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刚从分校做完辅导回本校,就接到一个老师的电话,据办公室同事说该老师上周五就领着孩子找过心理老师。电话中能听出情况十万火急,孩子已经没法正常上课,在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我将孩子和其妈妈一起带到接待室。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只能草草了解一些情况,这算不上辅导,除却家庭治疗,我更喜欢将孩子与家长隔离,但昨天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只能收场。短短地接触,搜集到一些信息:目前孩子情绪经常失控,尤其是在课堂上;被诊断为多动症;孩子自小由保姆带……带着这些信息,今天早上我把孩子带到办公室。说实话,每个班级每学期只有两节心理健康课,全校孩子我并不能准确叫出他们的姓名,甚至有些孩子读几年级,在哪个班我都分不清。但对这个孩子,还是有些印象。印象最深的是一次升旗仪式上,他们班主任当时不在,由温和的副班带着。整个升旗仪式,这孩子在班级里来回打闹,全然不顾老师和同学的提醒……今天,我将要和他面对面地辅导,该从哪里开始呢?或者用什么样的方式会更好一些?很显然,我已经被老师和家长提供的负能量所干扰,也已经先入为主的断定:他是个顽主,需要斗智斗勇。来到办公室,他看到自己昨天还未完成的绘画作品,说:“我的画!昨天我还没画完,老师,我能接着画吗?”“当然可以!”于是,我们的辅导便从绘画开始。他很快就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并饶有兴趣地向我讲解:“这里是支架,这里是排气孔,这里是盛氢气的地方,这里是驾驶室,这里是危险的标志……”我惊讶于他对化学知识的了解,这小小孩子,怎么会懂这么多呢?我与氢气的第一次接触是在初中三年级,他才二年级,怎么知道氢气?不可小觑。于是,把自己的惊讶和赞叹反馈于他,结果惊喜不断:除了氢气,他还能写出a²+b²=c²;谈到上学的问题,由于讨厌上学,他想设计一种不用上学就能长大的仪器,并通过画图向我展示,讲解细致周到;谈及爸爸打他,问他疼不疼,他竟然用反作用力向我解释“别人打我,我若不理,就是打他自己”(反作用力?似乎我也是在初中学到的知识。);他提到,小学学的知识没意思,什么加减乘除,他都懂,他不想读小学,他想马上读高中、读大学;谈及如何成为一名科学家,他说要有渊博的知识、要聪明、要有耐心……谈及如何成为自己的国王,他说要音乐、科学、数学、语文等都能学好……如果这一切放在一个学习好、听话董事乖巧的孩子身上,那是多么地perfect?可是,他是一名多动症的孩子,他是课堂捣乱者,是规则破坏者,他会招来老师的批评,招来爸爸的体罚……他说:“上学没意思,他能来上学纯粹是妈妈逼着来的” ;他说“他没有好朋友,他的朋友都是些坏朋友,都是些让他变得更不招人喜欢的朋友,那些坏朋友会骗他,会捉弄他……”说到这里,小小的他多少有些失落……经过与他的交流,我发现自己是那么地喜欢他,此刻,看着他忧伤的眸子,竟然有些心疼,真想为他做点什么,不让小小的他忧伤难过。可因多动,他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将会被戴上异常的帽子,即便是他的同学,也会因为他的异常行为而远离甚至非议他。我能做的是多给他一些支持,并尽量调动自己周围的力量,一个人如果拥有他人的支持,再苦再难也会度过。眼前浮现出去年在分校课堂上的情景:同样一个多动症的孩子,一节课始终站在教室的讲台上,为老师翻着ppt,他们班的同学却不为他的异常举动而生反感,反而小声向我介绍他的情况,并小心翼翼的呵护着他的自尊心。那个时候的他们,也是二年级,小学二年级的孩子,在很容易对异常举动做出评价的年龄,却向我呈现着这么温暖的画面,内心不由被触动,也对这个班级的老师心生敬意。两个学期过后,身为心理老师的我,并未为这个孩子做过什么,哪怕是一次像样的心理辅导,可再进入他的班级上课,他居然能坐在位子上听完整节课,他居然能听到我对他的赞扬……有一次,走在分校外面的马路上,有一个学生向我打招呼,抬起头来发现竟是这个被称为多动症的孩子。又一次被触动,要知道,以前,他对我的主动问候充耳不闻,可现在,他却能主动向老师问好。不由惊叹,一个人的成长到底有多奇妙呢?而在这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同班同学的包容和支持,以及老师的带动一定起了很大的作用吧?
异常的另一面是脆弱的,他们并不是顽冥不化,不可救药。如果说异常是缺陷,但异常也给他们带来与众不同的优势:盲人的听觉更敏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心理上,一个不会与人交往,不会管理自己的人会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关注和人不同的事物,比如爱因斯坦。他脑子里的沟沟回回是用来构思事物的,如果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如何与人相处,如何正常学习生活上,他就不会对世界有这么突出的贡献。说到这里,又想起经常说的一句话:“没有优点和缺点,充其量只是一个特点。”如果我们用这样的心态去看待异常,像对待正常人一样对待他们,包容他们的缺点,挖掘他们的优点,接纳他们,这或许是对他们最好的帮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