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回归成长

一周前关闭网站上的交流论坛后,就像自己每个新年开始时喜欢做的那样,我花了些时间思考2012年的个人主要专注点。

为圆满告别2011并转入2012年的生活,Rachelle和我参加了凤凰城的“纯素生食节”。然后我们昨天顺路旅行到塞多纳,在我俩最喜爱的一个地方冥想休养。这次休养给了我时间反省过去一年的生活,也让我对接下来想要经历的体验有了更好理解。

过去几年里,在围绕自己工作的社交圈活动上,我一直都非常积极活跃。其中包括与自己网站论坛上的人们交往联系,关注Twitter、Facebook、Google+社交网站,电子邮件往来,面对面沟通交流,提供各种咨询建议,举办工作坊,在不同城市组织见面会,等等。我的个人专注力,很多时候都保持在强烈的社群方向上。

在一段时期内,让自己沉浸于所有这些社交能量,并用各种方式将众人聚在一起,都是我的清醒选择。我很享受这种生活

不过最后我开始感到有点深陷其中。与自主选择这些社交联系不同,它变成了每时每刻都存在于个人生活中的一部分,无论我是否想与之互动。它不再让我感觉像个主动选择。我继续参与社交活动,只是因为我多年来一直如此。它变得毫无自主意识而且十分常规乏味。因此,我发展出对社交生活一种爱恨交加的感情关系。当是自由选择时,我会很喜爱它。而感到自己是被吸入其中时,我便很抵制它。我很明显地意识到这种爱恨交加的感受,也影响了我与他人的交往互动。

我现在理解到,是自己转移对社群生活关注的时候了。它曾是一种美好体验,也为我和他人刺激产生了大量成长经历,但我知道它并非我前进生活的最佳选择。若我继续保留这种生活,它只会拖我后腿,而且还将把其他人也吸入更无清醒意识的社交活动中。

每天都被他人能量环绕(他人的想法、感受、信念等),可以是种充满刺激和收获的体验,但无穷无尽的重复体验也会导向内心怨愤。这并非我想在社交生活上拥有的感受,也不想在他人生活中扮演这种角色。

若我继续积极沉浸于围绕个人工作的社群生活,就会变成自己过往作品的受害者。人们一般都是被我过去书写的作品吸引而来,但那些内容并非今天的我,而且也无法准确反映我要前往的生活方向。和对我多年前探索的事物有讨论兴趣的人不断交往时,那意味着我并未与自己当前的成长道路保持一致。这种情形很像盯着倒视镜往前开车 — 过段时间后你便开始厌恶驾驶,即使在正视前方时你会很享受开车的乐趣。

我很高兴如此多的人们都和我的作品心有共鸣。上月我的网站流量抵达了新的高峰:1240万网页点击量。但所有那些页面点击内容都已是我过去的作品。

本质上讲,我要面对的是一个优先性问题。我是该继续积极参与到围绕个人工作建立的社群之中,允许自己不断重复沉浸于过去的想法观念,以及过往的能量感应里吗?还是应该对其放手,专注于自己当前和未来的成长道路?

在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尝试兼顾两者,努力实现平衡。但自己到目前为止的努力都未成功。也许实现平衡有可能,但现在我能看出,这个平衡点不该继续邀请那些将我维系于过往体验的日常社交关系,比如电邮往来、文章反馈、私人信息、当面提问等。

所有这些社交能量的作用就像一只沉锚。当我试图继续前进时,它总会不断把我拖回自己探索过的旧想法。它会重复提出那些我已解决,但其他人才刚开始面对的旧问题。它总会诱使我参与那些如今对我毫无成长价值的旧讨论话题。

例如,本月是我成为纯素主义者的15周年纪念。和某位甚至连30天纯素生活尝试都没做过的人,进行“为何要选择纯素生活”的讨论,对我来说有没有任何价值?接受更多与多项睡眠试验相关的采访,还有任何益处吗?我又在乎去和认为宗教才是救赎之路的人互动吗?全都是否定回答… 这些便是着眼于过去的行为。我更愿和那些能启发激励我不断成长的人交往联系。为了给更富力量的交往关系腾出空间,我正清醒主动地切断会诱使我不断回头的交往关系。

