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最新统计显示,在2005年-2009年中,前往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就诊人次以平均每年20%速度递增,总就诊人次4年间翻了一倍。对此,中华预防医学会精神卫生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谢斌表示,高速增长的心理咨询需求反映出市民已告别了讳疾忌医的年代,开始注重自身的心理健康,但在审视他们的“就诊动机”后,他仍深感提升全社会的心理健康水平“任重而道远”。——Psy525.cn
“同样是向心理医生求助,中西方人的目标相差甚远。”谢斌介绍说,在国外心理门诊求诊的成人中,通常是希望能得到心理医生的帮助,尽快地摆脱失眠、忧郁、焦虑,从而更好地享受生活。而在国内,就诊者似乎更加“功利”,他们往往期盼心理医生开出“灵丹妙方”,让他们重返人生的“战场”,去赢取更高的职位,获取更高的薪水,住更大的房子,开更好的车……“而这一切,只能让人们沦为奴隶,根本无法享受工作、生活带来的快乐,也更谈不上什么身心健康。”
谢斌介绍说,许多心理问题的出现原因,在于人们坐上了“欲望号列车”,不能及时地调整好自己的心理预期,因此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这与传统的教育方式是密切有关的。”如今在人们的成长过程中,家长、教师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小就培养孩子瞄准最高的、最好的目标而努力,而完全忽略了针对孩子的个性特点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由此,在幼儿园里比谁饭吃得快、入学前比谁识得字更多、踏入校门之后就开始比谁的成绩最好、谁获得的考级证书最多……如此一来,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竞争”的深深烙印,而与同学之间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似乎变得不再重要。
这样的“竞争观”可能影响人的一生。环顾四周,人们不难发现,许多人习惯于拿自己的短处去与别人的长处比,而比出的结果却并不那么“阳光”:不懂得欣赏别人的长处,于是,嫉妒、焦虑等失衡心态相继出现。“眼下各种缺位的社会评价体系,无疑是雪上加霜,使得原本心理耐受力就脆弱的人,出现心理障碍,甚至于出现厌世自杀等严重后果。”
“善做‘减法’,恰恰是保持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谢斌建议道。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不妨“阿Q”一下,不要轻意地让周边人的评价来左右自己的情绪,脚踏实地地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这才是保持心理健康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