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沃尔夫冈·保利(Wolfgang Pauli)1900年出生,1958年去世,1945年以其著名的“保利不相容原理”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尽管保利在其物理学的世界中不断追求着完美,但是他的现实生活却遭受着压力和分裂,一度经历了严重的心理危机。1930年他向荣格寻求帮助,开始了他的心理分析经历与实践。
文 | 申荷永
我们用“原子与原型”来表述保利与心理分析的特殊经历。这也是保利与荣格通信集的标题,其中收录了保利与荣格26年(1932—1958)中的80封往来信件,英文版于2001年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
《原子与原型》一书的封面
沃尔夫冈·保利(Wolfgang Pauli)1900年出生,1958年去世,1945年以其著名的“保利不相容原理”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尽管保利在其物理学的世界中不断追求着完美,但是他的现实生活却遭受着压力和分裂,一度经历了严重的心理危机。1930年他向荣格寻求帮助,开始了他的心理分析经历与实践。
沃尔夫冈·保利(Wolfgang Pauli,1900—1958)
荣格曾在其1935年的英国伦敦塔维斯托克的讲演中,匿名使用了保利的个案。荣格当时是这样介绍保利的:
“我有这样一位病人。他在大学工作,异常偏重智力。于是他的无意识成了问题,这些问题不断被激活。他把自己的阴影投射到了他人身上,把许多人都看成是自己的敌人,而他自己也变得异常孤独,因为在他看来,几乎所有的人都在与他作对。于是,他开始酗酒,想着能借酒消愁。但实际上是使问题更糟,他开始到处与人争吵……有一次,他在争吵中被人从餐馆扔了出来,遭受了毒打。”(参见:荣格.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成穷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188~191)
荣格介绍说,这种事情随后不断发生,最后保利忍受不住便来找荣格寻求心理帮助,做心理分析。荣格说,我在第一次见他之后,便有这样一个印象,在保利的内心世界中,充满了原型的材料。
在保利与荣格进行心理分析的过程中,共记下了1300个梦。荣格浏览了保利所记录的梦,并且对其中的400个梦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第1个梦
保利梦到自己在一个社交场合……要离开的时候,他拿错了帽子,把一个不认识的人的帽子戴在了自己的头上。
荣格认为,戴在头上的帽子具有十分重要的象征意义。帽子所盖住的,不仅仅是头,也是“首脑”,是人格的顶端。梦中拿错了别人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或许意味着梦者将要进行一种“陌生”的人格体验,体验自己的另外一种存在。
第2个梦
保利梦到自己乘火车旅行……他站在窗口,挡住了其他乘客观赏窗外风景的视线,自己不得已要躲开。
梦者梦到旅行,意味着某种行程的开始,或“启动”了某种过程。在梦中,梦者挡住了他后面乘客的视线,而“后面”是我们所看不到的,可称之为“无意识”的方向。
梦者躲开了所挡住的“窗口”,也就意味着为无意识的出现或呈现让开了道路。
第3个梦
第3个“梦”,是保利临睡前的意象;他感觉自己仿佛是站在海滩上。海水冲上了陆地,到处漫延。随后,保利感到自己身处一个孤岛上。
荣格的分析:海是集体无意识的象征……而海水的蔓延,意味着来自无意识的人格阴影部分的侵入。
第4个梦
保利梦到自己被一群模糊的女性围着。有一个内在的声音冒出来:“首先,我必须要离开父亲。”
荣格用了这样一幅插图,并做了如下的分析:
在此梦中,心灵的气氛被中世纪所称的“女妖们”鼓动了起来。而梦中的“女妖”,象征着无意识的存在。荣格认为,传统的男性世界是以智力和理性为主导的,而梦中所显示的则是女性的无意识世界的指引。
被仙女们围住的Poliphile
……
第10个梦
第10个“梦”,保利描绘了自己的一个视觉意象,一个陌生的女人,站在牧羊的山腰,为他指引着方向。
荣格认为,出现在保利意象中的这陌生女人,正是其内在女性,阿尼玛的象征。为此,荣格用了本书133页的图来表示这内在阿尼玛的指引。
意象中的“牧羊”,被荣格分析为“童性”或“幼稚”的寓意,衬托出前面引路的阿尼玛的意义和作用。
