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走出人际交往的心理误区——与人相处的“一报还一报”原则

                            文/朱建军

                   本文节选自《走出迷惘——增强你的人格魅力》

  如何与人相处是一个很难解答的问题。

  按照传统的道德规范,我们应当做好人,永远对人真诚、善良,应当永远乐于帮助别人。如果人人都遵守这种道德,那固然很好。

  但是如果我对人真诚,别人却欺骗我;我帮助别人,别人却算计我;我又该怎么办呢?以德报怨,争取感化对方,固然是一种办法,但是如果对方把我的忍让看作软弱,得寸进尺,我又该怎么办呢?

  有些人看到了做好人的不利之处,干脆决定做恶人,或花言巧语欺骗别人,或恃强欺压别人。

  我们姑且不从道义上指责这些恶人,仅从利害上分析,做恶人也不是正确选择。因为你骗了别人,早晚会被人发现;你压迫别人,别人往往会报复恶人可以一时得意,但从长远看来终会遭报应——毕竟那种以德报怨的“好人”是少数。就算这个恶人才干极高,但由于四面树敌,生活得也不会心安。

  那么,怎样做才能使自己生活得更好呢?

  美国心理学家做了一个独出心裁的实验。他们运用计算机设计了一个小小的社会模型,里边有一贯对人好的好人,有一贯对人坏的恶人,也有各种时好时恶的人。如果一个人帮助别人,他失分,被帮助者得分;如果一个人害人,他得分,被害者失分。这里的分数代表着利益。当然,如果—个人助人得到报答,他也得分。如果一个人做坏事被报复,他失分。由计算机模拟并计算,在这个社会存在一段时间后,谁最后的得分最高?

  实验的结果是:一贯好的好人和一贯坏的恶人得分都不高,得分最高的是这种人:他平时总是待人以善,但是如果有人伤害了他,他就进行报复。他只报复一次。如果那个人不再伤害他,他就停止报复。如果这个人继续伤害他,他就继续报复报复的原则就是“伤害一次,报复一次”。

   这种与人相处的原则孕含着深刻的道理:不主动伤人,从而也不会招来报复,在别人先伤害自己时,则奋起反击。这既可以捍卫自己的尊严,又可以阻止对方的进一步攻击,还夺回了原属自己的利益。就是对对方来说,这也是好事,让他知道了害人者必会害己。这种做人原则也是公正的,对一次伤害只反击一次,反击成功后对对方仍以诚相待。这样,双方也不会变成永久的仇敌。

  毛泽东的那句著名的论断:“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大致相近于此原则。

  如果我们把一贯对人好的好人比做和尚,把一贯做坏事的人比做日本侵略军,那么“一报还一报”者则可比做八路军和其他抗战军民。面对日军侵略,和尚不抵抗,希望用自己的行为感化他们,而八路军奋起反击,杀敌卫国。当打败日寇,并且让侵略者付出了应有的代价后,就可以和日本和平相处了,并不因日本侵略过中国就永远与之敌对。

  “一报还一报”的人表面上看似乎不如一贯对人好的人善良,而实际上他的善却是更大的善,更理智的善。

      这个实验,对我们很有启发。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一报还一报  一报还一报词条  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词条  误区  误区词条  相处  相处词条  走出  走出词条  
综合

 如何在雾霾天拍出好照片

壹如何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雾霾天气拍出海市蜃楼的梦幻,天上人间般的好照骗?必备技能赶紧学起来~ —— www.1. 用简单的主体表达简单的主题。摄影在许多场合需要做...(展开)

综合

 异性合租:逃避寂寞or暧昧陷阱

 小陈最近越来越爱加班,即便工作已经完成了,也会挨到晚上十点才磨磨蹭蹭地回去。同事不解,询问她原因,可是小陈却张了张口,欲言又止。她怎么好告诉同事,她的同租者是...(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