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张慧萍/王荟
很多人可能都会像我一样,因为生活中的琐事,与父母发生激烈的争吵。争吵的过程,我们都像愤怒的狮子,狂喷出各种狠话,完全不计后果。争吵以后,带给我们的不是发泄后的轻松,更多的是内疚和自责。
其实我们真的不想争吵,只是当时实在控制不住。为什么我们那时就控制不住情绪呢?怎么样才能避免跟父母争吵呢?那么努力地争吵,到底是想要到什么呢?
我也经历过这样一个成长历程。明明我不想跟妈妈吵,可是我怎么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我想妈妈也不想那么凶地嚷我,可是妈妈也控制不住。我们的内在发生了什么呢?为什么必须用争吵的方式要到自己想要的呢?争吵真的能让我们要到自己想要的吗?
明明我不想吵,可是我为什么要吵呢?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去对抗妈妈呢?也许她也不想用这样的方式。可是,妈妈为什么那么大的愤怒呢?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指责和批评呢?我们彼此的内心到底都想要什么呢?都在渴望着什么呢?
学会如何处理好跟父母之间的关系,是我们每个人成长当中重要的一课。因为那份爱,我们总是有无休止地争吵,可是用争吵的方式真的能要到我们想的爱吗?
你想学会更好的沟通方式吗?想知道怎样才能要到想要的那份爱吗?想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吗?
揭开吵架背后的秘密:访谈实录
萱: 一直我都觉得我挺懂事的,可是偶尔还是控制不住自己,跟妈妈大吵一架。好像我周围也有很多平时看起来挺好的同学,在家也能跟妈妈吵得很凶。
有的人没有表现出来吵,也许内心也有不悦呀!
萱:我一被说急了就控制不住情绪了。
张老师:通常什么情况下出现情绪?
萱 :愤怒,委屈,伤心。
张老师 :嗯,是的,愤怒,委屈,伤心时,一定就是情绪呀
你指的说急了是什么意思?
萱 :我妈喜欢唠叨我,各种她看着不顺的事儿就开始说。她能把好多事儿一起翻出来说,说多了我就急了
张老师 :妈妈一直这样吗?从小到你这么大,都是这样的方式吗?
萱 :不是,我小时候她看我什么事儿做的不对了,就直接训或者打。
张老师:哦,现在变成了唠叨!
萱 :现在我们大了,她就改成说了,说说我们就吵起来了。小时候不敢跟她顶撞,现在才敢。
萱 :……要什么?要我听她的话,按照她的要求做
张老师:打,骂,唠叨有什么正面意义吗?
萱:暴力让我改变?
张老师:她会不会对别人这样?
萱:不会,绝对不会,她只这样对家人。一般她不跟外人吵架,但是经常在家跟我们吵。
张老师 :妈妈这样的行为,只对家人,绝不会对外人,那代表什么?
萱 :她用这表达爱?
张老师 :你觉得呢?
萱 :她总说,你要不是我闺女我才不说你呢。可是她说的时候,我真觉得挺难受的,胸口那儿堵一团火一样。
张老师:是的,妈妈的动机是好的,那是她认为爱你的方式。可是我们不能接受,是因为我们有自己想要的方式。
萱:是啊,这方式太有杀伤力了
萱:可是吵架的时候就完全分不开了。她不但说狠话,还用很冷的眼神瞪我,我就怀疑她是不是我亲妈。从小就怕她那冰冷的眼神。我完全被情绪控制住了。
萱:希望她能心平气和的说。特别害怕,小时候她一瞪我,我什么都不敢做了,现在她一瞪我心就凉了。
张老师: 我能感受到你的害怕,生气,委屈和无奈……
萱:连生气都没了,只剩下害怕了。可是又控制不住愤怒,我就不看她眼神,直接说狠话。
张老师:其实,每个家长的通病就是本来今天发生的事,他们总喜欢把以前的事也翻出来一起唠叨!
萱 :是的,各种事儿都记得特别清楚,一起按照她自己的逻辑不停唠叨
张老师:这样做,无非想证明他们一直就是对的!你是错的,这样就好让你听话!
萱:您说的太对了。不按照她说的就是错,而且她还能说出各种佐证
张老师:其实就是一种权利的斗争,如果你听我的,就代表我是对的,我是权威,你尊重我,我是你妈妈,你就得听我的话,我就安全了,因为可以控制你!
