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你真的只是出于负责
对于新入职场的朋友来说,当领导或者前辈交代给自己一项任务的时候,最大的忌讳其实就是直接说“我不行”。之所以这一点尤为重要,不仅仅是因为从领导或者前辈的角度听到对方这样讲的时候极有可能会认为这个人是在逃避责任,更重要的是说出这样的反馈的人也是在心理层面作茧自缚。
客观的讲,新入职场的人往往也会对自己的工作有着极大的责任心,而之所以在面对挑战的时候试图婉言拒绝,其实还是担心自己一旦无法胜任工作则会耽误大家的进度。换句话说,拒绝其实是在用新人自己所认可的一种方式来体现其工作责任心。
在这个时候,我们就能发现管理者以及作为前辈的同事究竟在新人的带领和培养上究竟是在发挥积极还是消极的作用了。如同我们从小就听到的“盲人摸象”故事中的盲人一样,同样面对着一个新员工说出来“我不行”的反馈。优秀的带领者假设肯定是基于对方的“责任心”,自然也就会进一步鼓励新人担负起这个责任,并且做出给予支持的承诺。相反的,比较差劲的带领者内心的假设则是基于新人的“懒惰”,自然也就用一种评判的态度认为眼前的这个人不是一个好苗子,以后没有必要再花心思栽培了……
不要只把希望托付于他人
真正做过HR的人肯定对于上面所描述的情景颇有感触,因为他们辛辛苦苦招聘来的新人似乎在被分配给了不同的部门领导之后产生了非常奇特的区分。具体来说,就是一些部门的新人总是融入的特别好,很快就能胜任分配的工作,并且久久不需要人力资源部再输送新人过去,但是另外一些部门就总是抱怨人力资源部送过来的人太过差劲!干不过实习期就卷铺盖走人了,所以就嚷嚷着继续招人,并且要找到“优秀”的人!
事实上,人力资源部门此时此刻就在为那些总是用“存在什么问题”做基本假设的部门领导背黑锅,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一个偌大的企业里面一直特别诡异的招不到合适的人的岗位往往就那么少数几个,但是却成为了考核人力资源部门KPI的时候的隐隐的痛……
话虽如此,我们不能忘记另外一个特别重要的角色,那就是新人自己。如果作为一个新入岗位的员工,把自己的发展完全托付给了自己的领导或者师傅,那自己究竟是被赋予积极的假设而获得鼓励和支持,还是被赋予消极的假设而被质疑和排挤也就变成了一个概率事件。这种如赌徒一样的生涯历程必然会让自己负多胜少,唯有的那点自信心也会很快被消磨殆尽。
所以说,如果新人希望自己能在职业发展的过程当中获得更多的主动性,就要自己扮演一个积极假设的人。
关于鼓励的重要心理法则
或许你会有一个疑问,就是如何让自己做到积极假设呢?其实TA交互分析心理学当中的安抚技术正是可以让我们作为实现自我鼓励的绝佳工具的!
我们在之前的一些文章当中已经提道安抚的概念了,再次简单重复一下,也就是一个人的身体如果要正常维持,是需要吃饭、喝水和呼吸的,而一个人的心理如果要正常维持,就需要获得来自外界和自己给予的安抚了!
我们所遇到的所有的安抚,都可以分成四种不同的类型,分别是“无条件正向安抚”、“有条件正向安抚”、“有条件负向安抚”和“无条件负向”安抚。虽然在大家的印象当中安抚是一个积极、正向的东西,但是TA交互分析心理学当中所讲的广义的安抚同样包括了诸如打骂、质疑、批评之类的负向的刺激(安抚)以及我们平时所认为的诸如鼓励、照顾、支持之类的正向的刺激(安抚)。其中所谓的“有条件”的安抚,非常类似于我们平时所讲的“对事不对人”的刺激,而“无条件”的安抚则更加类似于“对人不对事”。
具体来说,如果一个职场新人说出“我不行”之类的话的时候,其实就是一个典型的“无条件负向安抚”,这种安抚其实是对一个完完整整的人的彻彻底底的否定,在潜意识里面直接切断了任何发展变化的可能性。而当遇到一个总是不拿正眼积极看人的领导的时候,自然这种“无条件负向安抚”是被进一步强化的……
与之相对的,则是前文中提到的假设新员工是有责任心的领导。他所做的反馈则是首先给予了一种“无条件正向安抚”,也就是对于眼前这个新人具有工作责任心的无条件的信任,然后把眼前这个稍稍有些不自信的员工拉到了“有条件负向安抚”之中——“因为缺乏必要的支持和帮助,所以你才无法完成这个工作,而不是你自己没有这个潜力!”
自己给予鼓励极其重要
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当中,我们许多人都被剥夺了自己给予自己安抚(尤其是正向安抚)的能力,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所谓的“知耻而后勇”。这句话之所以有其意义,就是因为当事人骨子当中是由足够的“勇”的,也就是有足够的实力和自信做出改变。而对于那些从小就被“别人家的孩子”打击下的人,因为接受了太多了“无条件负向安抚”,再遇到“知耻”的情况之后被催生出来的也就只能是“更加自卑”了。
也正是如此,一个缺乏足够信心的人往往也很难一下子适应大量的“正向安抚”,这就像一个在工作当中总是被领导和同事训斥、数落的员工,突然某一天被领导叫到办公室里不停地夸赞,其内心当中肯定就会变得极为忐忑,然后等着后面将要说出的“但是”,以及更加糟糕的内容——比如调岗、降薪、解聘……
其实,我们还有一个更加缓和、易用的方法,那就是自己试着给“无条件”的负向安抚加上更多的条件,尤其是一些可以通过努力来实现的条件。这个时候真正做的并不只是“知耻”,更重要的是知道自己为了达到工作目标、获得“正向安抚”究竟还有什么或缺的资源。在这个过程当中,其实我们就在自己的潜意识里面给自己建立了一个新的假设——我真的能行!
生涯小厨大曾(曾磊)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TAATNI认证讲师,国际认证EAP专员。现就职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促进中心、国际EAP协会中国分会,从事于后现代心理学及TA交互分析心理学在心理健康、生涯发展、人才测评、团队建设、EAP服务等领域的工具研发、咨询培训等实践应用工作。
在人才招聘与评估、企业培训、生涯发展咨询及心理咨询等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曾向英国国际发展部、宝洁集团、中国兵器、中国移动、中国工商银行、烽火通信、大唐集团、CMEC、赶集网、杭州市妇联等组织机构提供专业化培训及咨询服务,为来自美国西屋电气、德国西门子、法国航空等国际知名企业的高端人才提供咨询、辅导及培训服务。先后担任《壹心理》网、《人力资源》杂志栏目作者,《中国教育报》、《中国大学生就业》特约撰稿人,《职业》杂志特约职业发展顾问。
如您对TA交互分析心理学及后现代心理学有兴趣做更多了解和体验,欢迎登陆http://ruxue.ctaata.org注册TAATNI在线学员(班主任推荐代码为:dazeng),即可获得更多心理学应用领域的测评工具、主题沙龙、公益讲座等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