而荣格则利用保利的梦和分析资料,完成了其《心理学与炼金术》的第二部分:Individual Dream Symbolism in Relation to Alchemy: A Study of the Unconscious Profess at Work in Dreams。
在《心理学与炼金术》中,荣格说,他仔细地研究了保利1300个梦中前面的400个,以及附带的一些意象。因为保利自发地使用积极想像,常把自己的意象用绘画呈现出来。这些梦和意象是保利花10个月左右的时间完成的。
保利是一位“杰出的病人”,他把自己的物理学才华也尽心用到了他的心理分析,以及他对心理分析的独到见解中。进行心理分析几个月后,荣格曾介绍说,(保利)不仅仅记录与自发地表达了数百个梦,“而且甚至是自发地把积极想像应用到了自己的分析中……他具有哲学家的自然素养,以象征性的方式解决了自己所面临的许多问题。”(Andrew Samuels. A Critical Dictionary of Jungian Analysi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7. 76~79)
荣格说:“用这样的方式探讨了自己的无意识之后,他变得完全正常,恢复了理智。他不再饮酒,能够自我调节,在各方面都恢复了正常。这个变化的理由很明显:这个人是一个未婚者,一直过着狭小的书斋生活,他自然有某些欲望和要求,但他完全没有风流韵事的经验,因为他不能区分自己的感情。他在女人面前出了一次丑以后,自然不再得到女性的青睐。后来男人们也不喜欢他,所以他感到很孤独。但现在他已经找到使自己神往的东西;他有了新的兴趣中心。他不久发现,自己的梦都指向某种意味深长的事物,这就更激发他的直觉和科学兴趣。他不再感到自己是迷失的羔羊。他想:‘我傍晚把这些分析工作做完之后,就去书房,我就能明白发生了些什么。我要研究我的梦,还会发现奇特的东西。’”
荣格说:他对自己的无意识真正下了一番功夫,而且科学地分析了自己的意象。
保利与荣格的心理分析并非是常规的那种,其中的自我探索与自我治愈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很多时候都是保利自己分析与解决自己所面临的问题,不定期地与荣格做当面的分析。数月之后,荣格认为保利已经获得了最初的治愈:“他已经成为完美的正常与理性的人。他不再酗酒,完全适应他的环境与工作,完全恢复了正常……他也有了新的兴趣与热情。”(Andrew Samuels. A Critical Dictionary of Jungian Analysi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7. 76~79)
但是,保利与荣格仍然保持着联系与友谊,不再是严格意义上的心理分析,而是相互的学习与共同的发展;他们相互比较各自的专业见解,共同探讨人类心灵深处与自然现象的奥秘。保利深受荣格提出的“共时性”理论的吸引,而荣格则十分赞赏保利对于原型与集体无意识理论的独到见解。两人曾于1952年合作出版了《自然与心灵的阐释》(The Interpretation of Nature and the Psyche)一书,对于心理学和物理学都极富有启迪。
保利曾被玻尔称作“物理学的良知”,他具有杰出的敏锐和审慎,所谓的“保利效应”,也表现了他对于真理与实验的执著与追求。若是能够听到保利说:“哦,这竟然没什么错”的时候,那么就是极高的赞许了。有一则笑话说,保利死后去见上帝,上帝把自己对世界的设计方案给他看,保利看完后耸耸肩,说道:“你本来可以做得更好些……”
上帝在人们的心中,我们本来都是可以把生活安排得更好一些,本来都是可以做更好的心理分析,完成我们的治愈与发展的实践。
(本文节选自《分析心理学》,申荷永著。本文经作者授权刊出,转载请注明转自微信公众号“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
——————————————————————————————————————————
东方心理分析研究院
东方心理分析研究院创办人:申荷永
研究院简介:http://www.psyheart.org/16/12.html
研究院QQ群:79448734
电话:400-878-3393
官网:http://www.psyheart.org/
专业学习论坛:http://www.psyheartbbs.org/forum.php
申荷永新浪微博:“荷永”
申荷永新浪博客:“洗心岛”
扫描以下二维码即可关注“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每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