更好玩的是:情绪一定不是当下发生的这件事,当下的事只是一个触发事件,或者说是导火索……
萱:…………原来是这样……
张老师:真正的情绪是曾经一直压抑在内心没有解决的情绪!
萱:看着您刚才的话,我觉得好想哭……
生活中的小事儿都能让妈妈处于不安全的状态。
这些压抑的情绪是从小积累的嘛?
张老师:妈妈的情绪,也许不是因为你让她那么大,而是类似的事件在妈妈心里埋下了种子,一到这个时候,就能触发她的情绪!我们叫“心锚”。
比如,你喜欢的一个饰物,当你一看到它,会不会想起一个情境,或是有种感觉?
萱:是的。小时候不敢跟她吵,现在敢了。
我的行为可能是妈妈情绪的触发事件?
张老师:是的,就是触发事件!
萱:看您这么说,我觉得轻松很多。其实每次跟妈妈吵完架,我心里还是非常内疚和自责的。
虽然吵的时候过了嘴瘾,吵完还是很内疚的,想想自己都过了三十了,还跟妈妈吵架,把她气成那样,就觉得自己挺不孝顺的
张老师:一般情况下,当外在的人,事或物,不符合我们的价值系统时,当下会有一个本能的情绪反应,但时间很短,很快就会过去。如果因为这个事一下触及了很大的情绪而且无法控制,那一定是过去的情绪被触发,所以,当情绪很强烈时,一定是叠加了过去很多的负面情绪,而非当下事件!
于是,我们每个人都要留意一下是事件本身让我们不开心还是由这个事件触发了我们过去的什么情绪?当觉察到了,才可能去改变,否则就会成为无效的惯性模式!
萱:双方都是这样吧?
张老师:是的,彼此都是对方的触发事件!
萱:太对了。惯性模式,过一段时间吵一回,吵的时候还会把之前的所有都翻出来,然后就成了定论。比如说,我妈一吵架就说她老早就说过我邋遢,要是猪也是吃窝里拉窝里的猪。
张老师:在沟通的过程中,谁难受,谁先做出改变,我们不可以改变他人,但可以先改变自己!
妈妈有自己的人生经历,她也会有自己很多没有被满足的期待,你也有你的人生经验,同时也期待被理解和满足,于是彼此要的都是一样的东西!
如果你想要的,你猜妈妈是不是也想要?
萱:太对了,我觉得她完全不理解我啊!不但不理解,还各种挑剔指责!
萱:非常伤心。亲妈啊,怎么可以这样说我呢??
张老师:尤其骂到你的身份层次时,你更加愤怒对吗?
萱 :对,直接就把我全否了。
萱:是的,控制不住,完全控制不住。
张老师:你知道这样是没有效果的,只能彼此伤害,破坏感情!所以,请你告诉我,你想改变一种沟通的方式吗?
萱:想,可是她一指责,我就窜火了,就跟被点了一样,非烧一把。我刚才直接掉到吵架前的那种情绪里了,太难受了
张老师:吵架,对抗是其中的一种方式,假如还有更好的方式,你想如何做?
萱:平和的沟通,她是我妈,她慢慢说,我还是想听的
张老师:嗯,我能感受到你内心很难受,很生气,同时你也有内疚感,觉得不应该,对吗?
萱:我也知道她为我好。吵完就后悔、内疚。
萱:自己。打这两个字的时候好犹豫,一想到吵架前失控的状态,就没信心了。
萱:她都吵赢了还内疚??
张老师:天下没有一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可是没人教会他们如何爱孩子的方法,自己了解孩子要怎样的爱!
总是按自己的方式给孩子爱!
我都是成人了,昨天和妈妈一起散步,妈妈一会告诉我说:“小心踩到狗屎”“这有个钉子,小心划到脚”“小心台阶”……当时我就马上感觉妈妈怎么还把我当小孩?同时我也感到一种幸福,有妈妈真好,这么爱我,照顾我,我还可以做小孩儿,心里暖暖的感觉,于是我拉住妈妈的手,告诉妈妈我真幸福,谢谢妈妈这样爱我!
