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y525.cn
在离婚问题上,80%以上的情感关系最终宣告破裂,是因为第三者的介入。60%以上的人遭遇过不同程度的身体出轨或精神出轨。50%以上的人认为自己的出轨是“鬼使神差”,虽然对出轨的后果表示后悔,认为自己是稀里糊涂的婚外情了,但与此同时,他们承认出轨给自己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刺激感。说到“是不是会再次故伎重演”,大家普遍表示沉默,认为“说不准”。
于是,周围有朋友聊起这个问题时不无悲观的说:“中国夫妻,难再寻觅忠诚。”
其实,现如今两性间的情感忠诚度低,从心理和社会角度看,不外乎几点:
“不忠”是通过交友圈子传染的
有位读者曾经来信说“不知为什么,好像结婚离婚都是扎堆的事情,同一个朋友圈子里,一个人结婚了,大家就都跟着一窝蜂的结婚;一个人离婚了,大家心里也都蠢蠢欲动的想跟着‘改旗易帜’。老公最近就出轨了,可他说,这是为了迎合朋友圈子的氛围,别人都搞婚外情,他若不搞,似乎就‘脱离集体’了!你说这是不是太荒谬?!”
的确,听起来是挺荒谬,但道理却真是这个道理。
现如今的社会生活中,每个人周围都有一个小圈子,这个圈子看似开放,实则是个密闭的环境,不论哪个人、投入何种情绪进去,这种情绪都会隐隐的在这个圈子里流动,进而对其他人造成心态上的影响。就比如说,大家都在出轨,话题全都围绕在“出轨”问题上,当每个人都把“忠贞”数落得一无是处之际,那个还未出轨的人,心里面不自觉的就会去思考自己的婚姻,由着他人对婚姻的指责,他会不自觉的去挑剔自己的婚姻。
罗德岛布朗大学的罗丝·麦克德莫特博士自1948年开始跟踪调查新英格兰弗雷明汉1.2万余名居民生活状况,结果发现离婚也具有传染性,每一起离婚事件都会在朋友圈中产生影响,结果显示,如果被试者的一名好友遭遇婚变,那么这名被试者的婚姻触礁的可能性便会增加75%。这种效应被称为“离婚聚类”。
而这种“传染”,其实是一种模仿。人终归是趋同的动物,人会不自觉的倾向于去模仿更大多数人的行为。现如今夫妻的忠诚度低,就存在一定程度的“模仿效应”。
“不忠”是自我意识过于强烈的表现
身边有位朋友说“现在出轨率高了,不是因为大家都不正常了,相反是因为人越来越‘正常’了!”
这话从人性角度来看,却也不无道理。这透露出,当今社会,人对自我的感受和追求越来越真实了。
现如今男性女性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之前有更大提高,越来越优越的生活环境和日益开放的文化氛围,让大家越来越开始关注“自我”。要知道,当一个人的“自我意识”提升到一定的高度,便会降低其在生活更方面的协作性,尤其在情感上,每个人都更追求“跟着自我感觉走”。而当一个人不在对欲望有约束要求,出轨,当然是随时随地可发生的事。
前段时间,都市中不少白领群体间流行一种做法:“用出轨拯救婚姻”。
不少白领女性认为,“长时间的婚姻进程让生活变得乏味,爱情永远是喜新厌旧的。但家庭又需要彼此去承担责任,所以,又不想离婚,又希望活得激情,便可以通过出轨去获得正常的激情发泄口径。”
可见这是陷入在自我感受中的一种极端体现。为了追求自我感官上的快乐,不惜离经叛道、甚至不惜损毁人生中的长远利益。毕竟,所有的不忠,到最后都只是一时的欢愉,但从整个大环境来看,代价毕竟是沉重的。
“不忠”源自中国的性文化处于“似开未开”之际
另外工作中还经常遇到这样一类女性读者:恋爱史极其纷繁丰富,用她们的话说“这是个开放的时代,女人也可以勇敢追求身体的自由”。
但通常这样的女性,在真刀实枪去寻找婚姻的时候,会屡屡碰壁,因为男人会对她说“我还是希望能有个单纯些的妻子,情史太多的爱人,我受不起世人的白眼。”
可见一个现实:大家认为这个时代是开放了,但实际上,这个时代却远远要比世人想象中要保守得多。
但也正因为这种有所保留的“开放”,让世人对于“性文化”有着更强烈的好奇心。中国目前的性教育一直处于滞后于时代的状况,很多人从小便对“那件事儿”有强烈的好奇欲。这样一群没有真正接受过系统健康性教育、但又对此事极感兴趣的人长大后,当他可以独立行为之际,会对儿时好奇之事想尽办法去满足好奇和渴望。而这也是造成现如今感情忠诚度降低的重要因素。
忠诚,体现的是的自律性;不忠,体现的是人的动物性。
在这个宣扬个性独立解放的时代里,很多关于“道德”“自律”的说法越来越被人忽视,人们转而去更加关注“内心”,去解放“欲望”。虽然这体现了人对自我的尊重,但欲望的泛滥背后,也必然带来一系列的社会连锁反应。
出轨大军日益庞大,离婚问题日趋严重。一个家庭,需要的是责任;而责任,就要求夫妻双方有更多的协作意识。仅仅是关注自我,永远不是婚姻幸福的救命草。
但不论如何,一个人人,仅仅从自我的快乐出发,永远无法获得真正感情上的安宁。
摘自《华商报》
作者简介:
李燕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已帮助过
3307人
入驻年限
10.8年
预约咨询
私聊