年压抑的不满与愤怒像火山一样喷发,母亲“发飙”,母女冲突因此而起,曾“相依为命”的母女关系面临瓦解,甚至各自受伤。
生活中,母亲的用心良苦往往导致女儿的反感,殊不知,恰是母亲苦心背后对自我婚姻的不满情绪和自我期待的转移,让女儿感到被操控和被情感绑架的压力,反而让母亲这面婚姻的镜子蒙上了雾霾,让女儿看不清可以从中学习的部分。
负责貌美如花的女孩儿,从父母的婚姻中受了刺激,压抑着对背叛和被遗弃的恐惧,在反向形成的心理防御机制下,选择了与母亲完全相反的模式,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成为一个过度注重自我需求和索取的女人,忽略了一个妻子需承担的责任和应有的付出,差点导致婚姻的破裂。
我们需要打破一个对婚姻的幻想——一帆风顺!
我们需要认清一个婚姻的现实——经历风雨,方见彩虹!
因此,经营婚姻的核心在于学习积极面对婚姻中的不满意,才能减少重复母亲伤痛的可能性。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说:“未经反省的生活,是不值得活的。”首先,注重关系里收取和付出的相对平衡。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需要,并反思这些需要和我们的经历之间的关系。在寻求自身满足的同时,也关注并发现对方的需要,反思自己可以为对方付出什么。
其次,注重沟通的艺术,维护沟通中表达与聆听的平衡,千万不要一味抱怨。
第三,做好自己的角色平衡,学习相处的进退之道。婚姻关系的维持就像跳双人舞,主导与跟随,前进与后退,既要尽情发挥,又要随时调整自己的舞步配合对方,才能跳得和谐、跳得享受。
第四,保持独立意识并为之付诸努力。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独立,支持我们拥有良好的职业和社会身份。在关系中是平等的,有利于维护我们
的自信和自尊。心理上独立于原生家庭,学习全然接纳我们的父母以及过去经历中的人和事,面向未来,为自己做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要做到以上几点,需要我们学习保持自我觉察,这是一种促进人格成熟的重要能力,是我们终其一生都需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