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宁愿相信男人偏爱当众自拍的女人,甚过当众读书者,是因为后者可能不太好搭讪,对一个安静地低头专注于书页,浑身都注满与现实世界隔绝气息的人,的确难于下手。
我不能想象一个人在地铁上看书。一个朋友无意中这么跟我说,这让我多少有点不舒服,来的路上还翻出包里的书读了几页。
过了几天,在一份报纸上,一位写专栏的同行表达了同样的看法:跟当众读书比起来,当众旁若无人地自拍挺率真,挺不装的。言外之意,当众读书看起来相当装腔作势令人讨厌。这种说法很快得到了支持,苏州某女大学生因为在公交车上忙着看复习资料,没给老人让座,被老年“武松”暴打一顿。
我想她要是没埋头看书,或许老头的脾气不会那么大,他心里准想着:装什么呀?!拳头就充满热血地招呼了上去。
一位真正的读书人,比如那位瞧不起当众读书的同行,大概是这么想的,读书该是一件私密行为,不该发生在大庭广众之下,那多少对手中的书不尊重。每个嗜书如命者,都梦想拥有一座蒙田的塔楼,里面布满图书而空无一人。阅读时间最好在晚上,书中人物纷纷现身,依作家曼古埃尔之语:夜间,在我的书斋里,到处都是鬼魂的声音。你要读过亦舒,肯定也不会忘记她说的那句:一个真正的淑女,不会让人知道她读过什么书去过什么地方。这些内在修行的事,自己一个人默默做就好,何必出来丢人现眼?
法国作家丹齐格的意见是:阅读会透露某些猥亵的、矫揉造作却不堪一击的东西。
想想你少年时是不是曾经在新华书店,看过流浪汉装束的男子兴致勃勃翻着一本《人体摄影美学》,谁又没在机场候机厅看过一位热切翻着成功学的秃顶中年?更有热爱佛学开悟系列的女明星,喜读心灵鸡汤的十六岁少年。
尽管如此,当众读书者依然是人群中的小部分,它甚至没有当众吸烟的人多。
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有人会对在咖啡馆摊开一本书的人,抱以对用打火机点上一根烟的人同样的鄙视。明明当众读书的场面在当代已经日益锐减,如果说好莱坞剪掉明星抽烟的镜头,是听从公益戒烟组织的命令有意为之,那么他们不去拍摄一个男人看一本书的镜头,完全是发自内心觉得没需要。这让男主人公显得既傻又呆毫不灵活。国内电影也是如此,你会发现一系列追溯青春和大学的电影中,充满了爱情和钱,唯独应该大幅度出现的读书场面被剪得几乎没有,导演的意思好像在说,这种事情就不用浪费胶卷了吧?
丹齐格在他的书中,则引用了另外一个例子:在世界上最早的电视真人秀节目《阁楼故事》里,观众可以看到一切,从吃饭到接吻,唯有一个举动被禁止,即读书。那些制片人十分清楚公众是怎样的人,他们不想因为拍摄这个令人反感的实践活动而引起观众不快。
将不快说得再具体一点:我不想看着你在我面前读书!虽然当众读书者可能是世界上最安静的一个团体,他们在地铁上既不会发出吃韭菜包子的臭味,也不会一跑进咖啡馆就急切地招呼服务员:wifi 密码是多少?他们仅仅是打开包里的那本书罢了,却能招致别人满腹牢骚。
或许有那么一天,读书会跟做爱一样,变成一种全天然的隐私行为。当你在某处打开书,正好碰到有人进来时,会匆匆忙忙合上书把它塞在屁股底下,因为这实在很丢人。
但愿这一天永远不会到来,对卖字为生的人来说,没什么比这更糟糕的事了。倘若你真的瞧不起当众读书者,也许该想想梭罗那句话:并非所有书籍都如同其读者一样狭隘。
我宁愿相信男人偏爱当众自拍的女人,甚过当众读书者,是因为后者可能不太好搭讪,对一个安静地低头专注于书页,浑身都注满与现实世界隔绝气息的人,的确难于下手。
文/毛利 原题《当众读书之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