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思维具有概括性。我们能在接触各种事物的过程中,找出一类事物的共性,把它们归结在一起并且找到它们的规律。我们还能给总结出来的东西下一个“定义”或起一个 “名称”。这种概括的能力极大地方便了我们认识事物、适应现实环境、高效率地找到理解和解决问题的通道。
这就好像,为了避免混乱,我们把各种各样的物品整理好,分门别类地放在一个一个的小盒子里,然后贴上标签。方便、干净、省事。
我们在一个个的坐标系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盒子和标签,对自己进行定位,然后明确我们自己是谁,找到自己归属于哪个群体。
如今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标签:“文青”、“90后”、“非主流“、“土豪”、“二逼青年”、“果粉”、“农民工”、“精神病”、“神童”、“差生”、“女汉子”、“女神”、“屌丝”、“直人”、“同性恋”——“同性恋”里还有各种各样的附属标签:“T”、“P”、“1”、“0”……有的标签代表身份、角色,有的还附带了价值取向和感情色彩。
然而,很多时候我们都被各种各样的标签限制住了。
我有一个朋友是一个“T”(女同性恋里面偏男性的角色),前段时间她给我打电话说,她喜欢上了另外一个T。但是她很纠结,她无法正视这样的喜欢,又害怕自己的退缩会错过了一段美好的关系。“一个T怎么能喜欢上一个T呢?”她在这个问题里停滞不前。我问她喜欢上一个T是什么感觉,她说,就像背叛了自己,背叛了那个多年来已经确信自己就是一个T,只喜欢P(女同性恋里面偏女性的角色)的自己。
当我们认同了一个标签,被它贴得牢牢的,就会有很多“应该做”和“不应该做”的既定思维,一个T怎么能喜欢上T呢?一个小女人怎么能梦想当拳击手呢?一个三好学生怎么能沉溺于游戏呢?一个男子汉怎么能哭呢……
我们不停地批判不符合那个标签的注解的行为,无法接受各种各样标签以外的可能性。有时候我们忘记了,对于一个活生生的人来说,标签只是一个浓缩过后的符号,它只是一个人很小的一部分而已。
当我们习惯使用标签,一个人本身,就被标签覆盖了。我们一眼看见的只是一个代表共性的标签,习惯性地以那个标签来解释和理解这个人,也以那个标签来要求Ta做出符合这个标签的期待的行为,却想不起去看看标签后面那个独特的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有一次一个有过抑郁症史的来访者跟我描述她无力的状态,她说:“你不知道我现在有多糟糕,我没有任何办法让自己开心起来,觉得生活很没意义,出门上班让我觉得好痛苦,我只要一回家就躺在床上,不想干任何事情,我的思维变得像蜗牛一样跑不动……”
我听完叙述第一时间做出我的判断:情绪低落、思维迟缓、行为减少——抑郁症的“三低”。一时焦急,我立即关切地询问:“是不是抑郁症复发了,要不要再去医院开点药。”
问完这句,我察觉到她开始表现得抗拒,表情里透着不悦,不想再说下去。沉默了好一阵后,我邀请她谈谈对我刚刚的回应有什么感觉。她孤独地陷在沙发里,眼里噙着眼泪,轻叹了一口气,失望地说:“那一刻我觉得你离我好远,原来你真的不会知道我现在有多糟糕。”
是啊,我没有注意到,我不经意间就把她放进了那个贴着抑郁症标签的盒子,那样根本不用去理解她的内心到底发生了什么,只需要看到那个标签——“抑郁症”,快速找到对应的解决办法——“开点药”,一切糟糕的情绪在这个标签下面都变得合理了,简单又明了。而她作为一个活生生的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的人,却被挡在了那个标签的后面。当她向我述说她的内心时,要的并不是一个判断,而是我作为一个跟她站在一起的人,能够去感知她内心的感受。
学习心理咨询的这些年,我不断地从书本和培训中给自己灌输各种各样的理论,这些理论能对来访者的方方面面给出一些假设性的解释。然而这么久以来,真正打动我的一课是两年前上陈偲老师的自体心理学课程,她在讲解”神入”的时候反反复复地强调,我们需要不断地放下所有接收到的理论,不尝试去解释来访者的行为符合哪一种诊断,而用全部的身心去听Ta在说什么,那对于Ta来讲意味着什么。而不是只看到,此刻Ta在防御,此刻Ta在偏执状态。只有我们真正地进入到来访者内心去了解Ta内心是怎样的感受,Ta内心发生了什么,这才是最有价值的东西。而不是把我们知道的东西去告诉Ta——你看,难怪你会这样。
我们需要的当然不仅是“难怪你会这样”,也不是“你不应该……”。很多时候也许真该揭掉那个标签,看看标签后面真实的人,看到那些内心的现实,拥抱那个标签以外各种各样的可能性,让生活和生活中的主角都变得丰富起来。
------------------------------
文/文馨
转载需注明出处并署名,勿作商用。欢迎关注公众微信号:xlswen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