妈妈笑了,那样开心……也许这也是一种孝顺……
萱:如果是我,还真说不出来,好像我都没给妈妈说过这样的话,拉手都很少。她会觉得别扭,我曾经大学的时候学了施刚老师的课给她和爸爸发短信说爱她们,她们赶紧打电话过来,问我是不是遇到什么事情了,吓得我以后都不敢给她们说类似的话了。
张老师:我们的主观世界不同,读解他人的行为也很不同!没有一个孩子没被父母唠叨过的!那是他们爱的一种方式!
萱:当妈妈把您当小孩的时候,您有没有不被信任的感觉?
张老师:当时那一刹那有,可是马上就消失了!
萱:我有时候就会困在那种不信任感里,您是怎么很快处理的呢?
张老师:我从小很独立,上学又离家很早,于是父母管我的机会很少,我的内心好像缺了一块东西……于是,当妈妈对我唠叨一些关心的话语时,我就感到很满足,被关注,被爱的温暖……
萱:是的。我好像要的也是满足,被关注,被爱。
张老师:而你也许在父母身边长大,妈妈爱的方式就是唠叨,因为小,你不敢反抗和顶撞,等长大了,内在已经积累了很多的情绪,认为唠叨就是不信任,因为他们一直把你当小孩儿的……
萱:可能方式不一样,要的东西是一样的
张老师:是的,我们都要爱,关注,欣赏,认同,尊重,自由……
萱:可能在吵架的时候,妈妈也要的是这些……
张老师: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先去给到对方要的,对方也会给到我们,你说呢?
萱:是的,我想换个更好的方式。突然间觉得,不想跟她吵了,要找一种好的方式去爱她。
张老师:假如你去表达妈妈为你做到的,为你付出的,你去拉着她的手表达你对妈妈的关心和爱,同时告诉她你想妈妈给你爱的方式,她才能知道如何做更有效啊?
萱:是的,我之前总觉得自己懂事,能理解她,原来我在掩耳盗铃
张老师:通常容易吵架的朋友有两种人:一种是指责型的人,另一种是超理智的人。指责型的人,她的背后一定有期待,如果没被满足马上就会出现情绪!超理智的人,通常她有一套自己的信念价值系统,只要你不按照她说的做,就会让她有情绪!所以,前者满足她的期待!后者先要和对方达成一致性的观点或想法,然后再表达自己的内在。
萱:我妈是指责型的,我一被她指责,愤怒,委屈就来了。是的,而且情绪来了就像山洪爆发。总觉得妈妈的期待好多。
张老师:无论哪种情况,都是内在的自我价值感很低,自信不够,才想用这样的方法控制对方!
萱:控制,就是控制
张老师:所以,你妈妈的期待,在她小的时候就没被满足过!她也许很不容易走到今天……她对你的模式,或许就是她从她的妈妈那里学到的,她和你一样,被唠叨被指责,被忽视,缺少爱……这是她一直期待得到的!
萱:嗯呢,好想抱抱妈妈,她自己没得到足够的爱,却给了我很多爱。现在我大了,她又用这种伤害自己的方式来引起我的关注。
张老师:哦,你的内在发生了什么?
萱:她和你一样,被唠叨被指责,被忽视,缺少爱……这是她一直期待得到的!这些话触动了我的内心。
萱:我觉得妈妈好可怜
张老师:是啊,你现在和妈妈是同频的,走进了妈妈的心里感受她……
萱:如果我再触发她的情绪,我想安抚她,给她内心成长的力量。
张老师:不是等妈妈有了情绪,你再去安抚她,之前能做什么?不让妈妈有情绪呢?
萱:是啊,我可以做的更多。有些事情提前给她沟通,让她感觉到安全。给她做爱的存款。
萱:被爱,被理解,被接纳,被关注,被满足。
张老师:是的,这些都是妈妈心里渴望得到的心里营养,同时也是她从小希望从父母那里得到的,也许一直没有得到过,今天你愿意慢慢给到妈妈吗?
萱:我愿意。做到这些,我们都会感觉到幸福、温暖。
张老师:你现在的感受是?
萱:轻松,心里满满的,暖暖的。
张老师:想到妈妈骂你,吵你,责怪你,甚至小的时候打过你……你的感觉是?
萱:原来吵架是要传递给我那么多的信息,只是我从来没接收到。
张老师:是啊,人的一生都在呼求爱!得不到爱,心灵就会干涸,行为就会出现过激,情绪就会是信号!
