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条朋友圈微信这样写道,“心软,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或许都把它理解成为一种善良。但,当一个人经历了太多的心软后,我由衷的觉得,心软并不是善良,而是对自己的一种残忍。”
且不说善良也不是无底线、无原则、不讲究方法的,“努力向别人行善,但不可照别人的脸色行事;因为那样做只是柔顺随和而已,而这种表现恰恰捆住了老实人的手脚。”(培根语)
就是心软,它的来源也不同,它可能来源于善良——“心如一棵没药树,为了提供香膏,必须伤害自己。”也可能来源于——软弱。
以教育小孩为例:尽管大家几乎都晓得“惯子如杀子”的古训,但是要克服面对孩子的心软,却不容易。知道应该让小孩锻炼着自己洗袜子、削水果,但往往到了时候就心软,自己对自己说“孩子在学校很累,帮帮他也是应该的。”知道孩子有些无理的要求该严词拒绝,但看孩子失望的表情,禁不住心软。
我们会给这种屈服冠以“爱”,“亲情”,的美称。不愿意细究,“爱”是否也是有原则的,有分寸的,有规则必须遵循的。
“分寸”很像“节制”,使用的时候对人是种约束,但带来的却是有序、舒适的结果。泛滥的感情,哪怕是象“爱”这么珍贵美好的东西,也不一定带来人与人之间温暖的情谊。不必慨叹,“斗米养恩人,升米养仇人”,“世上知道感恩的人象玫瑰一样少,不知道感恩的人象野草一样多”。只要清楚了,不管你乐不乐意,讲究感情表达的分寸,意味着不试图挑战人性的弱点,给自己和他人关系的维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就好了。
心软,如果不是出于没药树般的善良,就要甄别是否存在着为人处世的越界。
越界,是违反了有分寸的规则。一方面,给别人的越界埋下伏笔;另一方面,是为自己的不坚持“合理”找到了理由。
惯着别人,惯着不该惯着的事,其实是在惯着自己,宠溺着自己。被宠溺的孩子之所以往往脾气坏,被惯着的人之所以表现的得寸进尺,那是因为他从这个惯他的人这里,没有得到自我的界定,失去了边界感。而惯着别人的人,与其说他不愿意要求别人,不如说他不愿意要求自己。
心软的原因有多种,不能一概而论,但如果一概而论的将心软归为善良、爱、好心,那就可能骗了自己,沦陷在惯自己惯别人的烦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