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之投射性认同的作用机制
投射作用,是指个体依据其需要、情绪的主观指向,将自己的特征转移到他人身上的现象。投射作用的实质,是个体将自己身上所存在的心理行为特征推测成在他人身上也同样存在.投射是精神分析中防御机制之一,精神分析是考研的重点内容,也是当前社会热点内容,力比多学院(Libidos.cn)教研组提醒各位,考研复习要与心理学热点同步哦。
一、期待和直觉
当你认为某人是什么样的人时,如果他的表现符合你的期待,你会有一种自我满足感,仿佛告诉自己“我没看错人”;如果他的表现不符合你的期待,你会陷入“认知不协调”,产生焦虑,这种焦虑会反映到表情上,被对方感知到。于是,对方做出调整。聪明的孩子会察言观色,就属于这种情况。有的人虽然没有刻意地看别人的脸色,但也能本能地从别人的“目光”和表情上看出对方满意不满意,自己做得对不对。
二、洗脑
如果说期待就是暗示,那么洗脑就是“明示”,直接告诉对方,他是什么样的人,会做出什么样的事,反复说,这些话进了对方的脑子,把对方“洗脑”了,对方就以为自己就是这样的人,然后“自然而然”地做了某件事。所以,家长天天说自己的孩子笨,结果孩子越来越笨;老婆天天说老公懒,结果老公越来越懒。
有一个女人老是被老公打,做了二十多次心理咨询,情况没有改善。后来改用家庭治疗,让夫妻俩一起表演某次吵架的经过,结果发现,吵架过程中,老婆反复对老公说:“你是不是想打我?”“你又想打我了!”“狗改不了吃屡,你的毛病就是改不掉。”老公很想克制自己,但是,最终被老婆“催眠”了,服从了老婆的指令,做了自己不想做的事。
三、引诱
有一种投射性认同叫“色情”,其实就是色诱。求助者用色情引诱咨询师,如果咨询师中了圈套,说明“被”投射性认同了。
有一位女士,怀疑老公对她不忠,她化名“陌生女子”,主动找他聊天,关心他,理解他,投其所好,他很快就上钩了。她本来就是他的妻子,对他了如指掌,想投其所好非常容易。接着,她分别以真名和“陌生女子”的身份同时跟他聊天,“测试一下”他会不会欺骗自己,结果,他不但欺骗了她,还在“陌生女子”面前诋毁她。
四、逼迫
一般说来,投射如果变成了引诱,很少有人能够“不认同”。而比引诱作用更强的是逼迫。有的人被逼无奈,明知是陷阱,也只好跳进去。妻子和“陌生女子”同时出场,都逼问他在跟谁聊天,聊得怎么样,他不撒谎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