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都8岁了,还整天哭闹"刘女士说。刘女士家里一向宽裕,唯一的心病就是小孩不听话,每次稍有不如意就耍脾气,让她总不能安心工作。——Psy525.cn
"她上初二,每天回来就守着电脑聊"王先生对自己的女儿无可奈何,若是把家里的电脑关了,她就跑到外面上网。看着女儿成绩一落千丈,两夫妇只能干着急。
除了上述所言,类似还有如乱摔东西、偏激、顶撞、欺骗、欺凌弱小、拒绝与人交往,严重地如伤害他人、偷窃等等,我们常将这些行为将之为"偏差行为"。
如果孩子出现这些行为,究竟是谁的责任,是孩子还是父母?孩子的行为背后有哪些深层需求?这时父母又应该怎么办?
孩子为什么会出现偏差行为?
根据萨提亚的观点,孩子的偏差行为可分为四类:寻求注意、寻找权力、报复和自暴自弃。四类偏差行为的要点如下:
寻求注意:当小孩破坏、捣蛋、大哭大闹或做出偏激行为时,多半是由于父母没有给孩子足够的注意力。当父母觉得孩子烦的时候,便应考虑是否已经给孩子足够的关注。
寻找权力:它的表现如发脾气、顶撞、欺骗、倔强、不服从、欺凌弱小、懒惰等。这时可能是父母给予孩子的权力太少,什么事都替孩子做决定。试想,有多少次,你会让孩子自己决定晚上买什么菜?
报复:这种情况父母们多半会觉得非常痛苦,它的表现如伤害他人、偷窃、尿床、攻击、不信任和轻视。这种行为常常源于父母对孩子的感情伤害足够深!
自暴自弃:这时父母通常会很失望。因为自暴自弃的孩子常常表现得愚蠢、退缩、被动、拒绝与人交往、自我刺激如手淫等。该行为常常缘于父母的期望过高。
可以看出,这四类行为都跟父母有直接的关系。引用萨提亚的一句话"孩子没有问题,如果孩子有问题,那一定是父母的问题" 然而不是每位父母都会自觉将责任揽在自己身上。"觉察是改变的开始"。父母只有觉察自身存在的问题,才能真正纠正孩子的问题。
如何纠正孩子的偏差行为?
纠正孩子的行为要对症下药,或是给予他足够的注意,不要让他觉得没有关心他(寻求注意);或是常常给他权力,让他自主选择,而非事必躬为(寻找权力);或是关心他,信任他,与孩子多沟通,让他感受到家的温暖(报复);或是父母降低期望,使之重新建立信心(自暴自弃)。
如果小孩子觉得哭闹捣蛋能够让父母停下手头的工作,关注他,即便是批评责骂,孩子也会受到启发--原来只要我一哭闹,就会有人过来关注我,这样我便不会孤单。
孩子哭闹怎么办?让他哭!。否则将刚好满足了他的注意,既然不会死人,就不要理他,等停了再去安慰他。此外,父母应该多给予孩子心理营养,如肯定、赞美、尊重。孩子之所以迷恋玩电脑上网很多时候缘于心理营养缺失。当孩子无法从成绩、从父母的口里得到肯定,而在游戏中得到满足,孩子自然会选择游戏,因为游戏可以让他更容易得"高分"。
作为父母,你给予孩子的肯定够吗?你过去一周可曾肯定过你的孩子?你可曾给你的孩子补充心理"奶粉"?
可怜天下孩子心!
某女孩从小被父母"严格要求",父母在她的成绩上"吹毛求疵",动辄怒骂,极少肯定。该女孩大学毕业后,再不踏进家门一步!听完这故事我被深深震憾,半天也晃不过神。
是女孩无情,还是父母"责任自负"?亲情破裂至此,谁来买单?!
心理专家认为,所有的行为都是由一个小小的偏差行为产生,故事中女孩的"离家出走"也是如此。
原来,孩子的偏差行为正源于父母的"偏差行为"!纠正孩子的行为前,我们该先纠正谁的行为呢?父母无法忍受孩子的行为,孩子就能忍受父母的"偏差"吗?!
可怜天下父母心,更可怜天下孩子心!开车需要考证,做电工前也需要考证,可是做父母不用考证。于是,一个个孩子成了父母手中的"小白鼠"!
萨提亚说,健康的孩子来源于健康的家庭,人是家庭塑造出来的、家庭的健康才能带来孩子的健康成长。
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自信,以免在"偏差"的路上渐行渐远?
谁不希望孩子每天和自己像好朋友一样无话不谈,家里充满清风和阳光?
作者简介:
张兰欣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已帮助过
4.6万人
入驻年限
11.2年
预约咨询
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