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与别人沟通的关键,在于这个人能否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想法、感觉和需要,同时也是否能接收到别人想要表达的这些东西。所以沟通虽然包罗万象,但都是人们为了要达到这两个目的而进行的。
信息从一个人传递到另一个人的过程中也会受到个人的、人际之间的、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干扰,这些干扰形成了我们在发送和接受信息时的过滤器:扭曲、删减、一般化。
扭曲:就是容许自己改变对外界事物的体验,透过改动外界事物的某些数据,令体验切合自己的观点和角度,如:加大或减少、淡化或浓花、夸张至令事情变形、更改事情的先后次序、无中生有等。在艺术创作中常使用扭曲。
删减:是语言表达的必然,就是当我们表达或聆听时,不能将整个体验的所有细节都说出来,或根据自己的需要喜好把不喜欢的信息都删减了,而听者也存在这种可能。紧扣中心的适当的删减使表达简练易懂,而过分的删减,则会产生错误的理解。
一般化:就是将单一事例代表整个组群。一般化常用来寻找规律。但在下面这种情况是危险的:将不寻常的或无代表性的事例一般化,而期望将来情况也这样,如“守株待兔” ;我们在某一刻正确地将事例一般化,却忽略里凡事总有例外,因此封闭了其他的可能性。
猫到林中捕鸟,遇到了一只关系不错的麻雀,麻雀问:“亲爱的猫大哥,你到哪里去啊?”
“我去林子里捕鸟。”猫答道。
“啊,猫大哥,千万别伤害我的孩子。”
“你的孩子长得什么样啊?这可得让我知道。”
“我的孩子啊,长得最漂亮。”
“知道了。”猫认真地回答,麻雀放心地飞走了。
猫在林子里找来找去,鸟巢里尽是一些美丽的小鸟,猫都担心是麻雀的孩子而不敢下手。终于,他发现了一群长得非常“难看”的小鸟,于是猫放心地饱餐了一顿。
猫回家的路上,又碰到了麻雀。猫说:“你放心吧,我吃得是最丑的鸟。”
麻雀回家一看,她的“漂亮”的孩子一个都不见了,窝里还有几根猫的胡须。
呵呵~猫儿和麻雀的沟通真是……
是什么阻碍了我们的有效沟通,使我们产生扭曲、删减、一般化?
温柔总结归纳如下十点:.
1. 身体状况。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和当时的精神状态会对沟通产生很大影响。如身体有病、睡眠不足、疲劳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信息的接受和发送。
2. 心不在焉。当一个人注意力不集中,在分心地想或做自己的事情时,就会听不到别人说了什么,或仅仅听到了一点点,并没有完全理解别人在说什么,自然就不能很好地作出回应。
3. 情感影响。情绪会极大地影响我们的表达和倾听。在敌对和热爱两种情绪下,要客观地表达和倾听都是有困难的。有些词汇或话题对不同的接受对象来说,会产生不同的感情色彩。反感的人会引起敌对情绪,从而产生自我防御的意识,自我防御意识强的人常把别人的话当成对自己的指责,并用辩护或指责来作答,使沟通无效或产生冲突。而热爱的人则会有不加思考,全盘接受的倾向。
4. 形象影响。信息发送者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信息的接受。极具魅力的人可以使非常无聊且琐碎的信息,看起来非常新颖且具有一定的重要性。由于我们头脑中固有观念的影响,使得我们接受或拒绝某人。如《窈窕淑女》中的杜利特尔,在改变说话的口音和方式及举止仪态后,就被认为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女性,其实她唯一改变的就是她能够像优雅的女士那样来与人沟通。而大选中的政治候选人们更是精于此道了。
5. 过去经历。我们过去的经历会提前决定我们对一些人或事情的判断,这就我们常说的“经验”。如果“经验”告诉我们每周的例会都是浪费时间,那么在接下来的会议中,我们就会因为没有用的判断而懒得去听、懒得思考。“经验”告诉我们他喜欢睡懒觉而常迟到,那么这次即使他确实因堵车而迟到,但我们依然会持怀疑态度。
6. 背后动机。如果一个人有特有的意图,或者说有背后的动机,那么他就会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接受和发送信息,即有意识地引导或误导人们向他所希望的方向去理解。
7. 表达困难。有表达障碍或不善于表达都会导致沟通能力不足,使信息的表达不够清晰、准确。明确地表达是接受真实信息的必要条件。如果信息接受方没有意识到信息发送者有这一困难,他就会忽略这个信息,或在理解信息时产生偏差。
8. 外在环境。外在环境本身有时候就足以使沟通难以有效进行,如高温、寒冷、空气不流通、噪音等,都会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影响,从而使沟通无法有效进行。
9. 文化差异。不同文化体系下的人们在价值观,观念、言谈举止上都会有很大的差异,如果不了解对方的沟通方式或意义,可能会导致无法沟通或沟通偏差。如含蓄谦逊的中国人的语言表达方式就常使美国人一头雾水;而在我们国家表示反对的摇头,在有些国家却是认同;一个来自阿巴拉契亚山区的孩子回答季节的名称是:“小鹿季节、负鼠季节、钓鱼季节……”
10. 地位权利。也许在沟通中最复杂的就是地位问题了,当中包含了前面提到过的大部分因素。任何一个地位高的人都要面对权利带给他人的威胁感,从而产生的防御意识,对手或妒忌者的敌意,权利崇拜者的固有观念,人们与其他权利人士接触的经验等等这些因素带来的沟通干扰。
来源于 心灵咖啡 原文:
http://www.psycofe.com/read/readDetail_24887_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