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专栏 | 林紫:宝贝,说话

本文是2001年为《女友》杂志“花语信箱”的青春期小读者们写的专栏文字。那个时候,林紫姐姐还是“姐姐”;十四年过去,当年的小读者都已经做了妈妈、出现在林紫心理堂妈妈沙龙里……

陪伴,就是这样相互珍藏岁月佳酿、见证生命芬芳,就是这样一步一步从从容容、不离不弃、地老天荒。

如果说生命像花,那是因为我们有幸开在亲人爱的枝桠。让花儿对枝叶根须说爱吧——

有一次在电视台做节目,处理孩子和家长的关系问题。现场咨询的观众中有一位11岁的小姑娘,“指控”她的父母做人没有标准。于是我问她,她所认为的“做人标准”是什么。没想到小姑娘反问我:“林紫姐姐,你是说‘人’还是‘学生’?”我吃了一惊,问她“学生”和“人”有什么不同,她非常认真地回答:“学生不是人,大人才是人,人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学生不行。”在场的所有人都震惊了,从编导到摄像都不由难过地摇头,而孩子的妈妈则是悲从中来,泪如雨下。她想不到自己鞠躬尽瘁的管教竟让孩子对“人”产生这么深的误解。

这一幕到现在都让我心酸。无忌童言说出了幼小心灵所受的伤害,然而我更为同样受到伤害却不能像儿童一样表白的大孩子们担心——当爸爸妈妈的做法伤了你们的心时,你们该怎么办?

家庭会伤人

有人说,人生最大的快乐和最深的满足、最强烈的进取心与心灵最深处的宁静,莫不来自充满爱的家庭。我相信若干年之后,你也会和我一样赞同这个讲法,但是现在的你,是不是正为一团糟的家庭关系而苦恼、一点感觉不到爱呢?是不是无论做什么都得不到父母理解和赞同、气得要疯掉呢?一位署名“伤心宝贝”的女孩来信说,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父母“所谓的爱”成了她的负担,成了逼她就范的武器,有父母在她根本就做不成自己,有时候她简直想离开这个痛苦的家……“伤心宝贝”的苦恼大多数人的成长经历中都有过,年岁的增长带来了两代人之间的隔阂,家庭成了会伤人的东西,这一切着实令人沮丧,极端的案例中甚至出现骨肉相残的悲剧。一位学医的女大学生长期处理不好与母亲的关系,于是疯狂地迷上了解剖,并且常常在幻想中体验看到母亲倒在血泊里的“快感”,如果不是最后的一点理智逼她走进心理咨询室,后果真的不堪设想。家庭的矛盾比任何东西都更容易使我们受伤,但“离开”和暴力一样,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带来更大伤害。虽然出现这样的局面多数责任在父母,无数的家教书籍也在教大人们如何理解孩子,但青春只有一次,我不想你们成为爸爸妈妈的“高昂学费”。在他们学会理解以前,让我们先学会自我保护和主动“出击”,而不是“坐以待毙”吧。

一生商量如何爱

如果跟爸爸妈妈的冲突让你苦不堪言,不要难过悲观,你去看看江畔初绽的芬芳,去参悟“嫩蕊商量细细开”的甜蜜,然后记住:要爱,还要学会“商量”!

*宝贝自己,表达自己

假如给你一个机会让你观察自己是如何长大的,你会发现,小时候爸爸妈妈对你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说呀,宝贝!”每一位父母都喜欢用这样的方式来启发孩子讲话,喜欢用这样的方式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那个时候,好像他们的耳朵专门就是为孩子们长着的。倾诉与聆听使我们尽享家庭的温馨。可是随着我们渐渐长大,这样鼓励的话开始越来越少听到了,代之而来的是“别说了,我知道你……!”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我们会越来越频繁地发现跟父母交流的困难,于是渐渐地闭口不言。说起来这不是我们的错,但我们必须对自己的情绪和成长负责。所以,我们要自我“宝贝”一下,鼓励自己说话。说出来,大不了一顿“臭骂”,不说出来,则永远失去了被理解的机会。

*要说,还要“会”说

表达是理解的第一步,但不一定必然得到理解和接受,关键还看表达的技巧是否恰当。古代有一位国王,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的牙齿一颗接一颗地掉了,于是找来一个巫师解梦。巫师说,哎呀不好,这是个凶兆啊,预示着你的亲人将一个一个在你之前死去。国王听了非常生气,下令将这个巫师关进大牢,然后又找来另一个巫师。第二个巫师听了国王的梦以后说,恭喜陛下,这是个吉兆啊,预示着你将比你的所有亲人都长寿呢。国王听了转怒为喜,大大地奖赏了第二个巫师。——你看,这两个巫师说的其实是一回事,可是结果却那么的不同。我知道你们很多人都挺擅长跟同学朋友交往,也懂得说话的艺术,可是在面对父母的时候,却常常忘记这也是一种人际交往,需要我们用心。不但如此,我们还常常无意之中采取最不科学的方式说话,故意伤他们的心。如果是这样,得不到父母理解就是我们“咎由自取”了,你说呢?

