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心知 | 俄狄浦斯的爱恋

上爸爸或妈妈

“等我长大了,”4岁的Jimmy在餐桌上说,“我要娶妈妈。 ”

“你疯啦!” 8岁的Jane理智地说,“你不能娶妈妈,而且,爸爸怎么办?”

这个满嘴道理的女人真烦人!谁在乎你讲的这些蠢道理!其实也有办法。“爸爸会老, ”Jimmy说,嘴里塞满了四季豆,“而且会死。”然后,他被自己恶毒的话吓着了,急忙又说了一句:“但他……也许不会死,我会娶Marcia。 ”

弗洛伊德把童年早期这种对异性父母的爱和依恋,以及与同性父母的冲突导致的各种后果,如攻击性和内疚感,及其解决方式,称之为“俄狄浦斯情结”。对幼儿的直接观察明确表明,所有正常孩子都会经历这样一个阶段。俄狄浦斯情结本身并不是一种病态或致病因素,一般来说,它引发的冲突能得到解决,甚至它们常常会被忘掉。

这个无法实现的白日梦或许像人类历史那样久远,在它被发现并且被用精神分析方法进行分析之前的数千年以来,小孩子们一直做着这个无法实现的白日梦,体验着它所带来的情感冲突,并且最终没有依靠任何智者的指导就放弃了它。

如今,无数的父母们从来没有听说过俄狄浦斯情结,即使他们在自己孩子身上看到了这种情结,也意识不到这是什么。大多数父母对此一无所知,但也成功地养育了自己的孩子

事实真相是,无论我们是否了解俄狄浦斯情结,对孩子来说结果都是一样的,他们都必然会以失望和放弃而结束爱的白日梦。由这些愿望而引发的冲突也会得到解决。当竞争消失,人格会再一次以积极的方式得到整合。与同性父母的竞争最终总是被对同性父母的爱所征服。

孩子 6岁左右,他们对前不久还是其竞争对手的同性父母会表现出更为强烈的认同感,就好像在说:“既然我不能取代父亲,不能成为父亲,那我就像他吧。”孩子从此会开始模仿父亲,追随父亲。一般而言,所有的男孩都会这样,同样,所有的女孩也都会对母亲产生认同。

父母对孩子的理解,能有效地帮助他成功地处理这个年龄段遇到的冲突。

让我们再多听一些Jimmy的故事吧,看看他的一些很令人费解的行为和恐惧是怎么与俄狄浦斯情结联系在一起的:

自从在吃晚饭的时候暴露了自己的白日梦之后,尽管只有刻薄的Jane说出了自己看法,但Jimmy感到很不舒服。他并不真的希望父亲变老死去,他非常爱他的父亲。万一父亲真的死了怎么办?

在那天晚上剩下的时间里,Jimmy一直很忧郁,而且很容易发脾气,他似乎陷入了一个困境。晚上睡觉时,他想让爸爸给他读一个故事。不,他不想听“那个”故事。那么,“这个”故事怎么样?不要。噢,他根本就不想听故事。那他想要什么呢?好吧,他想听唱片。爸爸会给他放唱片吗?不,不是这张,是那张。不,不是那张,是这张。可他到底想要什么?

他哭着说每个人都对他很刻薄,他恨这座老房子,他想住到Allen家,再也不回来了,然后,他怒气冲冲地打了父亲。困惑的父母不知道Jimmy为什么会这样。最后,父亲说他已经受够了,命令Jimmy回自己的房间,直到Jimmy平静下来,而且,今晚没有故事也不会放唱片。这似乎正是Jimmy盼望的事情!“你真坏。你是全世界最坏的爸爸,我希望你死!”Jimmy蹬蹬地冲向自己的房间,砰地关上门。

Jimmy在招惹他的父亲,挑战父亲的耐心极限。无意识中,他想让父亲生气,以结束这一切。当然,父亲的耐心确实到了极限,他变得严厉起来,命令Jimmy回到他自己房间。而这好像正是Jimmy想要的,他大喊道,爸爸真坏,他希望爸爸去死。Jimmy似乎在要求父亲惩罚自己的罪恶,同时利用惩罚来证明他有理由生父亲的气,因为这个时候他愤怒地对父亲说:“我希望你死!”

