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汕头爱家心理咨询研究所 马健文
更多有价值文章点击我单位的网站:www.stxljk.com
前段日子,一位朋友身体不舒服,到医院检查身体,发现有个不大不小的问题,接诊医生说的很严重而且描述不清,对提问也缺乏耐心。接受治疗期间,朋友整天神不守舍,工作生活甚至睡眠都受了影响,问题却不见好转,于是开始忧心疗效。后来,又找了另外一个医生,诊断还是那个诊断,可经过这位医生耐心的解答与宽慰,朋友当即觉得自己好多了。每次服这位医生开的药都充满信心,身体、精神也逐渐好起来。
这让我想起一句描述医务工作者的名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我想还可以这么说:医欲治其人,必先定其心。对心理咨询工作来说,更是如此。
许多研究都表明,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关系(简称‘咨访关系’)质量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心理咨询的疗效。更有一部分研究者认为,与咨访关系相比,咨询流派、咨询师能力技术水平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刚了解心理咨询的朋友们也许会有疑问:难道只要跟来访者建立好的关系,不管你用什么方法都无所谓了?那与新交个好朋友有何区别?
我读书时也问过这个问题,但当时并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但在多年的心理咨询实践工作中,我发现了问题的答案。
心理咨询是一个非常需要来访者配合的工作,不管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水平再强,如果来访者对他有抵触或怀疑情绪,便不可能在与谈话中获益。比如,来访者对咨询师很反感,他的注意力就聚焦在对咨询师的厌恶情绪上。再比如,来访者不断考虑咨询师的话是否对他真能有帮助,所有注意力就聚焦在评估咨询师的话上。这些注意力的错误对焦,就使得来访者不能用咨询师的语言来诘问自己以进行自我探索,或吸收这些语言来进行自我疗愈。
所以,咨访关系起作用的背后,其实是来访者本身在起作用。只有他开始信任咨询师了,才能全身投入到咨询与治疗之中,真正的疗愈因子是当事人自身呀!如果他内心并没有做好接受帮助的准备,纵使心理师有三头六臂也于事无补。
既然咨访关系那么重要,怎么建立呢?文献,心理教科书中指出:真诚、尊重、共情、此时此地等。看到就忍不住吐槽呀。有句话叫“知道很多道理,但仍过不好这一生”!并不是掌握知识没用,往往是一些道理表述太宽泛了,根本缺乏实操性。比如“共情”二字,就够人学一辈子了。所以我为咨询师们总结了一些可供实践的方式:
1、对来访者的积极面予以肯定。如果在长达一小时甚至更长的一次咨询中,全部讲的都是围绕来访者的问题,那么他们也会觉得异常受挫。若咨询师可以发现并肯定来访者以往做得好的部分,那么他们也会感觉到咨询师的接纳,觉得更近人情。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心理咨询工作,不能光指出父母的教育问题,更要肯定他们以往的付出,发现积极面,他们才会有动力做出改变。
2、与来访者的友好握手。更多的肢体接触无疑会让人感到温暖,但与来访者的接触要保持合适的度,握手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握手时,要注意让对方感到一点点力量,并且目光要对视,让对方感到真诚与尊重。
3、在咨询开始前要重点介绍你作为咨询师的专业素养。包括你所受过的专业训练、学位职称、工作经验、擅长及研究方向。目的是让来访者对你有所了解,打破刚见面的紧张、拘束感,并通过介绍使他对你更有信心,这也会提升咨访关系。
4、表达自己非常愿意,而且会尽自己所能帮助来访者解决他们的问题。
5、如果你有过相同症状、相似问题个案的治疗经验,可以简明扼要地告知来访者,让他们知道自己的痛苦并不是独特的,这会降低症状带来的痛苦感,也会增加对你的信任感。
6、做好人性关怀,比如打招呼、递纸巾、嘘寒问暖、关心来访者的生活和身体近况等。
7、提升咨询师的个人专业水平。如果你在咨询过程中对问题的诊断分析、提问、点评都非常到位,来访者也会一点点产生对你的终极信赖。
8、有一颗真实希望来访者好起来的心,对方会感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