我热爱帮助人们成长,但我不愿以自己的成长为代价来做此事。

因此在2012年,我要重新让个人生活以清醒成长道路为中心。我想摆脱所有围绕以往作品而产生的讨论,按照自己的意愿,重新自由探索个人生活

我关闭了网站论坛,暂时去除了网站联系页面,数月前已删除自己的Facebook页面。我在Twitter上关注的人数也已为0,这样就没人能直接向我发送信息。我的Google+页面也关闭了评论功能。如果你想讨论我的作品,完全有这样做的自由;只是别试图让我也涉及其中。

在社交层面,我只开放着那些我清醒选择保持开放的大门,比如自己举办的工作坊。但我正关闭那些会鼓励太多无意识沟通行为的大门,比如与以往文章相关的反馈和提问。

此转变过程在某些部分,就是我为11天后即将举办的“清醒成功工作坊”所做的准备工作。我喜欢创作工作坊的一个原因,就是它们能推动我不断提升自身标准。我的成功愿景包括清醒自主地追求个人成长道路,因此我想知道自己在举办这次工作坊前,正坚实稳固地活在那种愿景之中。

随着不断清除自身思维与社交生活中的障碍,对于即将迎来的一年,我也有了更加轻盈热情的感受。我正参与全新的生活试验和体验。我尤其喜爱这种无需考虑他人反馈,能全情投入到令自己着迷的事物中的新鲜机会。

某种程度上,我感觉自己过去几年都像一直被“博格集合体”(博格人是《星际旅行》中的反派外星人,有同化其他星球种族生命的能力。译者注)同化一般。我的脑子里充满各种声音,很难让我与自身真实渴望保持联系。现在这些外界声音全都安静下来,我正享受着与自己最热爱的事物 — 清醒自主的成长体验,重新相连的极乐平和状态。

断开无法给我提供有益生活的社交元素的连接,并不意味着我也要和这个世界断连。我热爱写作,而且期待自己将继续如此。不过阅读人们对我作品的反馈,却是我无需带进生活里的事情。我感觉自己已吸收了足以让我读上几辈子的作品反馈,所以我正从中兑换些现金,打算好好享受一两辈子没有反馈的生活

除了在2012年重新专注于自己的成长道路,并关闭那些日常社交网络的大门,我还想把个人社交生活重新导向花更多时间,和其他在追求成长体验方面,与我有着相似优先考虑的人们交往。我原本希望能够通过围绕自己作品产生的社交圈结识这样的人们,但这种希望并未变成现实。一个原因就是,这类人更愿参与到成长体验中,而非去讨论成长。他们更愿动身旅行而非讨论旅行... 更愿上台演讲而非讨论演讲... 更愿开创一份生意事业而非讨论创建一个。

我与这类人士交往,并非为了去更多讨论成长。我更愿和有意共同追求成长体验的人们展开交往 — 比如一起旅行,一起进行生活试验,或共同完成有挑战的工作项目。我们永远都可以在车里、飞机上彼此交谈。

最重要的是,当和人们交往时,我想从清醒自主选择的位置出发做此事,而非从习惯、义务或常规生活的位置出发来交往。在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追求自己的成长道路。这是首位考虑。但当这条道路与他人的成长道路在一段时间内也能美好融合时,倘若大家都享受此事,又为何不去共同探索成长之路呢?

Steve Pavlina

2012.01.02

www.stevepavlinachina.com

微博|微信公众号:聪明人的个人发展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回归成长  回归  回归词条  成长  成长词条  回归成长词条  
综合

 爱并无深浅,你只需做你自己就好

爱并无深浅,你只需做你自己就好文/饭团君下雪天,哥们给我发来一个短信。“饭团,今天陪我去找阳阳复合。我们前段时间吵了一架,然后一气之下分手了。”寥寥几字却道出了...(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