那天晚上,Jimmy被噩梦惊醒,哭着喊爸爸。他梦见一只老虎从动物园的笼子里逃了出来,从客厅的窗户跳进家里,追着他到处跑。Jimmy跑进自己的房间,“砰”的一声关上门。老虎试图撞开门咬死他,Jimmy使劲顶着门,大声喊爸爸,可是没有人来,他担心父亲死了。然后,Jimmy被吓醒了。

在梦中,Jimmy被一只愤怒的想要吃掉他的老虎追赶。现实中,在做梦的那天晚上,一个愤怒的小男孩告诉他的父亲,他希望父亲去死,然后他怒气冲冲地跑回自己房间。所以这个小男孩的愤怒在梦中转变成了老虎的愤怒,让Jimmy自食其果,陷入危险之中。

我们猜老虎还代表着Jimmy的父亲。这个小男孩觉得,父亲会因为自己的诅咒而惩罚他,对他做出他想要对父亲做的事情。那个在晚上宣布独立、不再需要父亲的小男孩,就是在梦中尖叫着想要爸爸给予保护和帮助的小男孩。他深爱自己的父亲,当他在梦中呼唤父亲父亲没有出现时,他害怕父亲真的死了,自己的那个坏愿望变成了现实。

事实上,从孩子某个莫名其妙的行为或焦虑中,我们更有可能发现被隐藏的俄狄浦斯情结,而不是听到孩子直接表达他对母亲的爱和想要取代父亲的愿望。在整个拥有俄狄浦斯情结的成长期,像Jimmy这样在晚饭时直接说自己想娶母亲的情况并不多见。因为这种想法会激起孩子的内疚感,这种内疚感在幼儿时期就已经被他压抑了一部分。

在五六岁的某个时候,或许更晚一点,这种无望的白日梦开始逐渐消失,最终会被驱赶到一个看不见的地方去,那里存放着所有被抛弃的白日梦。孩子可能永远想不起它们,也根本不需要想起来。

狄浦斯期父母应起的教育作用

我们确信,童年时期的这种爱,以及对这种爱所引发的冲突的解决方法,会影响孩子青春期和成年后对爱的态度。如果男孩对母亲或女孩对父亲的这种依恋一直持续的话,日后,孩子将难以用成年人的爱情代替童年的旧爱。

所有父母,包括那些从未听说过俄狄浦斯情结的父母,对于解决这些冲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父母的作用,大多数孩子都会放弃这种不可能实现的白日梦,开始对学校生活充满兴趣,逐渐成熟,摆脱童年的依恋去寻找新的爱的对象。

在出生后的头几年里,Jimmy以及所有的孩子都必须认识到父母有自己的私生活,这是父母之间一种将孩子排除在外的特殊的爱。孩子通常会怨恨这一事实,但是,帮助他们接受它很重要。小孩子会抗议父母外出过夜或度假,实际上,很多父母对不得不把孩子排除在他们的私生活之外感到内疚。然而,对孩子来说,这是一种必要的教育。

【父母的卧室可以成为这种私密的象征】

一个普遍的原则是要从童年早期就保持父母卧室的这种私密性。这就意味着,孩子不能睡在父母的房间里,父母也不应该把孩子带到自己的床上。即便孩子被噩梦惊醒,要求和父母一起睡时,更为明智的做法是在孩子自己的小床上安慰他。也不应该让孩子看见父母穿衣、洗澡或上厕所。

这样避免孩子知道父母的隐私是不是有些小题大做了?难道不会让孩子觉得父母过于神秘了?我们当然不需要给孩子造成这两种印象。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向孩子实事求是地声明隐私原则,尽早确立并在整个童年时期保持这一原则并不难。

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我们会让孩子感到,父母彼此之间的爱必须得到尊重。

尽管孩子深爱父母,但不能干涉父母的亲密关系,不能分享父母生活中的亲密,不能独占父亲或母亲的爱。如果孩子幻想与异性父母结婚,独占异性父母的爱,那就只能是幻想,因为我们不会鼓励孩子这样做。没有我们的鼓励,孩子就会放弃这种幻想。