*爱是一生的作业

我们常说的人际关系其实更适合叫做人间关系,因为我们生来便投入这种关系中,直至生命的终结。父母是人间关系的起点,但我们不但常常忽略对他们用心,而且“爱之深,责之切”,对他们更加缺乏人际交往应有的宽容与耐心。其实,家庭关系的和谐是一个成长和互动的的过程,需要我们和父母双方的努力。我们不妨把与父母的交往看作人际关系第一课,用心去学习、掌握,完成爱的家庭作业。

*爱你有“商量”

其实,多数的家庭问题都是源于爱——爸爸妈妈因为太爱我们,所以才用终极关怀来禁锢我们,而我们因为太想得到他们的爱,所以把他们的理解看得如此重要。对爱的渴望和内心安全感的缺乏使我们成为一个“爱的试探者”,常常以为父母如果爱我们,就应该了解我们,“我不说你也应该知道”。然而我们是人,不是神,即使心心相印,也不可能全部合一。所以,即使是爱,也需要“商量”着来,要让父母了解你的需要,也要了解他们的心意。想不通的时候,要有耐心多问多听,而不是想当然地投射自己的想法到父母身上,以为他们就是那么顽固——其实,顽固的可能是我们自己。

*花冷不开心

有很多的原因使长大后的我们与父母之间发生各种各样的冲突,比如青春期的反抗碰上更年期的焦躁,比如两代人生长环境的差异、发展过程的差异、社会地位责任的差异,再比如社会进程的加快等等。我们不能苛求父母时时刻刻都与我们日新月异的网络时代步调一致,所以,当我们在父母省吃俭用买来的电脑上输入我们的OICQ时,不要嫌弃父母的无知和唠叨,我们不妨扪心自问,自己花在电脑上的时间跟与父母讲话的时间哪一个多?尤其是喜欢与父母冷战的孩子,三句话不和,就把门“砰”地一关,径自沉浸在虚拟的空间里,对父母则十天半月爱理不理。殊不知“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这样的冷战往往最伤感情,因为对反应的渴望是人的第三大基本愿望,得不到满足就会使人的行为产生偏差,伤人伤己。所以,如果你愿意成熟,愿意家庭开心,就多给自己和爸爸妈妈一点温暖吧,不要让彼此的精力产生内耗。

说了不少了,可我知道你依然还将遇到新的问题,因为家庭生活不会时时都那么理智——你是,父母也是。当爸爸妈妈再次有点“不可理喻”的时候,不要害怕,记住我们下面的原则吧:

1.让父母的无理合理化——理解他们的处境,理解他们那个年纪的思维定势,理解他们所受的教育,然后宽容他们的反应。

2.做父母的心理医生——把他们的唠叨看作一种“爱的强迫症”,找出他们“患病”的根源,缓解他们的焦虑,慢慢治疗。

3.家庭是PARTY,你做主持人——制造共同的游戏,想办法让你的成员分享你的心情,进入你的心境。

4.求同存异——一家两制、搞好“三通”,争取双赢(让自己和父母都开心)。对父母的无理要求,不妨“虚心接受,坚决不改”,权当尽孝心。

5.帮父母摆脱爱的危机——还他们必要的权威感,不要过分泄露我们的独立与不屑。

6.纪录父母的干涉,定期复查,看看孰是孰非——让时间去检验真理,结果自己知道就好。

7.降低期望值,容纳父母的情绪——父母的内心也有一个“内在小孩”,有时候,他们也需要你去“宠”一下,迁就迁就。

8.时刻进行自我检查——当心自己拿着无知当个性,也不要随便生气,因为生气的后果总比生气的原因严重。

也许有了我的启发,你已经想到了更好的办法,因为你比我更爱你的家,爱你的爸爸妈妈。为了爱的缘故,请一定记得“说话”!

(2001/5/5)

版权声明:林紫心理堂所有专栏文章系林紫专家们原创。分享是美德和善行,我们乐意你的传播、转发、转载你所喜欢的文章。转载请注明:原文作者、内容来自微信公众号@林紫心理堂(LINZI-1998)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专栏 林紫:宝贝,说话  说话  说话词条  专栏  专栏词条  宝贝  宝贝词条  
综合

 既然刀子嘴,何必豆腐心---山青...

既然刀子嘴,何必豆腐心文/山青云白心理咨询中心上个月和同事出差共住一个标间,晚上她那做销售的老公喝多了,忘记她不在家,打电话让她去饭店接他回家。她几度打断那端迷...(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