萱:她有她的委屈和愤怒,也许不都是我的错,我想她也会内疚。我想原谅过去发生的一切,以后我要做的更好。因为我现在知道了该怎么做,我相信自己能做好。
张老师:是的,知道了就是智慧的开始,觉察了就是改变的开始!从自己身上做出改变,容易的多。当你变了,就会影响妈妈做出改变!
萱:不好的行为是在呼求爱!
张老师:用不好的行为呼求爱!因为她不知道用怎样的方式表达她要的!
萱:嗯呢,我也不后悔之前跟她吵过。因为之前我也不知道。我要改变自己的地图,用新的模式,达到新的结果。
张老师:太棒了!因为你也在呼求爱呀?
萱:是的,愤怒的时候,我也觉得自己挺可怜的,亲妈都不像亲妈了,没人疼的感觉。
张老师:只是用原来的方式,重复原来的行为,只会得到旧有的结果!
萱:改变,从知道的这一刻开始!
张老师:悟到这些就够棒了!我相信你的改变已经开始了!
萱:是的,心里舒服多了,谢谢张老师!
张老师:今天的访谈,对你的启发是?你想做出什么行动?
萱:吵架的背后是我们都要被满足,理解和爱。您带我看到了妈妈的不容易和她的小我。我更从内心理解她。先改变自己,给她的爱存款
张老师:那是真的吗?
萱:是的,我还记得中间的两次泪点,直戳心底。
萱:她也会内疚, 她和我一样,被唠叨被指责,被忽视,缺少爱……这是她一直期待得到的!这些话击中了我的内心。我开始接纳她的很多行为,不光是吵架,还有很多行为,她都是在呼求爱。
张老师:等有机会,你可以更多了解一下妈妈的成长历程,或许对你看现在的自己更有帮助!你现在已经理解她更多了……相信因为你的改变,妈妈会开心起来……
萱:原来觉得她霸道,现在觉得她不是。是霸道的外表下,有个小小的妈妈。太感谢张老师了。
萱:谢谢亲爱的张老师。
访谈结束
感受分享
整个咨询的过程,我感觉很安全、温暖。刚开始,想到跟妈妈吵架的情境,我的情绪马上就来了,一直都是吵不赢她的,想到这些我就乱了。自然掉入到那种沮丧、委屈、伤心的情绪。因为这些情绪,我的思维有些乱,张老师一直跟随并指导。后来我感觉到了被理解、被认同和被接纳,于是慢慢地我的心平静了下来。
张老师在肯定我,说我做的很棒,很聪明,很有爱,同理心和悟性都很强的时候,我还是感觉有些不好意思。我从小一直被批评,听到这些夸奖的话很少。听到这些,我的大脑在阻抗,我会问这是我吗?可是我的内心深处是想要这些的,我可以接纳自己,也可以向妈妈要这些的,同时我也可以给到妈妈这些。当我接纳自己确实拥有这些的时候,我的心很静。
咨询结束的第二天,我准备好了自己,和在异地的妈妈通了五十多分钟电话,中间她又有好几次说到我痛处,我没有再次失控。心平气和地听妈妈要说的话,然后我也心平气和地说出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妈妈好像也跟着平静了。这种感觉真的很美好!
在通话的过程中,妈妈又好几次说到我的痛处,为什么我就能做到不失控了呢?我的内心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其实听到痛处,还是会有不舒服的感觉,同时脑海中会冒出一个念头,她在呼求什么爱?她想要到什么呢?我开始倾听,反击的念头很快消失了。
不舒服的感觉是潜意识在保护我。那一时刻在内心使用意义换框,我的信念就变了:她在呼求爱,不是在骂我!我没有被攻击,所以也不用反击,自然就平和了。
我们所有的争吵都在指责对方做的不好。有的时候需要静下来,看看自己的内心发生了什么。凡是跟别人的争吵都需要修复自己与自己的关系。如果自己跟自己的关系好了,跟别人的争吵也就不会发生了。只有爱自己了,我们才能更好的爱父母和他人。
PS:题图来自网络。
有问题的朋友可以在下面留言,也可以邮箱联系我wanghui6438@163.com
该文章是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或直接邮件联系作者。感谢您的喜爱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