但有时候,在父母关系不和谐的家庭里,对婚姻爱情失望的父亲或母亲可能会使孩子产生想独占异性父母之爱的念头。母亲对儿子表现得非常温柔,却对丈夫漠不关心;而父亲可能钟爱自己的小女儿,送给女儿连她的母亲都难以得到的贵重礼物和关爱。在这种情况下,童年时期与父亲或母亲有特殊亲密关系的幻想,以及将同性父母排除在外的白日梦,被现实生活赋予了实质性的内容。

在某种程度上,父母的态度助长了孩子的这种幻想。与那些很早就知道父母属于彼此、他们之间的爱与他们对自己的爱不一样的孩子相比,这种孩子更难放弃自己对异性父母的幻想。

因为同样的理由,我们不应该将孩子偶尔对父母表现出的羞涩和调情视为“可爱”。

成年人在这种时刻的一点点小评论和玩笑都很容易被孩子捕捉到,并将其视为一种鼓励。我们不需要为孩子表现出来的情欲而感到好玩或受宠若惊,同样,我们也不应该为孩子的这种表现感到震惊。只要我们表现出慈父般的或慈母般的成熟态度,这种行为就会因为缺乏鼓励而很快消失。

孩子与同性父母的竞争,也需要父母保持坚定和机智】

有时候,父亲可能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儿子的竞争和嫉妒做出的反应,就好像这个小男孩真的是自己的一个竞争对手一样。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看到父亲和小男孩陷入一场争夺地位的拉锯战。

不管是父亲还是儿子,都没有意识到斗争的动机之一是孩子在与父亲争夺母亲,而由孩子发起的这场战争在无数个家庭中上演:是看父亲喜欢的电视节目,还是看儿子喜欢的?是尊重父亲享受宁静夜晚的权利,还是同意儿子有在客厅玩超人游戏的权利?对同一件事情,是父亲有决定权还是儿子有决定权?有时候,这种竞争在一些主要问题上甚至更加公开:是父亲还是儿子有权与母亲单独待在一起?往往会在深夜上演这样一出戏:儿子拒绝上床睡觉,或者不愿意待在床上,上床后又频繁地溜下床出现在客厅里。

显然,一个早已在孩子的生活中树立了自己的权威、通情达理同时又坚定而不容置疑的父亲,将不会因为小男孩的竞争而受到严重挑战,小男孩也不会真的能对父亲的权威造成挑战。

通常是那些从最开始就成功地挑战了父亲的权威和权利的孩子,才会在这个发展阶段试图严重挑战父亲与母亲的亲密关系。一个通过无数细节,知道自己不可能在与父亲的较量中取胜的孩子

一个知道自己只是个小男孩的孩子,会很容易接受这一事实:他无法在这场与自己所爱的人的较量中获胜。

但是,在理解这一点时要谨慎。我们当然不是说应该威胁孩子,让他在父亲的权威和地位面前感到被动和无助。尽管在重要的问题上,孩子需要接受父亲的权威,但我们要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感受,允许他在一定限度内表达这些感受。

作者:塞尔玛· 弗雷伯格

文章节选自《魔法岁月:0~6岁孩子的精神世界》

塞尔玛•弗雷伯格

美国幼儿心理健康和发展精神卫生治疗领域创始人之一,著名儿童精神分析专家。

美国加州大学附属旧金山总医院亲子项目负责人,密歇根大学医学院荣誉教授,曾为患有情绪障碍的儿童创立多个儿童发展项目。

内容来自微信公众号@简里里

版权说明:原文的版权都属于原作者。转载请注明来自微信公众号@林紫心理堂(LINZI-1998)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心知 俄狄浦斯的爱恋  爱恋  爱恋词条  
综合

 嗨,自己

嗨,自己:又一次给自己写信,我知道今天就在今天,我又一次选择了躲闪,我不知道这样的躲闪到底意味着什么,我清楚的知道,婚姻离我居然是那么遥远,在我的心里面,我必须...(展开)

综合

 致女儿书:亲爱的宋小妞

文/宋小君亲爱的宋小妞: 你好。我是宋小君,也就是你爹,你上辈子的情人,小时候的奶爸,少女时期的树洞,以及将来你男朋友的岳父。下辈子,如果你还是女孩的...(展开)

综合

 别把你的优势拱手相让

从下面这两篇短文可见生活之巧妙,之诡异,之变幻……一切常常隐于其下,却又顿然浮出水面。 ——  1.对不起,又是我错了朋友说她的父亲很强势,...(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