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这个世纪,物欲勃发的年代,忽然人们说不清自己的感觉了,每一个人都艰涩难开,仿佛口吃般的,难以临描自己的感受。有时候我在心理咨询室里,异常艰难地和我的来访者开展工作“那是什么感觉,能多说一点吗”?
“就是他这样做不应该,这不是摆明了欺负我吗”?
“不,你说的是事实,我想问的是你的感觉”?
“感觉”?
来访者陷入了沉思,仿佛要贴近自己般的,而后非常艰难地说“生气呀,委屈呀”。
很多时候,他们甚至连自己的感觉都没办法说出来,我只能试探地确认“是委屈,心酸,觉得自己不被理解了”。
然后,对方点头。天知道,汉语词典里面描述感觉的词汇足足有好几百个,可是到了现如今人际互动中,想把自己的感觉说清楚,居然如此之难,仿佛人们离自己是越来越远,都不知道自己的身体和内心发生了什么状况,连自己的心之灵都无法言说。人们只是逼仄而短视地注视着眼前的一点时空。
记得从前的中国人并不是这样短味的。从诗经开始,就有各种关于感觉的描写,言说思念有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表达愤怒有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到得盛唐更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即使是到民国时期大字不识的乡野村夫,亦有“官人好比天上月、为妻好比月边星”这样的句子代为表情达意。那时候的中国人,摆在哪,都仿佛一幅山水画,静谧中有无限的味道和意蕴。
只是到了现代,人们可以精致地用英意德法各国语言来包装自己的生活,却唯独要远离自己的感觉,恰似无法面对自己似的。远离感觉无非两个目的,一个是骗别人,一个是骗自己。到心理咨询所来的咨客,大多时骗自己骗得久了,终于是瞒不过去,精神要造反了,于是急匆匆地来找心理咨询师,咨询师做的第一件事,通常都是帮他(她)的情绪命名,不然那一大堆无法言说的情感能量暴起的时候,能极大的惊骇当事人。要说,在一大堆精致物件包裹之下的现代人,独独对自己的情感世界粗糙以待,那些关于情绪的词语本该是在幼年时代就由父母揽自怀中,温颜相告的,却足足拖了几十年,到心理咨询师这里才完成这人之初的牙牙学语。
而另一种回避感觉来骗别人,当中有许多不能告人无法言说的秘密。比如商业中的博弈,职场的相争、两性间的不负责、以及父母的推卸责任。领导可以咄咄地说“你这没有责任心,怎可情绪用事”。或者干脆直接来一句,“商场如战场”,爱情骗子可以说“她真的很爱我,也把你比下去”,父母可以对孩子说“你一定要坚强,做个斯巴达战士一样的孩子”。感觉一词在这儿是极大的证据和实情,是需要左挪右闪矢口否认的,因为感觉没法骗人。
而回避感觉,骗自己和骗别人,最后都是殊途同归,让自己进入身心分离的精神窘境。我的很多来访者,经常会纳闷地说“我怎么会扛不住呢,我一直以为我可以的”。我们的智识和理性再强词夺理,感觉总在潜意识里指挥我们行进的方向。回避感觉终将给人生带来最大的苦难,换句话说,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尼采有一句经典的话——“我们活着的真谛,是使自己回到自己的时间里”。而放在这,应该说——使自己回到自己的感觉里。回到自己的时间和自己的感觉里。而不是无明地活在想象中的别人的世界里。
红树林心理咨询中心——守护心灵的家园
红树林专注个案,因为专注,所以专业!
0755-83665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