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争议曾轶可”这一现象中发现中国太需要心理医生了。流行音乐各种各样,多元化,有让人听着喜庆的,有让人听着平静舒服的,有让人听着热情洋溢的,有振奋人心的,当然也有让人感到哀伤的。哪种歌在何时能打动人那也是根据人的心情而定的。但是现在从曾轶可现象发现有那么一部份人把用哀伤的歌词打动内心的歌几乎都奉为了圣歌。——Psy525.cn
而这种唱得歪歪扭扭,走音跑调的歌为何还能打动不少人的内心呢?甚至有些人会被感动得声泪俱下,掏心挖肺的顶礼膜拜,在他们眼里曾轶可似乎也成为流行歌坛的救世主。这时,我更希望他们是枪手(看得出不少的文是枪手所为)。但是,如果他们真的是被感动了,而且被感动得那么深的话,这才是令人担忧的。
音乐如此多元化,他就仅被这种歌所感动,还把她誉为乐坛这么多年来的神奇。但他们说来说去就是说得是她的歌触及了他们的内心。本人也不妨耐着性子,抛开走音干扰真心诚意地仔细听了一下。
就拿《还能孩子多久》和《狮子座》来说吧,《还能孩子多久》和《狮子座》是在描述一个孤独的孩子想要有人陪伴的心理,是对亲情、友情、爱情的渴望。
是的,象她这多大的年纪的小孩,在儿童时期是正好遇上父母进入紧张的社会竞争中的时候,小孩往往是被关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父母正在为整个家庭而奋斗着,小孩子孤独地呆在一个空空的大房子里,此时的独生子女是少人陪伴少人关怀内心的,再加上性格内向一点,那个时候的小孩患自闭症的并不是少数。
“孤独”这个词高频率地出现在对曾的赞歌里,就是说明他们是看到了她的孤独的,正因为这份“孤独”勾起他们心中的孤独和对孤独的童年的回忆,所以他们感动了。
但是他们有没有清楚地认识到他们现在已经是成人,这份孩童独孤本应随着年龄成长而减少的,然而他们却越感越强烈,甚至沉浸在这种歌中,仔细想想他们为什么走不出孤独,挥不开痛苦,因为他们没有正确对侍生活!
生活中的许多事情他们都接受不了,在他们的小小的内心中只愿保留儿童时的简单,却不愿接受成年人的责任。他们不明白现在已经是他们该给予的时候,不是他们还该不停地要的时候了。为什么不愿开开心心地去生活,把快乐给予给周围,偏偏仍把自己关在狭隘的世界里,独自地舔拭内心的伤痛?成年人应该学会坚强些,不要这样给我好不好,那样也给我好不好。
诚然这样的歌是可以触动一些人的内心,但是因为这些触动而完全把一些标准抛弃的话,这不是一个好的现象,这说明他们心里的孤独、疼痛的感受高于他们其他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为什么他们这样不顾一切只要感心就好呢?那正是因为他们心理负担太重,正是因为他们这一声声对“感心”的呼唤,显示出了他们内心的空虚、急躁、紧张和不安,已无法以客观的眼光去看待音乐看待比赛。记得有篇报道,说一位初中女生假期里学宛约派诗词患上了抑郁症,谁能说宛绝派诗词不好吗?但是学来患上了抑郁症这就是不好了。
看到一些挺曾的人把自己的年龄、学历、社会背景紧张地搬了出来表现自己的高水平、高品味。其实,仔细看看吧,这样的人群正是心理疾病的高危人群。但是,在中国心理咨询师的缺乏,和大家对心理咨询的偏见认识,往往就造成了这部分人群只有借助音乐去发泄或是在某种歌中找到共鸣。
搞摇滚乐的人本来就要比一般人偏执一些,因为他不偏执他缺少创造激性,这一点可以在专业评审团中看出来(如果没有潜规则的话)。
不一样的声音是应该存在,但并不能说明这种不一样的声音就可以压倒其他的声音,而且作位社会中的一员的我很希望这种声音不要成为主流声音,我还是更希望听到优美、愉快、平和、热情的积极向上的声音。那种不一样的声音,偶尔听一下也许会触及一下心灵,天天听,时时听,我怕影响生活质量。
最后想说的是,乐坛缺不缺那种声音,我不好评价,但中国缺对心理咨询正确的认识那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